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采用特殊的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实验装置,首次在空气介质阻挡放电中得到了六边形斑图、四边形斑图及它们的混合结构.分析了六边形斑图中晶轴的取向与缺陷对的特性.通过图像的相关运算得到了这种混合结构中六边形的空间位置分布.  相似文献   

2.
在介质阻挡放电系统中,首次观察到一个由六边形点阵和四边形点阵嵌套而成的D_(2h)超点阵斑图.采用高速照相机(ICCD)研究了D_(2h)超点阵斑图的时空动力学结构,分析可知:D_(2h)超点阵斑图是由六边形子点阵、晕和四边形子点阵相互嵌套而成,且在每个外加电压半周期内子点阵的放电顺序依次为:六边形子点阵、晕、四边形子点阵.通过分析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斑图,发现对称性的演化顺序为:D_(4h)-D_(4h)和D_(6h)的混合态-D_(2h)-D_(2h),演化过程中斑图的对称性逐渐降低.通过分析子结构的对称性发现六边形子点阵、晕和四边形子点阵均属于D_(2h)点群.利用发射光谱法采集了氮分子(N_2)第二正带系(C~3∏_u→B~3∏_g)的发射谱线和氩原子696.57 nm (2P_2→1S_5)处的发射谱线,并计算得到了D_(2h)超点阵斑图中不同子结构的分子振动温度和电子密度.结果显示3套不同子结构的分子振动温度和电子密度相近,由此表明3套不同子结构的等离子体状态基本相同.最后,用壁电荷理论对斑图的形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利用光学方法研究了6.06×104Pa氩/空气混合气体的斑图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随驱动电压从击穿值不断增加,斑图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均匀放电、六边形结构、随机微放电丝结构、第二次六边形斑图、四边形斑图、条带斑图、最后又出现均匀放电.用二维傅立叶变换的方法把斑图变换到频域中,得到了频域下的斑图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利用双水电极实验装置,在介质阻挡放电系统中观察到了具有不同空间对称性的斑图之间的演化过程.在实验中,通过改变外界驱动电压发现:在升高电压的过程中,条纹斑图会发生失稳,并逐渐形成六边形斑图;形成规则的六边形斑图后,降低驱动电压,六边形斑图会失稳再次形成条纹结构.进一步降低驱动电压,在条纹斑图中观察到了横向调制失稳现象.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分别在氮气/氩气、空气/氩气2种混合气体放电中,采用光谱的方法测量了氮分子(C3Πu)和氮分子离子391.4 nm(B2Σu+→X2Σg+)谱线随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的变化.实验表明:随混合气体中氩气体积分数的增加,氮分子(C3Πu)的谱线强度增强,而氮分子离子391.4 nm谱线强度减弱;在2种混合气体中、相同的氩气体积分数下,氮气/氩气混合气体放电时的氮分子(C3Πu)和氮分子离子391.4 nm(B2Σu+→X2Σg+)发射谱线强度比空气/氩气混合气体放电时的强.  相似文献   

6.
利用双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高pd值流光放电模式下,分别获得了四边形斑图和超四边形斑图.观察到了2种斑图之间的相互转化和时空对称性破缺.此外,对超四边形斑图中的大点进行了时空分辨测量.结果表明:在每半个电压周期内,大点的中心和边缘均是放电2次,具有相同的时空行为,由此证明了第2次放电应为壁电荷引起,而不是由于存在第2个放电丝.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弱在斑图形成时实验条件的限制,获得同一斑图的多种形成途径,利用双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空气/氩气混合气体放电中,观察到了超六边形斑图的4种形成途径.在不同气压和氩气含量下,研究了4种斑图包括不规则六边形斑图、六边形斑图、四边形斑图和四六边形共存斑图到超六边形斑图的演化.实验发现随气压及氩气含量的变化,它们向超六边形斑图演化时的出现范围由大到小依次是六边形斑图、四六边形共存斑图、不规则六边形斑图和四边形斑图.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水电极实验装置,在1.01×105Pa氩气介质阻挡放电中,研究了不同边界形状条件下得到的六边形斑图.实验发现,六边形斑图的形成及演化不随边界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各种边界形状下得到的六边形斑图放电特性相似.还讨论了壁电荷在其形成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双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大气压下研究了氩气和空气混合气体中气体成分对等离子体斑图(包括四边形斑图和六边形斑图)的影响.四边形斑图和六边形斑图的电压范围随着空气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实验测量了击穿电压随空气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发现:击穿电压随着空气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不成简单的线性关系.在氩气放电中,击穿电压值随着放电间隙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介质阻挡放电中斑图的傅立叶分析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采用特殊的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实验装置,获得了大气压下氩气与空气混合气体放电的稳定的斑图.用二维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的方法把斑图变换到频域中,通过对频谱细致的分析及图像的相关运算,给出了斑图的结构,分别为类六边形、六边形和不规则结构.  相似文献   

11.
利用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的有关原理,导出HCl(X1Σ+)分子和HCl+(X2Π)离子的合理离解极限.对HCl(X1Σ+)分子采用二次组态相互作用方法(QCISD),对HCl+(X2Π)离子采用耦合簇理论方法(CCSD(T)),计算二者的基态平衡几何、离解能和谐振频率,且对它们的基态进行单点能扫描计算.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Murrel-Sorbie势能函数,据此计算它们的光谱常数(Be、αe和ωee),此常数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在垂直外磁场和任意方向外磁场中的七节点六角形超导网络相边的精确解析表达式,由此表达式求出了两种情况下的六角形网络的相边界,得到了在任意方向外磁场中的网络相边界Tc(H)是以敏感和复杂的方式依赖于磁场大小和方向,并对相边界Tc(H)这些特性的某些应用给予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中小功率器件周边大都为方形或圆形造型.制作pn结方片具有工艺简单、材料利用率较高的特点,但由于四个棱角处电场集中(称此电场为棱角电场),故阻断特性受到限制.圆片的表面电场相对低些,但材料损耗大,设法降低数量上占市场主导的中小功率器件的材料消耗将产生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提出了正六方形周边设计方法,该设计相对方片可以降低表面电场强度,相对圆片可以大大提高硅材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和二次组态相互作用方法(QCISD(T))优化计算了OT,DT分子基态(X2Π)的平衡结构、振动频率和离解能.根据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原理,导出了OT,DT分子基态(X2Π)的合理离解极限,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Murrell-Sorbie函数得到了相应的势能函数和与该基态相对应的光谱常数(Be,eα,eω和ωeχe),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相当好.  相似文献   

15.
在防城港市企沙镇建设潮上带虾场,虾场面积80hm^2,虾场由虾池,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增氧系统和其它配套设施组成。其中,虾池分为圆形池和方形圆角池,每口圆形池按0.667hm^2设计,池底半径44.58m,池上面半径48.26m;每口方形圆角池按0.833hm^2设计。池底每条边长89.16m,池上面每条边长96.52m,池中心设计排水系统,利于排污,还能增大排水流量,显著缩短排水时间,工作井按四口虾池建一个,遇到旁边不足四口虾池,则按三口,两口或一口虾池建一个的方案设计与四口虾池联通的工作井为六形(面积23.4m^3),与两口虾池联通的工作井为长方形(16.0m^2),这种设计既节省投资,又利于排水,排污和收虾,虾场已经过几年大规模对虾高产轮养试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各系统设计合理,使用正常,能满足集约化对虾高产养殖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