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埤雅》所用词语的梳理,发现其中有不少词语是《汉语大词典》所漏收的。虽然个别词语见于《汉语大词典》立目,但《埤雅》所见词义,《汉语大词典》未立义项。故考释《埤雅》所见《汉语大词典》未收词语,可为《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汉语大字词》与《辞源》、《辞海》和《汉语大字词》并称我国四大辞书,《汉语大字词》的出版结束了我国“大国家小字典”的历史,文章探讨了《汉语大字词》第一卷的部分释放问题,旨在八卷本的修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词典》是迄今最为权威的汉语词汇工具书,但其对中古史书有所忽视,其中《南齐书》词例为权较少,按《汉语大词典》收词要求,从《南齐书》补《汉语大词典》未收词目,凡15例。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大量地引用了《释名》作为例证。《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引用《释名》时出现了一些失误。致误原因主要是不明白《释名》的声训性质。《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是成功引用《释名》的典范,它充分认识到了《释名》的声训性质,多方面挖掘了《释名》的价值。因此,《释名》的声训性质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汇集了历代训诂学、词汇学、辞书学成就,代表了我国汉语文辞书的最高水平。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今后继续修订。  相似文献   

6.
《汉语知识》和黄、廖本《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按《汉语大词典》收词要求,从《南齐书》补《汉语大词典》未收词目,凡13例。  相似文献   

8.
《圣经》翻译成汉语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这期间积累的汉译《圣经》文献资料,是研究汉语的宝贵财富。从现在通行的读本看,现行本《圣经》汉语中包含有浓厚的文言色彩,也有汉语方言成分,其翻译语言还保留了翻译时的中介语特点。对汉译《圣经》的研究,将能够为汉语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字典》是收字丰富、释义详赡的大型汉语字典,是语言文字工作者必备的工具书,在汉语辞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白璧不免微瑕,本文即以《手部》为研究对象,以丰富的例证从注音、释义、书证等方面具体探讨《汉语大字典》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对《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义项缺失、词条缺漏、书证晚出等问题分条举例,以期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再版有所裨益,对进一步提高汉语辞书的编纂水平和辞书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就《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这四部现代大型语文辞书有关"趣、趋、掫"三个字的注音释义进行了辩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诗经》、“楚辞”以外的先秦两汉诗赋 ,探讨其所受的西域文化之影响。《白云谣》、《穆天子谣》、《西王母吟》,是西域昆仑神话影响汉语文学的最早表现。乌孙公主《黄鹄歌》将西域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和豪放风格带入了汉语诗歌。汉武帝的《天马歌》,是西域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结果。《匈奴歌》初当为匈奴语歌曲 ,后被文人译为汉语。“汉赋”中涉及的西域文化素材 ,亦时有所见  相似文献   

13.
《张家山汉墓竹简犤二四七号墓犦》中《盖庐》在历史词汇学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盖庐》,从增补义项和提前始见书两方面着手,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的释义进行了增补。  相似文献   

14.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代表中国二十世纪历史性语文辞书的最高编纂水平的辞典,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忽视了常见书和常用词的考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仅从《三国志》亲属称谓角度认为《汉语大词典》存在着:词目未收、义项未收、义项失序、义项误立、书证有误、体例不一等方面的失误,从而为《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提供有力的语料证明。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代表了我国迄今为止汉语词典、字典编纂的最高水平,也代了我国汉语研究的最高水平。但笔者在查检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两部工具书的一些共同的有待商兑的汉字注音问题。本文仅就"揖"、"二字的注音及其相关问题,试陈拙见,恭请方家不吝赐教.一、关于"揖"字之音、《汉语大词典·木部》释日:"揖[《广韵卿叶切,入叶,精.]亦作'.①船桨.短日揭,长田"(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版八卷本第4卷第1176页).《汉语大字典·木部》择日:"揖,《说文》:'揖,舟格也。从木,再声。'桂馥义证:'或作。《字…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比较《中国现代汉语》、《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三家对语气问题的分析,认为三家的研究对现代汉语语气系统的建立、对句类的划分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华音启蒙》、《华音启蒙谚解》、《你呢贵姓》、《学清》四种朝鲜汉语文献的语音系统,就其韵母而论,考证其反映出来的清代汉语东北方言的语音特征。表现为:入声韵消失;闭口尾韵消失;存在儿化韵和轻声等。  相似文献   

18.
当代重要汉语工具书如《辞源》、《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等对"谅"的义项分列、释义、举例等处理多有不同。这些差异有的因工具书性质不同而致,有的因具体编纂者学术见解不一而致。对照王力先生对"谅"的义项处理,认识到最精当的义项处理应当坚持主客观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辞源》、《辞海》是目前几部规模大、质量高的字典辞书。经常翻检,不经意中发现有些不足之处,现把它抄出来,_作为修订再版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汉语复合词有同形多义现象,《汉语大词典》对复合词"结轨"、"结辙"释义不完整而且与书证不符合,两词书证前后矛盾,结合文献考证两词的义项,希望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