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了热带假丝酵母野生株1045及其突变株SD1的原生质体分离、电击诱导融合的诸条件以及融合子的再生。得出了原生质体的最佳生成条件。用999kHz,240~400 V/cm的高频交变电场使原生质体横向电泳形成珠串,以脉宽 40 μs,幅值 1600~2 800 V/cm的直流脉冲可使原生质体融合,净融合率达65%。采用较低幅值的多个脉冲有利于融合。电击液中加入CaAc场、MgAc2及白蛋白可大大提高融合率,用光刻镀金方法设计了适用于微生物的多电极融合小室。对膜融合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降解精对苯二甲酸生产废水特化菌株性能测定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将黄孢原毛平革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PC)真核细胞与YZI土著细胞原核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构建而成Fhh融合子;再将Fhh与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Y99)真菌真核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构建而成Fhhh融合子。Fhh与Fhhh是跨真核原核两界细胞的两株融合子,对制霉菌素和链霉素同时存在抗性,孢子和菌丝形态均不同于PC菌。  相似文献   

3.
通过紫外诱变获得两株稳定的黑曲霉营养缺陷型Mu2(Met-)和D12(Cys-),并首次证实低温黑暗保存数小时对黑曲霉突变株具有稳定作用。系统地研究了菌龄、渗透压稳定剂、温度、酶的浓度和酶解系统等因素对黑曲霉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采用2%溶壁酶加0.5%纤维素酶,获得了大量的原生质体。在显微镜下观察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过程, Mu2和 D12再生率分别为 54%和 33%。原生质体在正弦交变电场(1MHz,450 V/cm)作用下形成珠串,在高压电脉冲(强度 9.0 kV/cm、时程 25 μs)触发下,发生融合。  相似文献   

4.
以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53号菌为出53-G38-6,产酶活的最佳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并对原生质体进行了多次诱变处理,从大量突变株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了高产、稳定、耐热的碱性蛋白酶产生菌53-G38-K6,产酶活力由1104U/ml提高到22080U/ml。  相似文献   

5.
以小麦杂242(Triticumaestivum,cv.242)花药来源的愈伤组织分离原生质体作受体;簇毛麦(Haynaldiavilosa)幼胚来源的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经220μW/cm2紫外线照射30s作供体,用PEG法诱导融合,最后获得再生愈伤组织.对融合再生的4个最先长大的细胞系进行染色体,同工酶和RAPD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细胞系均为体细胞杂种,RAPD技术可作为小麦体细胞杂种早期鉴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济南177悬浮细胞来源的原生质体与高冰草(Agropyronelongatum)愈伤组织来源的原生质体用PEG法诱导融合.由于来源材料的长期继代,小麦原生质体的再生能力已很低;高冰草原生质体不能分裂;而融合产物却能高频率的分化出完整植株.融合再生植株的表型类似高冰草,染色体数目和同工酶谱亦然.但它们早期发育的模式与小麦相似.  相似文献   

7.
棘孢小单胞菌原生质体的融合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诺霉素(Micronomicin,MCR)产生棘孢小单胞菌(Micromonsporaechinospora)为出发菌株,诱变筛选得到一株链霉素抗性菌株,抗性菌株的原生质体分别用紫外线照射和热处理致死,通过单亲致死原生质体融合,以链霉素为选择条件选出融合株,以摇瓶发酵并结合薄层层析扫描(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分析,筛得4株MCR百分含量高于亲株的融合子,  相似文献   

8.
刺槐根瘤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幼瘤的超微结构。刺槐根瘤中侵入线丰富、粗大,内具有高电子密度基质,基质中包埋大量根瘤菌。根瘤菌通过降解侵入线壁和从侵入线无壁泡中释放两种方式进入宿主细胞质  相似文献   

9.
高山雪鸡卵壳及壳膜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扫描电镜观察了高山雪鸡(Tetraogallushimalayensis)卵壳和壳膜的超微结构。其卵壳由5层构成,由内向外分别是基帽层,乳突层,栅栏层,结晶层和护膜层。气道外孔有益层。栅栏层有少量气泡(Vesicles).壳膜由3层膜构成,外层和中层为纤维膜,内层为非纤维结构的平滑的薄膜。本项观察发现了引导栅栏层形成的钙化桥。  相似文献   

10.
以小麦杂24-2(Triticum aestivum,cv.24-2)花药来源的愈伤组织分离原生质体作受体;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幼胚来源的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经220μW/cm^2紫外线照射30s作供体,作PEG法诱导融合,最后获得再生愈伤组织。以融合再生的4个最先长大的细胞系进行染色体,同工酶和RAPD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细胞系均为体细胞杂种,RAPD技术可作为小麦体细胞杂种  相似文献   

11.
烟草原生质体活力检测和细胞核染色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烟草叶片和烟草悬浮系制备的原生质体为材料,采用不同染料对原生质体活力和细胞核进行染色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原生质体活力观察宜采用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色法,染色效果清晰易于观察,四嘧唑蓝(MTT)法则可定量反映原生质体活力;相对于其他细胞核染料,DAPI对不同来源的原生质体细胞核染色效果均较好,能够清晰地对原生质体进行观察和计数.本研究为今后原生质体的检测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用光镜对初孵扬子鳄端脑基底中枢的组织学结构进行了研究.基底中枢可分为背侧区、中心区、腹侧区、隔区及周围神经核:嗅前核、侧嗅束核、嗅结节、Broca斜角带核、横核等.本文对这些区域及核团进行了定位,并就其特征同其他脊椎动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球孢白僵菌几丁质酶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酶解球孢白僵菌菌丝细胞壁以获得原生质体,用超声破碎器破碎细胞,并用差速离心等方法,对此丝状病原真菌细胞中几丁质酶的定位进行了研究.采用球孢白僵菌 Eu-120株,分别用几丁质酶、蜗牛酶和纤维素酶,以不同比例混合进行脱壁处理.通过测定培养物上清液及原生质体溶解物的几丁质酶活性,发现此培养物上清液中的酶活性占其总酶活性的81.46%,而原生质体溶解物中酶活性极少.研究表明,球孢白僵菌几丁质酶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周质空间,并在菌生长过程中通过细胞壁分泌至细胞外.  相似文献   

14.
以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JF-20菌为出发菌株,对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的最佳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结果发现:JF-20菌的原生质体形成率及再生率分别达到以86.9%和38.4%,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技术,观察了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的有关现象。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技术研究了青檀花粉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壁的成份.小孢子刚从四分体中释放时,核位于中央,细胞器随机分布.当小孢子核移向边缘时,细胞器特别是质体,呈不均等分布,在核的对面聚集.刚形成的生殖细胞完全被细胞壁包围着,壁的成份是纤维素和胼胝质.生殖细胞形成后不久,胼胝质即消失,而纤维素则部分地保留,一直到游离生殖细胞早期.传粉时的生殖细胞呈蝌蚪状.在生殖细胞中始终没有发现质体.故青檀的质体遗传格式属于番茄型.  相似文献   

16.
猴头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不同酶液、酸碱度,渗透压稳定剂,菌龄和菌丝培养基成分等因素对猴头菌菌丝释放原生质体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豆培养基(PDP)上静止浅层培养96小时的菌丝,用2%的溶壁酶液,以0.6mol/LMgSO4为渗透压稳定剂,在PH5.5的条件下酶解,获得的原生质体数最大。  相似文献   

17.
试验了山金柑(Fortunella hindsii Osb.cv.swingle)、Murcott桔橙(Citrus reticulataBlance C.sinensis Osb.sv.murcott)、伏令夏橙(C.siensis osb.cv.valencia)、伏令夏橙和宁波金柑的体细胞杂种(C.sinensis F.Crassifolia swingle cv.Meiwa)4种柑桔原生质体及其叶片经高温处理后的原生质体活力、电解质渗出率(%)的变化,配合logsitic方程分别求出自的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以此来衡量各品种耐热力的大小。发现原生质体的耐热力大小与叶片耐热力的大小有显著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1.3007+0.9881(r=0.9771)。讨论了原生质体耐热力测定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四个立论为基础对原子的存在提出“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概念。从“空间限制”考虑,原子存在的界限是Z=131-153号元素;从“时间限制”考虑,原子存在的界限是Z=125号元素,由此认为周期系界限的大体范围是在Z=125-131号元素。  相似文献   

19.
BYDV CP基因转化小麦原生质体及转基因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与PEG介导的直接转基因方法相结合,使高频率分裂的小麦济南177悬浮细胞系原生质体与具有分化能力的小麦济南177胚性意伤组织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融合细胞;同时,利用PEG对原生质体的直接转基因作用,将带有抗病毒基因(BYDVCYgene)的质粒Ppp15与带有抗性选择标记基因的质粒严PBlActSN导入融合细胞中.经抗性筛选获得抗潮霉素(Hm)的阳性克隆并再生植株.对再生植株作PCR检测表明,CP基因已整合到转化植株的基因组中并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20.
采用0.5%的纤维素酶和0.5%的蜗牛酶的混合液在33°c分别酶解产黄青霉菌的两株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的菌丝体以制备原生质体,并以0.6MNaCl为渗透压稳定剂使原生质体在再生培养基上再生成菌落,以30%的聚乙二醇(分子量6,000)和0.01MCaCl_2作助融剂,获得了两株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原生质体营养互补的融合子,融合率为0.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