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一例人类1号和13号染色体易位的病例,经细胞遗传学检查证明,患者的核型为46,XYt(1;13)(p22:q12),此患者临床表型正常,但其爱人先后多次早期流产。此病例经鉴定为国际首报病例。本文对衍生的易位染色体来源、患者染色体核型与表型的关系及生育正常后代的可能性等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一例罕见的人类6号和18号染色体易位的病例。经细胞遗传学检查证明患者的核型为46,XXt(6;18)(p25;q21.3)。此患者临床表型正常,但先后生过两个严重唇裂、腭裂的婴儿,且生出后不久均死亡。本文对衍生的易位染色体来源、婴儿死亡的原因及生育正常后代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染色体技术对临床诊断某些疾病的应用价值 .应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 ,G显带、C显带技术 ,脆性X染色体分析 .结果从 3 89例患者中检出异常核型 46例 ,检出率为 11.83 % .其中罗伯逊易位携带者 6例 ,平衡易位携带者10例 ,倒位携带者 4例 ,性染色体异常者 14例 ,先天愚型及发育异常者 12例 .结果表明 ,染色体技术是某些遗传性疾病临床诊断必不可少的手段 ,异常染色体的检出对患者的治疗、预后及优生、优育、优教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4.
前言罗伯逊易位是牛科核型进化的主要机制,而其结构变化,如:倒位、相互和串联易位等情况则较少见。除了罗伯逊易位外、麂属(Muntiacus)内出现的多次串联融合可能是小麂(M.reevesi)46条端着丝粒染色体演变为赤鹿(M.muntjak)6—7条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的原因。迄今为止,仅在牛科的库多羚羊(Tragelaphus Strepsiceros L.)  相似文献   

5.
鼠耳蝠属染色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作者分析的安徽5种鼠耳蝠核型和文献报道的45种鼠耳蝠核型,对该属染色体组型及进化机制进行了讨论。该属染色体基本上相同,有四个共同特征,仅出现一些微小变化,我国绒鼠耳蝠是该属染色体数最多的一个种,2n=48,NF=54。通常认为,在同一个分类阶元中,染色体数目多,具有较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为较原始类型,反之则为较进化类型。因此,绒鼠耳蝠可能是现存鼠耳蝠属动物最原始的种,该属的演化将主要遵循罗伯逊易位和衔接易位。在进化中是否伴随小染色体丢失,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易位系1032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通过C分染显带分析,鉴别出了易位染色体为2B染色体。易位系1032与易位系1004的不同组合的杂交结果也证明了两个易位系中的染色体易位均发生在同一染色体上。但易位系1032的易位位置是在2B染色体的长臂末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2 450例有自然流产、死胎、畸胎、少精等不良孕育史的患者的染色体结果调查,探讨平衡易位与不良孕育史的关系。方法:取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G显带分析。结果:2 450例患者中检出染色体平衡易位22例(罗伯逊易位3例),占0.90%。患者表现为自然流产、死胎、畸形儿、少精等不良孕育史。结论:染色体平衡易位是导致患者不良孕育史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这类人群进行遗传优生和产前诊断及辅助生殖指导等有针对性的检查和临床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易位系1032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通过C分染显带分析,鉴别出易位染色体为2B染色体。易位系1032与易位系1004的不同组合的杂交结果也证明了两个易位系中的染色体易位均发生在同一染色体上,但易位系1032的易位位置是在2B染色体的长臂末端。.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棕色田鼠三种性别类型个体(XY,XX,XO)的第一对常染色体多态与染色体数目之间关系,发现第一对常染色体极不稳定,存在(1)M,M(一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2)M,T,T(一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3)T,T,T,T(无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三种多态类型。性别类型相同个体的染色体数目随第一对常染色体类型的不同发生有规律地变化。认为罗伯逊断裂是引起棕色田鼠第一对常染色体多态及其染色体数目多态的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染色体易位的发现开始,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植物染色体易位的研究进展。主要叙述了应用易位原理来进行育种研究以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从而说明易位不仅是一种染色体畸变现象,而且可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在对遗传学理论、生物进化、诱变育种等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