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KGMP的絮凝特征作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KGMP属于阴离子型絮凝剂,用量过多则产生絮凝恶化现象,它适合在弱碱性及碱性条件下处理水.钙离子作为助絮凝剂,有利于KGMP的絮凝作用.温度升高和静置沉降时间延长有利于提高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2.
直接苷化法合成烷基糖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直接苷化法成功地合成出烷基糖苷(APG)类表面活性剂,并对其表面张力,游离糖含量,游离醇含量,发泡力与稳泡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同时探讨了催化剂及用量,反应温度,醇/糖配比和pH值等反应条件对苷化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了较适宜的苷化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3.
固定化果胶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明胶固定化果胶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和原酶比较的结果.固定化酶反应的最适pH为3.5.最适温度为60℃,而原酶则分别为pH4.0和55℃.研究结果还表明,固定化酶对pH、温度、金属离子等的稳定性都比原酶有了提高.这对于固定化酶的重复回收使用和储存更为有利.而固定化酶的Km值比原酶的Km值低,这将使物质的转化反应更为完全.  相似文献   

4.
通过同位素示踪方法,结合药物动力学原理,对外源性环鸟苷酸(cGMP)作示踪动力学研究,得出了外源性cGMP在小白鼠体内配置状态的量变规律,是具有吸收因素的一室模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获得了一种微机用示踪动力学专用程序(MCTKP)。  相似文献   

5.
从香菇发酵醪液中分离鸟苷酸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菇发酵醪处理液经732阳树脂在pH2.5 ̄3.0时得5'-GMP和5'-CMP混合液,再调至pH4.0 ̄4.5上717阴离子树脂柱,5'-GMP被吸附,用ψ=3%NaCl溶液解吸,即分离得5'-GMP。醪液经0.2μm胶体磨破壁后分别作了自溶,酶解(5'-磷酸二脂酶)和自溶加酶解三种处理,结果5'-GMP得率分别为94.0%,95.1%和95.0%,未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不纯糖液中蔗糖酸性分解的反应动力学机理。认为,影响蔗糖分解反应速率常数K的显著因素是pH、温度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非糖组分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它们是通过对pH的贡献来实施影响的。论文还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通过变化浸渍液的pH 值、焙烧温度及还原温度制备了几种Mo-Ni/γ-Al2O3 甲烷化催化剂,用X 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法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考察,用脉冲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催化剂的CO 甲烷化活性及抗硫性.结果表明,Mo-Ni催化剂经还原处理后有MoNi4 合金生成,MoNi4 合金是主要的抗硫活性相,提高了甲烷化反应的抗硫性  相似文献   

8.
用程序升温还原(TPR)、程序升温脱附(TPD)、X射线粉末衍射(XRD)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法对分步浸渍法制备的一系列Mo-Ni/γ-Al2O3甲烷化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浸渍液的pH值、焙烧温度及还原温度对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浸Mo时,调(NH4)6Mo7O24溶液的pH=3、浸Mo后500℃焙烧的催化剂易于还原,而且能抑制后浸Ni时,难还原铝酸盐的形成;浸Ni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Endomycopsisfibuligera(内孢霉酵母)糖化酶发酵进行培养基的选择,并对产酶时间、接种量、装量和初始pH值诸因素进行探讨,获得最佳产酶条件.该糖化酶以可溶性淀粉为底物,最适pH为5.2,最适温度40℃;在50℃以下较稳定,有较宽的pH稳定范围(pH3.0-7.0);米氏常数Km=12.84mg·ml-1.  相似文献   

10.
木瓜蛋白酶应用开发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研究了pH值、温度、激活剂(EDTA,Cys)、金属阳离子(K+,Na+,Mg2+,Ca2+)、去垢剂(SDS,CHAPS,TritonX-100)以及贮存时间和贮存温度对木瓜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具有耐高温、活性强、稳定性好等特征,能耐受一定pH值和温度变化,对金属离子及去垢剂不敏感。  相似文献   

11.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三种磷酸盐类阻燃剂(磷酸二氢胺MAP、磷酸氢二铵DAP和聚磷酸铵APP)对脲醛树脂胶粘剂(UF)固化反应起始温度、反应速度以及最终固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APP和MAP可以降低阻燃胶粘剂的pH值,而DAP则使pH值升高;(2)APP和MAP可以降低UF胶固化反应活化能,使固化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开始,但相应的阻燃UF胶最终固化程度低于不加阻燃剂的UF胶;(3)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直接苷化法成功地合成出烷基糖苷(APG)类表面活性剂,并对其表面张力、游离糖含量、游离醇含量、发泡力与稳泡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同时探讨了催化剂及用量、反应温度、醇/糖配比和pH值等反应条件对苷化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了较适宜的苷化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品种梨多酚氧化酶(PPO)粗提液,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测定了不同pH值、温度及抑制剂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雪花梨、安梨、白梨、鸭梨PPO的最适pH值分别为6.4,6.2,6.0,6.6;最适温度分别为24,22,20,30℃;在最适pH值和温度条件下果肉中所含PPO的活性分别为3.212×103,4.752×103,3.344×103,3.872×103u·g-1FW。雪花梨和安梨PPO对偏二亚硫酸钠反应最敏感,白梨PPO对GSH(谷胱甘肽)反应最敏感,鸭梨PPO对Vc(维生素C)反应最敏感。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一类用简便方法合成的4′(ω羧基烷基)苯并15冠5(LH)萃取K+的性能研究.考察了萃取剂LH的羧基与冠环之间桥链长短、萃取溶剂、pH值及K+的配对阴离子对分配比(萃取率)的影响,讨论了溶液中3种配合物KL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一定pH值下生成的1∶1型配合物KL中羧基与冠环发生了协同配位.  相似文献   

15.
以电沉积方法制备了非晶态Ni-S合金,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是晶态Ni-S合金的晶化温度、晶化过程和晶体结构的转化等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镀层在380K有少量Ni发生晶化,在440K发生3Ni+2S生成3Ni+25生成Ni2S2的反应和大量Ni的结晶;最终在镀层中形成了热稳定性较高的Ni+Ni3S2混晶结构。  相似文献   

16.
固定化酶催化合成半乳糖寡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壳聚糖固定化米曲霉β-半乳糖苷酶,连续催化合成半乳糖寡糖(GOS),在填充床固定化酶反应器中,研究底物浓度、pH,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对GOS连续合成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浓度400g/L,反应温度50℃,pH5.8,停留时间35min,产物的最高得率为62%。  相似文献   

17.
在厌氧条件下,用LKB-2107Batch微量热系统研究了在298.15K0.1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中漆树漆酶与5种底物的反应,测定了各反应的反应焓变△Hm米氏常数Km,酶底复合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G0复合物中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2,以及漆病对各种底物的催化活性EA.讨论了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各种酶底复合物的稳定性,底物官能团及其位置对酶反应中的电子转移速率和非酶反应中自由基聚合形式  相似文献   

18.
氧化物陶瓷与Ag—Cu—Ti钎料的界面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氧化铝和氧化锆陶瓷真空钎焊时陶瓷与Ag-Cu-Ti钎料合金的界面反应,分析了加热温度(1073-1323K)和保温时间(0-3.6ks)对界面反应的影响规律。扫描电镜和X射线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陶瓷均与Ag-Cu-Ti合金发生反应,反应层厚度随着漫画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对于氧化铝陶瓷,低于1123K时,反应产物为Cu2Ti4O和AlTi;在1173K以上温度时反应产物则为Ti2O,TiO和C  相似文献   

19.
在pH6.30、37℃条件下,采用离心超过滤技术测定了11种稀土离子(Ⅲ)与牛血清白蛋白(B8A)的专一性结合常数K_s和非专一性结合常数K_(ns)观察到K_s随稀土系列原子序数(Z_(RE))的变化有明显的"四分组效应"和"钆断现象",而K_(ns)~Z_(RE)类似于一元羧酸-稀土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变化规律。求出Tb(Ⅲ)-BSA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分别为ΔH_s=44.5±0.8kJ/mol,ΔS_s=243.2±2.4Jmol·K,ΔH_(ns)=19.9±1.1KJ/mol,ΔS_(ns)=141.4±3.2J/mol·K。根据不同pH下测得的Tb(Ⅲ)与BsA结合的K_s和K_(ns)拟合出BSA分子中参与稀土配位的基团的质子解离常数pK=4.60,进而确定出这些基团主要为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残基侧链中的β、γ-COO ̄-。  相似文献   

20.
液相沉淀法制备TiO_2超微粉末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TiCl4溶液和(NH4)2CO3饱和液反应生成Ti(OH)4沉淀,经洗涤、过滤、干燥、煅烧后制得TiO2超微粉末。根据成核生长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深入研究分析了共沉淀时温度、pH值、滴定速度和陈化时间对Ti(OH)4粒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H值、滴定速度的影响较为突出,陈化时间的影响较小,煅烧温度对最终产品粒度和性能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实验得出最优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