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热重分析研究了MC尼龙(单体浇铸尼龙)在空气环境下的热氧降解过程和降解动力学,选用MC尼龙粉粒为样品,应用日本TAS-100型热分析仪,升温速率分别为5℃/min、10℃/min、15℃/min加热到500℃,得到TG—DTG的数据和曲线。从所得到的结果推断出热氧降解过程中的反应机理是大分子链的无规断裂,反应为一级反应。用小泽丈夫法原理计算相应的反应活化能和反应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
热分析法研究聚苯乙烯热降解机制与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热重分析法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苯乙烯的热降解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N2气流,升温速率为5、10、15、20℃/min的条件下,聚苯乙烯的热降解机制为D3和A0.6热降解活化能随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TiO2的微波辐射Sol-Gel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微波辐射Sol-Gel法在石英砂表面制备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考察不同加热方式。微波功率以及微波加热温度对溶胶质量的影响,微波加热反应制备的溶胶粒子平均粒径小于常规加热反应制备得到的溶胶粒子,微波加热反应适宜条件是微波功率600W,反应温度为90℃、以苯酚为光催化降解研究对象,考察了两种方式制备的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Sol-Gel法制备的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也优于常规Sol-Gel法制备的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植物纤维素在微波 HCl/H2O2耦合条件下降解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加热条件下, 研究降解条件(催化剂体积分数、 反应温度、 时间)对植物纤维素降解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适宜降解条件为: φ催化剂=5%, 100 ℃反应2 h. 在此条件下, 得到的ρ还原糖=2.15 g/L, 微波加热降解较常规加热还原糖浓度提高了33.5%, 降解率提高了487%. 利用SEM分析微波降解和常规条件下降解产物的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 微波作用下使纤维素的聚合度降低. 红外分析结果表明, 微波条件与常规条件下的剩余物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木质纤维素中不同组分的降解规律,以自制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对秸秆、蒸汽爆破预处理秸秆和微晶纤维素(MCC)进行降解处理研究。考查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秸秆降解反应的影响,比较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加热条件下,以离子液体[Amim]Cl 为溶剂时,当催化剂与木质纤维素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140~160℃、反应时间为20~40 min 时,总还原糖收率最高可达92%且半纤维素较纤维素易于降解,在140℃反应30 min,木糖收率最高为47.3%,在160℃反应40 min,葡萄糖收率最高可达45.8%。比较木屑、蒸汽爆破预处理的木屑和微晶纤维素催化降解情况,结果表明,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它们均具有有效的催化效果,其中微晶纤维素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5CrMnMo热模钢900℃强韧化处理时加热保温时间对机械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5CrMnMo热模钢900℃加热保温60min左右淬火组件针状马氏体和板条束中的孪晶区明显减少,当其在520℃下回火3h时可获得最佳的综合机械性能,这不但超过传统工艺而且优于复合等温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一锅煮法制备酚醛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宝  张长桥 《山东科学》2000,13(3):49-53
在一个反应器内,以盐酸作催化剂,先后进行淀粉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脱水生成5-羟基甲基糖醛,再与苯酚反应生成热塑性酚醛树脂,对影响树脂产率及熔点的诸因素进行了考察,优化反应条件为:苯酚与淀粉摩尔比1.6:1,水解温度145℃,水解时间50min,缩聚温度180℃,缩聚时间60min,反应液的初始PH值1.2,并用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了认证。  相似文献   

8.
常规加热条件下四种不同强度酸对玉米秸秆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加热,分别在盐酸、甲酸、对甲基苯磺酸和磷钨杂多酸四种不同强度酸作用下,对玉米秸秆进行降解,降解条件参数为:反应温度100℃、酸浓度5%、固液比为1:100、反应时间为2h。利用红外(IR)谱图和电子扫描电镜(SEM)对降解剩余物表征,结果表明,磷钨杂多酸作用下,降解剩余物结构与玉米秸秆中纤维素的结构一致,而且纤维素聚合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AlSi7Mg枝晶合金半固态加热时的组织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阻炉研究了AlSi7Mg枝晶合金半固态加热时的组织演变。研究表明:在(589 ̄597±1)℃下,保温5 ̄120min,初生α枝晶难以完全转化为球状的α相;在较高的半固态加热温度下,若保温时间过长,试样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形。  相似文献   

10.
在He-O2混合气压恒定,射频功率为40W~50W、高压汞灯加热电流为5A~6A,衬底被加热到100℃的条件下,以WOCI4作源,采用等离子体增强CVD技术制备了WO3薄膜.沉积速度为43um/min.该膜为无定形结构.在400℃以上退火处理,由无定形转变为结晶形.并具有电致变色特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光还原法制备Ag掺杂多孔TiO_2光催化剂,以甲基橙的降解效果为评价标准,考查了光照降解时间、光催化剂用量、甲基橙溶液初始浓度、溶液pH值对光催化剂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方法制备的光催化剂无论是在紫外光还是可见光下均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性能:在浓度为10 mg/L的甲基橙溶液中,4 g/L光催化剂,紫外光照射80 min,甲基橙可实现100%完全降解;相同催化条件下,可见光照100 min,甲基橙完全降解;当反应溶液pH=2时,紫外光和可见光都可在20 min内实现甲基橙的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12.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原料,通过升高温度使尿素逐渐分解的方法制备胶体TiO2,将胶体TiO2固定到甲壳素上得到TiO2/甲壳素。以甲基橙水溶液为光催化降解模型,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TiO2/甲壳素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100 min的紫外光下,TiO2/甲壳素对甲基橙的催化降解率达到75.6%;经150 min太阳光照射,TiO2/甲壳素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52.3%。TiO2/甲壳素对甲基橙10次的降解率在45.1%到73.9%之间。TiO2/甲壳素的红外光谱图有O-Ti-O键的特征吸收峰952.8 cm-1。本工作制备的TiO2/甲壳素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光催化降解甲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TiO2粉末作为光催化剂,研究光降解甲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375W中压汞灯照射40min,甲苯被完全光催化降解.同时还研究了光催化剂TiO2的用量,外加H2O2、Cu2、Na离子等因素对甲苯光催化降解的影响,并从反应机理的角度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14.
TiO2的晶型对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锐钛矿、金红石及混晶TiO2作光催化剂,以活性艳红X-3B及苯酚作模型污染物,研究了TiO2的晶型对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Vis/O2条件下,以锐钛矿或混晶TiO2作光催化剂,反应80 min对活性艳红X-3B的降解率近100%,金红石型TiO2的则不到15%;在Vis/H2O2条件下,三种光催化剂均能降解苯酚,且金红石型TiO2显示更高的催化活性,反应180 min对苯酚的降解率达54%.通过对反应体系的荧光光谱分析显示,反应过程涉及.OH自由基的产生和参与;在TiO2可见光催化反应过程中,由锐钛矿型TiO2经一系列复杂反应产生H2O2,生成的H2O2在TiO2表面形成活性位吸附,从而拓宽TiO2的光吸收范围至可见光区,再在可见光激发下产生.OH自由基等活性物种而对污染物起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尿素为原材料,高温聚合法制备了石墨相氮化碳(g-C3N4)纳米片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发射(DRS)等对g-C3N4进行表征,研究了可见光下g-C3N4活化过硫酸钠对罗丹明-B的效果,并对降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如g-C3N4的投入量、过硫酸钠的投入量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g-C3N4在可见光下协同过硫酸钠降解罗丹明-B的效果最佳,反应30分钟后,降解率达到91.67%. 罗丹明-B的降解效率随着g-C3N4和过硫酸钠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 对反应过程中过硫酸钠浓度的滴定结果表明:g-C3N4在可见光下对过硫酸钠有一定的活化效果. 经过四次循环降解实验,g-C3N4催化剂仍然具有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查明若尔盖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各功能群数量特征的变化趋势,2013年8月利用样方法对若尔盖县境内的沼泽草甸、草原草甸、中度退化草甸和重度退化草甸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环境进行了调查.结果为:草地退化过程中,禾本科植物密度、高度和重要值均无显著变化,仅盖度呈显著波动性变化;莎草科植物密度、高度、盖度在中度退化前均无显著变化,重度退化阶段显著降低,重要值呈持续显著下降趋势;豆科植物高度和盖度以中度退化阶段最高,但密度和重要值以草原草甸最高,重度退化阶段最低;蓼科植物密度、高度、盖度和重要值从沼泽草甸到中度退化阶段均显著增加,重度退化阶段消失;杂类草植物密度和盖度在退化过程中呈波动变化,高度和重要值呈波动性增加趋势.结果表明:高寒草甸不同退化阶段功能群植物的生长规律不尽相同,但严重退化可显著影响莎草科、豆科、蓼科和禾本科的生长.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氮、磷、钾含量是莎草科、豆科和蓼科的主要限制因子,这意味着向退化高寒草甸中同时施加氮、磷、钾三种肥料将可以促进莎草科、豆科和蓼科植物的生长,有利于高寒草甸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微生物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降解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采用化学方法对微生物进行固定化包埋,通过对3株菌的单独固定及混合固定后来降解有机污染土壤中的芘及苯并(α)芘.实验结果显示,微生物经过固定后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明显好于游离菌,同时混合固定菌的降解效率普遍高于单菌固定的降解效率,在96h时芽孢杆菌(Bacillussp.)2号和动胶杆菌(Zoogloeasp.)9号混合固定菌降解效果相对较高,对芘和苯并(α)芘的降解率为61.8%和34.9%.通过不同的采样时间还可以看出,芘的降解速率要快于苯并(α)芘,这是因为芘的苯环数量少.以上的实验结果为固定化微生物应用于有机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二氧化锰复合石墨(MnO2@graphite)电极为阴极,铂网为阳极,研究了在pH7.0条件下降解媒介黄10(MY10)的类电Fenton反应特性.结果表明,4.7×10-5mol/L媒介黄10在外加电压6.0 V和支持电解质Na2SO410 g/L条件下,反应120 min,MY10脱色率达100%.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和总有机碳(TOC)测定,研究了类电Fenton体系深度氧化(矿化)MY10程度,表明,电Fenton反应4h MY10的矿化率达79.1%.通过对类电Fen-ton体系原位循环伏安参数测定及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吸光光度法和苯甲酸荧光分析法跟踪测定类电Fenton体系降解MY10过程中H2O2和·OH的变化,表明MY10降解过程涉及·OH历程.  相似文献   

19.
利用以羽毛为唯一碳氮源的培养基,从市售的益生菌中分离筛选可高效降解羽毛的菌株,发现菌株HUBM2摇瓶培养7d,可将大部分的羽毛降解.该菌株经16SrDNA测序鉴定是地农芽孢杆菌.为缩短降解周期,利用该菌研究不同羽毛预处理方法对羽毛降解效率的影响,发现用0.02%的NaOH溶液处理15 min的羽毛降解效率最高.用稀碱处理的羽毛为唯一碳氮源,从接种量、培养基2个方面对HUBM2降解羽毛的条件进行优化,经过优化后,羽毛降解周期从7d减少到2d,羽毛降解率达到80%.测定降解产物中小肽和益生菌的含量,结果显示,发酵液中益生菌含量为1.4×109 CFU/mL,小肽和氨基酸含量为0.41 mg/mL.  相似文献   

20.
采用催化臭氧-絮凝联用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尾水,寻求最优处理效果,探究废水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的特征和降解过程.通过自主设计的分体式流化床催化臭氧装置对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30%体积比的催化剂投加量、3 L/min的臭氧流量以及700 mg/L的絮凝剂投加量这一最佳反应条件下,焦化废水生化尾水的COD去除率为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