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火山热液型矿床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在我国东南部分布广泛且经常成群出现。上下湖锡铜多金属矿点位于闽西南晚古生代拗陷之胡坊—永定隆起南端与上杭—云霄北西向深大断裂交汇部位。区内岩浆活动强烈,火山断裂、次火山岩发育,是锡铜多金属成矿有利区域。本文通过对该矿点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类型综合分析,认为该矿点为火山热液型矿床,对在该地区寻找火山热液型锡铜矿具有积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该矿床三种主要金属硫化物(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的标型特征。结果表明:与典型的层控、沉积型矿床及典型的岩浆热液型矿床的硫化物相比较,该矿床三种主要金属矿物的标型特征变化很大,两类典型矿床的标型特征兼而有之;尤其从矿化早期向矿化晚期的演化。表现出岩浆热液型向层控型过渡的明显趋势。这说明本矿床的成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成因叠加的;成矿热液和金属物质也不是单一岩浆来源的,而是多源混合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青海省都兰县鲁木切西地区成矿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在系统收集分析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研究,对该区的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了两个成矿远景区,并建立了各自的找矿模型。研究结果认为:该区成矿条件优越,成矿种类主要为Cu,Ag,Pb,Zn,找矿类型为中低温热液脉型银多金属矿、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构造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等,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较为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渣弄锡多金属矿产在燕山晚期绒伊措岩体的东北缘,矿体赋存于三叠统列衣组变质砂岩、板岩的NNE向构造破碎带中,圈定④、⑤号2个主矿体,矿床成因为构造热液型.  相似文献   

5.
高地银多金属矿位于突泉-林西华力西、燕山期铁(锡)、铜、铅、锌、银、铌(钽)成矿带内。矿区圈定了1∶5万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2处和地面磁测异常1处。经异常查证,化探异常重现性较好,视极化率异常与化探异常吻合。异常区已发现10条矿化蚀变带,均受断裂构造控制;并具有较好的银矿化显示。矿区具备良好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活化、迁移、富集条件,岩浆热液型银多金属矿的找矿前景较好,应重点关注与近南北向断裂及岩浆热液有关的银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6.
杨全林 《太原科技》2011,(3):100-102
介绍了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滩上一带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概况,描述了该区的矿床产出特征,分析了该区的成矿控制因素和矿床成因,提出了该区是寻找次火山一岩浆热液型金、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芦子园铅锌铁多金属矿床进行野外实地考察和典型矿石组构特征的显微鉴定,总结该矿床典型矿石组构特征.主要矿石构造包括: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脉状构造、块状构造、角砾构造等;主要矿石结构包括:结晶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填隙结构、压碎角砾状结构、揉皱结构、放射状结构等.根据这些矿石组构特征及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的组合、类型及自形程度和矿物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特征分析,矿区大致可划分为三期:沉积成岩期(初始矿源层形成期)、热液改造成矿期、表生期.初步认为芦子园铅锌铁多金属矿为早期沉积、后期热液改造的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8.
清水后山里铜多金属矿赋存于震旦-奥陶系葫芦河群中,并具有一定的成矿专属性;矿区受多期次岩浆岩侵位,热液活动强烈,各类蚀变广泛发育;区内断裂极为发育,北西西向和北东向、近南北向三组断裂互相错断,形成环状或辐状断裂带,矿体赋存其中并受其控制,三组断裂交汇部位为铜及多金属矿化的有利部位,综合分析该矿床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矿床,并初步总结了六大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9.
扎麻山南坡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位于都兰-鄂拉山成矿带.通过详细的矿床地质研究,重点讨论了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赋矿围岩、控矿构造、岩浆岩特征)、围岩蚀变类型、矿体分布特征、矿石组合及可能的成矿过程,认为扎麻山南坡铜铅锌银多金属矿为中低温热液型,受三叠系陆相火山岩及北东向断裂的控制,印支晚期花岗岩岩体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可能为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及其集聚和运移的热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华力西及印支期为区内金属矿产的主成矿期,主要形成热液型、沉积变质型矿产。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地球化学背景好,是寻找金多金属、铁锰、石墨等金属非金属矿的有利地区。金矿找矿标志主要有矿化蚀变、地层岩性、岩浆岩、构造、地球化学、风化等标志。  相似文献   

11.
河北隆化县龙王庙矿区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成矿系统。综合区域成矿规律和矿化特征分析认为:铅锌银多金属矿化是与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热液脉状矿床,其成矿时代为白垩世,铅锌已达中型,伴生银金,且具有寻找斑岩型矿床的前景;钒钛磁铁矿化是岩浆结晶分异型,矿化时代为新元古代,磁法圈定的磁异常区,有望找到隐伏的钒钛磁铁矿体。  相似文献   

12.
黎省平 《甘肃科技》2011,27(8):52-53,29
秦家园铅锌矿是近年来在北祁连与华北地块结合部地质找矿的新发现,为揭示该地区铅锌等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等方面探讨了秦家园铅锌矿的成矿条件,通过分析认为,该矿为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脉型铅锌矿,赋存于断裂破碎带内.  相似文献   

13.
清泉沟铜多金属矿区内矿化带发育,铜矿体均赋存与矿化带中并受其控制,矿化蚀变带、矿(化)体分布在中元古代小庙组地层与二叠纪花岗闪长岩接触部位,受断裂构造和岩体控制,矿化类型为热液型,分矽卡岩型和构造热液沿裂隙充填型两种。由此可见,该矿床的形成从区域成矿条件及控矿地质因素等方面与构造条件、岩浆岩条件及围岩地层中有利岩性组合条件密切相关,并控制着矿床形成的矿化作用。同时指出了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地球物理特征等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尚晓龙 《甘肃科技》2005,21(9):78-79
赛日欠金、银多金属矿属硅化碳酸盐化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主要有用组分为Au、Ag、Pb、Zn等,有用元素主要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少量以类质同象混入物形式存在。矿区中主要的成矿期是热液作用期的中温热液阶段,即含金银多金属硫化物-石英-碳酸盐阶段。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舟曲县各皂铜多金属矿位于西倾山-白龙江金、砷、汞、铁、铀、铜、银、铅锌成矿带上,矿源层形成于中上志留统含炭硅质碎屑岩系的沉积成岩期,沉积于浅海陆棚环境。V2O5、Se、Mo、Ag、Au等元素在矿源层中形成初始富集。热液成矿期,推测来自深部的侵入岩浆热液沿构造通道上移,使Cu、W、Zn、Co、Ni等元素在有利构造部位沉淀,形成铜多金属矿体。勘查区内圈定了铜矿体2条,钨钒矿体2条,矿体赋存在志留纪的灰岩和炭质板岩接触带附近的蚀变碎裂灰岩及炭(硅)质板岩。本文通过研究分析甘肃舟曲各皂铜多金属矿的矿体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总结了该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黎省平  刘伟 《甘肃科技》2011,27(12):28-29,20
后山里铜矿位于白银厂-陈家庙铁铜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区内中深变质火山岩系、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多期次岩浆活动强烈,以Au、Cu、Pb、Zn为多元素的综合异常显示良好,已发现的大山梁、代沟、大棱沟等金铜、铅、锌矿点呈带状分布,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良好,是寻找海相变质火山热液型铜金及多金属矿的良好地段。  相似文献   

17.
繁昌紫山岭地区位于板石岭背斜北西翼至倾伏端之间,有石炭系—三叠系对铜铅锌成矿有利地层,北北东向、北北西向及层间滑脱破碎带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含矿热液充足,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文章在分析紫山岭地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1/10 000高精度磁法测量圈出的5处磁异常、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现的多个多元素组合异常区及物化探综合剖面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槽探、钻探工程验证结果,进一步认识了区内地层的含矿性及构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具备寻找热液充填型、层控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大量包裹体研究表明,五圩多金属矿田属中─低温热液成因,热液来自局部动热变质作用产生的变质热液和部分岩浆热液的混合。矿床分带性明显,并具多阶段矿化特征。空间上自矿化中心向外,时间上从早至晚,不仅包裹体特点有变化,而且温度、压力、含盐度、成分、氧逸度、CO2逸度等方面也有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CO2包裹体大量出现和高比值CO2/H2O可作为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探讨河南省栾川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内不同矿床类型、不同成矿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S、Pb、C、H、O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不同类型矿床具有统一的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是由斑岩体中心向外不断演化的岩浆热液流体体系。区内不同类型矿床均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62~131Ma B.P.)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钼钨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以晚侏罗世花岗斑岩体为中心,由中心向外分为中心成矿带(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过渡带(矽卡岩型硫锌多金属矿床)和边缘成矿带(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由中心向外,成矿时代具有由老到新的变化趋势,矿物组合和蚀变类型具有由高温到低温变化的特征,成矿流体具有由高温-高盐度岩浆热液流体向中低温-低盐度流体演化的趋势,晚期大气降水加入特征明显。由于不同成矿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差异和成矿流体运移路径上物理化学条件的不同,富含成矿物质的深源岩浆热液流体在斑岩岩浆热动力驱动下,形成了一个以燕山期花岗斑岩岩浆侵入活动为中心,时空密切关联的钼钨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及矿体特征分析,认为青海省杂多县众根涌铜多金属矿的成矿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兼具有斑岩型、热液型矿化特征,矿体主要出露在色的日斑状二长花岗岩与二叠系大理岩接触带上以及绿泥石化、绢云母化斜长花岗斑岩中及岩体和围岩(大理岩)的接触带上.经分析认为,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地球化学异常显示好、地磁异常效果明显、成矿事实清楚,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