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趋磁细菌是一类能够在一定的磁场内按磁力线方向运动的细菌,菌体内含有磁性颗粒,称磁小体.磁小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对趋磁细菌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是在磁性记录材料、分离技术和医疗卫生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趋磁细菌是一类能够在一定的磁场内按磁力线方向运动的细菌,菌体内含有磁性颗粒,称磁小体.磁小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对趋磁细菌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是在磁性记录材料、分离技术和医疗卫生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趋磁细胞研究:I.武昌东湖水体中趋磁细胞WD—1的分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武昌东湖水域中存在杆状,螺旋状和旺状等不同形态的趋磁细胞,通常在细胞内有2~10个数量不等的磁小体,在微好氧条件下利用半固体培养基分离到一株G^-,短杆状的趋磁细胞WD-1,能谱电镜分析表明,该菌磁小体的元素组成是Fe,Al,Zn,Ga,P和S,共含量分别占84,57%,3.98%,2.75%、2.21%、1.12%和0.93%。 相似文献
4.
5.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趋磁螺菌产磁小体的合成机理和调节途径,用Tn5转座子诱变的方法筛选得到了2株磁小体合成降低的突变株,并克隆了突变株中被插入失活的基因,分别为编码ABC型Fe3+转移系统中的离子结合蛋白的amb3385基因和功能未知的锄b3672基因.互补实验表明携带amb3385和amb3672基因的广宿主载体可以不同程度地恢复突变株中磁小体的合成,证明了D.schuler关于磁小体合成假说的第一个步骤,即Fe3+从胞外向经由Fe3+转运蛋白运输至了胞内.由于amb3672基因比对时未发现特殊相似基因,其功能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种趋磁弧菌及其磁小体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京城郊一淡水池塘污泥中存在一种弧形趋磁细菌NMV—1,在地磁场作用下一致向北游动,细胞可连接成链状,有2~13个菌体,长达2~10μ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表明每个细胞内含11~15颗磁小体,呈长方体,沿菌体长轴排列成链状,磁小体尺度为:长120nm,宽80nm,处在稳定的单磁畴晶体范围内.能谱分析仪显示该菌磁小体的元素组成为铁(Fe),由晶体衍射分析表明磁小体为单晶结构.NMV—1趋磁弧菌的发现为研究用生物方法制备新型纳米磁性材料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改变基础螺菌培养基中琥珀酸添加量、氮源、铁源种类及含量以及培养条件,观察各因素对Magnetospirillum sp.AMB-1生长量及磁小体形成量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pH为6.9,250mL锥形瓶中装液量为70%,在添加0.80g琥珀酸、并以0.12g NaNO3为氮源、2.0μmol/L奎尼酸铁为铁源的基础螺菌培养基中按2%的接种量,静置培养4d后,趋磁细菌的吸光度可达0.853,磁小体的形成量Cmag值为1.673. 相似文献
8.
—株G~-球形趋磁细菌的发现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玄武湖水域发现一株 G- 球形趋磁细菌 X W - 1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菌体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快速北向游移,平均游动速率约为0 .14 m m/s ,该菌株对磁场的作用极其敏感.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在每一菌体的细胞壁上镶嵌了12 颗左右的磁小体,磁小体的大小和形状均匀一致,每颗磁小体长约60n m ,宽40nm ,x 射线能谱测试分析表明,磁小体为铁的氧化物.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趋磁螺菌产磁小体的合成机理和调节途径,用Tn5转座子诱变的方法筛选得到了2株磁小体合成降低的突变株,并克隆了突变株中被插入失活的基因,分别为编码ABC型Fe3+转移系统中的离子结合蛋白的amb3385基因和功能未知的amb3672基因.互补实验表明携带amb3385和amb3672基因的广宿主载体可以不同程度地恢复突变株中磁小体的合成,证明了D.Schüler关于磁小体合成假说的第一个步骤,即Fe3+从胞外向经由Fe3+转运蛋白运输至了胞内.由于amb3672基因比对时未发现特殊相似基因,其功能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黄石磁湖底部泥水样中分离到一株杆状好氧趋磁细菌HM-1,在pH7.0-8.0,30℃振荡培养的条件下培养时,每升培养基含4g柠檬酸,0.5g硝酸钠和50mmol.L^-1FeSO4,分别是它生长和磁小体合成的最适碳源,氮源和铁源;此菌为G^-,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阳性,不积累聚-β-羟丁酸,G+C的摩尔分数为64.08,龙小体含一种矿质元素Fe。 相似文献
11.
12.
一株G^-球形趋磁细菌的发现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玄武湖水域发现一株G^-球形趋磁细菌XW-1,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菌体在地磁场的作用下游移,平均游离速率久为0.14mm/s,该菌对磁场的作用极其敏感,管射电镜观察显示,在第五菌体的细胞直镶嵌了12颗左右的磁小体,磁小体的大小和形状均匀一致,每颗磁小体长约60nm,宽40nm,x射线能谱测试分析表明,磁小体为铁的氧化物。 相似文献
13.
铁(Ⅲ)对趋磁细菌WD—1菌株分泌铁螯合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明杰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4(4):474-476
5μmol/L的苹果酸铁能够促进趋磁细菌WD-1合成和分泌铁载体-氧肟酸,外源铁浓度过高又能抑制其合成和分泌。WD-1菌株在基生长过程中并不是均匀地合成和分泌铁载体,而且是根据自身对铁的需求即可敬获得铁源浓度调节铁载体的合成与分泌。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液体深层培养法培养趋磁细菌AMB-1,考察装瓶量、铁源种类及浓度、碳源种类及浓度、氮源种类及浓度、混合碳源比例共8个因素对AMB-1生长和产磁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MB-1能够稳定生长并合成磁小体,但是碳源种类及氮源种类对AMB-1的生长影响较为明显;除琥珀酸外,AMB-1无法利用酒石酸、乙酸钠和柠檬酸作为单一碳源,而硝酸钠为最佳氮源. 相似文献
15.
磁小体是磁靶向给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精准示踪生物体内的磁小体来指导靶向,基于磁小体和量子点构建一种新型磁光载体.利用静置培养和磁吸附的方法收集富含磁小体的趋磁细菌AMB-1,并通过超声破碎及磁吸附方法提取长度为5~10个的磁小体链,运用点击化学反应将含有羧基的CdTe/CdS量子点修饰到磁小体膜上,并利用人肝癌细胞HepG2初步开展光示踪有效性的验证.结果发现该载体可以成功地被细胞摄取,并在细胞内观测到磁小体的分布.笔者成功地研制出磁光载体,为后续的磁靶向给药、磁靶向热疗及荧光一体化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光对光合细菌生长及色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生长的光合细菌转入不同光照强度下培养时其菌体生长速率及色素合成速率的变化,阐明光对光合细菌生长及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暗中生长的光合细菌进入光照条件下生长要经过一段适应期;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菌体生长速率增加,但色素的比合成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对过渡金属Cu,Zn,Fe,Co,Ni细菌叶绿素卟啉配合物的合成进行了研究,采用金属盐与脱镁细菌叶绿素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制得五种金属卟啉配合物,研究这些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并将它们的光谱性质与脱镁细菌叶绿素的光谱性质、植物脱镁叶绿素的光谱性质进行比较,发现这五种金属卟啉的光谱图与脱镁细菌叶绿素的光谱图相似,并有预见的漂移,这证明过渡金属已配位到卟啉的大环上.同时,脱镁细菌叶绿素的光谱图与植物脱镁叶绿素的光谱图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光对光合细菌生长及色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生长的光合细菌转入不同光照强度下培养时其菌体生长速率及色素合成达率的变化,阐明光对光合细菌生长及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暗中生长的光合细菌进入光照条件下生长要经过一段适应期;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菌体生长速率增加,但色素的比合成达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以香叶醇为原料经过4步反应得到8-溴-3,7-二甲基-(2E,6E)-辛二烯基苯硫醚(7),(7)与龙牛醛在Cr(Ⅱ)作用下立体选择地得到苏式-7-羟基-3,9,13-三甲基-6-异丙烯基-(2E,8E,12)-十四碳三烯苯硫醚。 相似文献
20.
利用相转移催化剂合成1-丁基己内酰胺,研究反应时间,无水碳酸钾用量,反应温度及不同催化剂对反应产率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