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桦 《科技信息》2013,(16):329-329
形式多样的"公开课"、"展示课"、"优质课"、"研讨课"层出不穷,使音乐课堂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但这种充斥着各种知识的音乐课堂却常常使音乐课堂变得杂而不纯,减弱了音乐本身的无穷魅力。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音乐的美,就要把握好音乐课堂的音乐性。音乐课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加以改革,从而实现音乐教育及人才培养与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统一。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听门道、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创设音乐欣赏意境等方法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音乐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相似文献   

2.
赵晓莉 《科技信息》2013,(13):313-313
在教学中以音乐为教学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诱导并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参与课堂设计,提供多样的音乐实践机会,使学生感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会积极地参与活动,主动吸纳音乐知识与技能。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新的教学行为、方式、手段不断端现.我们的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但发现许多音乐课堂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非音乐活动,偏离了音乐,这就使我们有必要回头审视,音乐课堂中"音乐"在哪里?我们的孩子学到"音乐"了吗?静下心来思考,我觉得目前我们的音乐课堂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冰 《山西科技》2008,(2):61-62
现代音乐教学中,电教手段的普遍使用,将学生们带入了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使课堂冲破了时空限制,为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5.
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给学生“自由”的音乐课堂,通过律动使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从而获得更好地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万聪 《科技资讯》2011,(20):194-195
本文从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化入手,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及作者的长期教学实践,提出一节高质量、有理性的音乐课堂,要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地位,突出普及音乐教育这个重点,并"把审美教育"贯彻整个音乐课堂,让学生从音乐课堂中感受"音乐文化",从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引导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自然,感悟世界,感受艺术,对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温爱霞 《科技信息》2011,(6):260-260
现在的音乐课堂学生是否喜欢?我们音乐教师是否经常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也常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学生喜欢唱歌,却不喜欢跟着音乐教师学唱歌。这成为我一直在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如何使这种现象得到缓解?我认为:依附学校的音乐文化建设,搞好课外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保持对音乐浓郁的兴趣,从而充实音乐课堂,构建高效音乐课堂,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姜莲 《科技信息》2007,(24):543
较多枯燥乏味的说教、可唱性不强的题材和传统的师生关系,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必须结合民族民间音乐、世界各国优秀音乐名作和具有时代气息的音乐文化,将民族的和世界的相融合、将传统的和时代的相结合,挖掘教材资源,拓展教学外延,丰富课堂内涵,使音乐课堂真正"乐(LE)"起来.  相似文献   

9.
张丹 《广东科技》2009,(16):129-130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乐器进入课堂是学校音乐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竖笛作为一种音色优美轻便简单的器乐教学走进了课堂,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感受.竖笛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不但辅助歌曲教学,活跃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欣赏、感受音乐美的高尚情操以及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美等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器乐进课堂"的号召已有20年了,器乐教学被国家教委正式列入教学大纲也有六年的时间。全国各地中小学的器乐教学现在已是百花齐放。本人自幼酷爱器乐,在走上音乐教学岗位后,将多种乐器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深感器乐教学对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作业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在德智体美劳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人才。在音乐教学中,只要我们立足于学生,关注学生的需要与发展,遵循教育教学的原理与方法,在使学生获得音乐知识和享受音乐美的时候,利用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一种艺术这一特质,进一步挖掘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2.
"音乐欣赏"正式成为了高校非音乐类专业教学计划中限定性必选课程之一。音乐欣赏课课程教师的教学思想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音乐的实践者、创造者;培养学生养成音乐欣赏良好习惯等,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智慧,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质与创新能力等。  相似文献   

13.
高中音乐课堂,本来应该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好阵地,可是,多数音乐教师却没能把握好音乐课所特有的学科优势,使学生丧失了音乐学习兴趣,音乐课上几无收获。恰在这时,新课程改革推进,我在课堂教学中,摒弃原来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使自己的音乐课上的有声有色。既弘扬了民族音乐,又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也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健全。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推动了小学音乐课堂建设的变化。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到生动活泼的音乐氛围中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理解成为教学实践的基本要求。目前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利用游戏氛围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则成为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重要途径。该文从游戏教学的实践意义出发,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分析相应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5.
音乐课堂教学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渠道,如何上好音乐课,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美的熏陶,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和音乐审美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们丰富的创造性思维,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将以上教学内容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在于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如何使音乐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不再片面、不再主观。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呢?建立“音乐成长记录袋”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面性评价的有效措施。因为“音乐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及课后的音乐作品得到保留,使教师观察到学生的点滴进步,  相似文献   

17.
王芳 《新余高专学报》2011,16(6):149-150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学应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音乐课堂,让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音乐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的生活,学生才能更好地在生活中感悟音乐。音乐教师应该树立音乐教学生活化的教学观念,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精心提炼,引导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更热爱音乐艺术。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教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重点科目。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自主性选择"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小学生打下坚定的数学基础。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应该针对学生采取"自主性选择"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案,使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产生实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音乐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音乐理论与技能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的音乐学科。计算机音乐技术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方式,给高校的音乐专业教学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它从根本上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变得生动活泼而富于感性。它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活跃了学生的艺术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成为音乐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与完善自身素质的有效手段。因此,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应用现代计算机音乐教育技术的能力,成为高校音乐教师素质优化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小学音乐教育是挖掘学生音乐潜能的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在进行小学音乐教育期间,音乐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根据学生音乐专业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自身的性格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音乐教育活动,丰富课堂趣味性,灵活转换教学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开发。该文主要阐述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并对有效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进行简要分析,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进而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