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胡德堂 《科技信息》2011,(36):280-280
高校体育对女大学生的突破性的增长还没有引起重视,更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高校体育对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只是停留在表面和无意之中,通过本文探讨,希望引起体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孙克诚  李越辉 《科技资讯》2007,(11):129-129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亟待提高,通过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分析高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适应与发展被视为人生发展的两个课题.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了“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的教学目标,要求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更多开设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内容.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健康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适应性是体现现代人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康体育观不是单维的“增强体质观”,而是包活改善人的心理健康和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多维健康体育观.现实生活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而参与体育活动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规范意识、合作、竞争意识、意志品质和挫折承受力等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体育舞蹈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运动形式、健身功能、教育功能等,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本文通过对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体育舞蹈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褚欢 《科技信息》2011,(14):I0275-I0275
现代人能否适应社会是决定你事业成功的关键,不管你拥有多少知识、具备多么强的业务能力、多么高的报国之志,如果你不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那么,你将会与事业的成功无缘。体育锻炼以其自身特点,对提高人的社会适应性产生着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华玲 《当代地方科技》2010,(18):69-69,79
社会适应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在连续而不断改变的相互作用中,追求与所处环境维持和谐关系的过程。本文通过对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探讨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采用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阐明学校体育能有效地调节学生身心矛盾,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是导致其就业难、发展难的内在核心因素。高校体育教学以其自身的特点,对于发展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体育教学中培养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五个主要方向:自信心、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意志品质和创新意识,以期高校体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能更清晰地把握教学重点,更优化地设计教学内容,进而更有效地促进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白红 《科技信息》2011,(32):I0145-I0146
社会适应能力是完整健康观念的组成部分。社会适应能力是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它集中体现在人际之间的交往、合作,良好的道德和具有积极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因此,大学生不仅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还应关心自己与社会相互融合的能力。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性强、速度快、变化多、全面锻炼身体和竞争十分激烈的运动项目,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培养良好道德风尚、陶冶情操的有效的运动。经常从事羽毛球运动有助于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协作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个性的形成、有助于大学生沟通、协调人际关系以及羽毛球运动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场地设施,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对体育课的认识程度,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影响高校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四个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从体育教学的具体实践出发,论述了师范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13.
诚信友爱、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却令人担忧,所以,高校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从需要角度对影响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形成与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从需要开始,影响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形成与转移有环境和个体2个方面共9种因素,从而为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提供了理论论据.  相似文献   

15.
在理解终身体育含义的基础上,分析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的关系,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提出合理的建议.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使高校体育真正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看,大学生必将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构建者,当代大学生以什么样素质、姿态迎接时代的挑战,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迫在眉睫。文章从大学生文明修身的内涵、重要性、途径三方面对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是很重要的。通过对提高大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探索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8.
体育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门科学.阐述了体育的科学性,探讨了体育在教育、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社会职能.体育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并可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实施个性化培养,使学生形成自己特别喜爱的,又有擅长的优势体育项目,是高校体育教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