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名单已陆续宣布了。自1901年以来,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金的颁发仪式都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隆重举行。在欢快的号角声中,瑞典国王向获奖者颁发奖金和奖章。然后,一场盛大的宴会在市政厅举行,国王、首相、内阁大臣、各界知名人士和各国使节等出席宴会,并纷纷向获奖者表示祝贺。诺贝尔奖金的创立人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1833年出生在斯德哥尔摩。幼年时家境贫寒,9岁时随父母迁居俄国首都彼得堡。后来,曾在欧美许多国家学习、工作和生活。他把自己看作是“世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中国人多年来有强烈的诺贝尔奖情结,屠呦呦的获奖终于让国人松了口气。作为常年生活在瑞典的人,我也想谈谈我的诺贝尔奖"情结"和认识。1诺贝尔奖与对人类的贡献最近网络上流传一则笑话:"话说屠呦呦得了诺贝尔奖,瑞典人用不太标准的英文读获奖者名字时,全世界都晕了:The winner is you,you,too!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到底这个奖是要颁给谁的……"笑过之后,更有顿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科学》2012,(5):205-205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产设立的奖。诺贝尔奖金现在共有6种,其中自然科学方面的有3种:物理学、化学、医学或生理学,另外3种为文学、和平事业、经济学。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诺贝尔奖已全部揭开谜底,但是你知道诺贝尔奖11 4年的漫长历史中还暗藏着哪些秘密吗?例如哪些国家是摘金霸主,要活到几岁才有机会跨过诺奖的门槛,女性得到一个诺贝尔奖到底有多难,出生在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真的只有黄皮肤吗……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发明了近代炸药,获得巨大财富的同时,他又对炸药的破坏性感到震惊。于是他立下遗嘱,用3100万瑞典克朗的遗产成立基金会,并每年把基金的利息用于"奖励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据此,1901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奖开始奖励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  相似文献   

5.
这里讲一个两位法国科学家相互谦让诺贝尔奖的故事。1912年,当格林尼亚得知只有自己一人将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主动说萨巴蒂埃的科学研究比自己贡献大,理应获奖,否则那将是不公平的。萨巴蒂埃则认为格林尼亚的贡献比自己大,应该获奖。在这种互相谦让的情况下,瑞典皇家科学院最后决定,由他们二人共享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后来,瑞典还发行了一枚印有他们两人头像的邮票。两位科学家谦让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6.
再有十天半个月,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就要与公众见面了,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去年的诺贝尔奖,再唠叼几句。 去年日本科学家小柴吕俊与两位美国科学家同获物理学奖;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与美国、瑞士两位科学家同获化学奖。日本在连续三年内获得了4个诺贝尔奖。如果从1949年汤川秀树获得日本第一个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成立50周年之际,记者就中国科学家冲击世界科技高峰问题,专门采访了中科院院长路甬祥。 诺贝尔奖当然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路院长说本世纪初的1901年设定了诺贝尔奖,迄今为止已有700多人获奖,有6位获奖者是华裔,其中,扬振宁和李政道在获奖时还是中国国藉,所以说,有些人曾谈论过什么时候中国人可以首先获得诺贝尔奖,他们谈论的这个命题本身就是不确切的。  相似文献   

8.
瑞典于今年6月14日正式提出了加入欧共体的申请。据欧洲委员会新近的一次民意测验显示,有89%的欧共体公民希望瑞典在今后5—8年里加入欧共体。另一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挪威以88%的票数名列“最受欢迎国家”的第二位。  相似文献   

9.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Samuelson)1970年在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中曾语重心长地说 :“我可以告诉你们 ,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金 ,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这是萨缪尔森的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 ,耐人寻味 ,给人启迪。今天 ,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发100周年之际 ,回顾和反思1901~200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百年历程和走势时 ,我们对萨缪尔森这句名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 ,名师指导对获得诺贝尔奖和攀登科学高峰的重要作用 ,远超过人们通常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1980年,我在瑞典接受诺贝尔奖时曾说过:我是获得了双重幸福的人。除诺贝尔奖给我的声誉和名望外,研究工作本身也给了我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欢乐——新的发现、开创新的事业和进入无人涉足过的新领域,都使我感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诺贝尔奖”□潘诚毅被誉为中国的“诺贝尔奖”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启动了。1995年1月12日,第一届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钱学森、黄及清、王淦昌、王大珩等四位世界级的科学家获得“杰出成就奖”,各获得100万元港币的奖金。众所周知,钱学森...  相似文献   

12.
请您回答     
?t军.工币.古宕,.么‘上不.1不‘L下J七肠工万‘L不‘t宝1.空T 1.n月28日美国宣布部署了第_架携带巡航导弹的_1型轰炸机,打破了1979年美苏_条约的规定。 2.“诺贝尔奖金”自_年硕发以来,已有42个国家的_位科学家和知名人士获得该奖._是获奖最多的国家,法国在_方面名列前茅。 3.节萄牙共产党成立于_年,现有党员_万人,总书记是 4._登山家莱因霍德·麦斯纳,16年来在喜马拉雅山脉登完了全世界海拔超过8,000米的_座高峰. 5.您认识他们吗?、令脚令中中介十十十十十十令十带十于十十d卜d卜今中十中十十带十十中今十十十中令廿一十+今幸十十十沪 1…  相似文献   

13.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Samuelson)1970年在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中曾语重心长地说 :“我可以告诉你们 ,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金 ,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这是萨缪尔森的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 ,耐人寻味 ,给人启迪。今天 ,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发100周年之际 ,回顾和反思1901~200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百年历程和走势时 ,我们对萨缪尔森这句名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 ,名师指导对获得诺贝尔奖和攀登科学高峰的重要作用 ,远超过人们通常的理解和认识。翻开诺贝尔自然…  相似文献   

14.
诺贝尔文学奖自开奖到2006年的106年间,欧美国家有29国95人获奖,亚非国家有6国8人获奖。从时间跨度而言,1950年以前,在17个国家的45位获奖作家中,欧美以外的得主仅有1位;1950年后,共有29个国家58位作家获奖,亚非共有5个国家7位作家获奖。由是观之,诺贝尔文学奖难脱本位主义、地域歧视、文化偏见之俗。若用动态的思维模式和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活动,也有一个不断完善、逐渐向“诺贝尔精神”回归的过程。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意义是一个逐渐凸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诺贝尔奖的百年历史中,先后有6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从李政道、杨振宁开始,到丁肇中、崔琦、朱棣文等。他们获得诺贝尔奖有什么共性吗?是否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拉斯克奖近日揭晓,并不为人熟知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其中的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拉斯克奖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至今超过300人次的获奖者中有80位后来获得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7.
本年度诺贝尔奖结果从10月7日(宣布诺贝尔文学奖)至10月15日(宣布诺贝尔和平奖)全部揭晓。除了和平奖由南非非国大主席曼德拉和南非总统德克勒克获得以外,北美人囊括了余下的全部奖项(一名加拿大人,其余都是美国人)。美国人继续保特了诺贝尔奖大户得主的气势。在今年13位诺贝尔奖得主中,美国人占了10位(其中两位是外国移民)。而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更是出尽了风头;该大学中有三位教授荣膺今年的诺贝尔奖(拉塞尔·赫尔斯和约毖夫·泰勒获物理奖,托尼·莫里森获文学奖)。在医学界,基因研究得到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高度评价。今年诺贝尔医学奖和化学奖都授予了基因技术领域中的科学家。除了文学奖以外,其余的诺贝尔奖均是两人共享。今年的诺贝尔奖金每项为670万克朗(约合83.75万美元),若是两人同获某项奖,就将分享这笔奖金。正式颁奖仪式定于12月10日在奥斯陆(仅颁和平奖)和斯德哥尔摩同时举行。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08年1月8日在北京召开,我校此次共有7个项目获奖,其中以第1完成单位获得5项,居全国高校第3位,也是我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连续第3年居全国高校前3位.获奖项目如下:由徐宗本等人完成的“基于认知与非欧氏框架的数据建模基础理论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相似文献   

19.
5月30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05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幕。在为期三天的论坛上,7位诺贝尔奖得主和5位著名经济学家,以对话的形式在北京传授“真经”。  相似文献   

20.
日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谱系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领域是物理学.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Yukawa Hideki)干1949年园提出介子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日本科学家先后多次获诺贝尔物理奖,进入21世纪,日本科学家在8年中5次获得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以及医学生理学奖的诺贝尔科学奖,在自然科学领域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2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