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对移动通信网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GSM和3GPP中的身份认证与密钥分配方案,并基于公钥密码技术提出了一种身份认证与密钥分配方案。方案简单,具有公钥密码技术所具有的优点,适合移动通信网。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对偶密钥管理方案,引入了证书服务,可以实现密钥的分配、更新、撤销以及新加入节点时的密钥生成.分析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密钥更新方案比较,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无线传感器密钥更新方案有效地减少了密钥的存储空间;在密钥更新阶段中加入保密和认证功能,增加了网络攻击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传统对称密码体制下的一种密钥分配方案。从而较好的提供了一种安全的密钥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椭圆曲线密码协议产生会话密钥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自从1985年Neal.Koblitz和Victor.Miller首先提出了椭圆曲线密码以来,椭圆曲线理论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利用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ECDH协议产生会话密钥,在会话密钥产生过程中,利用ECES-ElGamal协议对用于产生会话密钥的数据进行加密,同时利用ECDSA协议进行数字签名,这样可提高密钥的安全性并可确认双方的身份.利用该方法设计的会话密钥产生方案,只需要认证中心支持,而无需密钥分配中心管理,解决了密码体制中会话密钥存储与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提出利用具有可证明无条件安全性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EPR,同具有可证明的数学上大数分解难题与破解其密码体制相等价的Rabin密码相结合的一种数字签名方案。该签名方案采用Rabin公钥密码体制实现数字签名,并以对称量子密钥作为临时会话密钥。经安全性分析,此签名方案可有效抵御各种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可用于点对点的保密通信,且同时具有认证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提出利用具有可证明无条件安全性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EPR,同具有可证明的数学上大数分解难题与破解其密码体制相等价的Rabin密码相结合的一种数字签名方案.该签名方案采用Rabin公钥密码体制实现数字签名,并以对称量子密钥作为临时会话密钥.经安全性分析,此签名方案可有效抵御各种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可用于点对点的保密通信,且同时具有认证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序列密码和分组密码的混合加密体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Shannon的密码体制上,文章将序列密码和分组密码结合而成为一种混合密码体制,该加密体制综合利用两种密码体制的特性来得到较高的安全性。通过序列密码产生分组密码所用的密钥流,对密钥流分组得到各分组密钥,这种加密方法克服了混合分组加密各分组密文有相关性的缺陷,从而使传输中的错误不会影响密文的解密,从而达到使用固定密钥实现一次一密。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密码学的发展和目前的密码体制,分析了经典密码学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量子密钥分配的安全性保证,详细介绍了量子保密通信的整体系统构成以及量子密钥分配的全过程。分析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和瓶颈技术,并提出了影响系统成码率的定量关系,对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蓝牙技术中的加密算法和安全措施,分析了蓝牙加密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对称密钥系统密码体制的替代方案,并给出了软、硬件实现的基本思路.同时介绍了对称密钥系统算法.  相似文献   

10.
门限代理签名是代理签名与门限签名结合产生的签名体制,具有分配代理签名权力和分散代理密钥的优点.无证书密码体制既保持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不需要使用公钥证书的优点,又较好解决基于身份公钥体制所固有的密钥托管问题.文章将无证书签名方案和门限代理签名方案结合,提出一个新的无证书门限代理签名方案,新方案具有安全、高效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量子通信中的量子加密网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量子密钥分发协议进行了研究,利用点-点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基础上,基于传统密钥托管方案,推广到多点之间(即在网络环境下)的密钥分发协议,提出了多用户、多控制中心网络环境下量子密钥分发过程的实现方法。各中心节点只起到密钥存储、Bell基联合测量、对密钥进行接力传送的作用,密钥是动态产生的,各中心并不知道最终生成的密钥。  相似文献   

12.
安全性是密码学研究一直追求的目标,最近取得飞速发展的量子加密技术综合了量力学原理和经典密码术,具有可证明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对窃听者的非法侵入进行检测,克服了传统密友学的桎梏,为未来的网络通信提供了真正确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量子通讯是当今的热点技术之一 ,是量子力学和密码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量子通讯协议是实现量子通讯的基础 .通过介绍量子密码理论基础与基本原理 ,简要说明了量子通信基本方式和BB84协议、B92协议和相关粒子协议 ,这 3个协议是基本的密钥分发协议 ,并且指出了发展量子密码存在的一些问题 ,单光子产生的探测以及对波函数的进一步理解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所有的公钥密码方案都基于大整数分解或离散对数难题,这些困难问题在量子计算机中都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求解,因此所有的公钥方案都将面临危险,而基于纠错码的密码方案可以抵抗量子计算机的攻击,所以很有必要研究基于纠错码的身份认证方案。Stern身份认证方案总体来说很不错,但其公钥太大,达到150 Kbit;Veron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案,目的也在于减少Stern方案中的公钥,在Veron方案中,Veron用生成矩阵来替代校验矩阵,使得所构造的公钥大大减小,但是其基于的安全性GSD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证明。现采用双循环矩阵来解决Stern方案中的密钥太大的问题,就是通过双循环矩阵把私钥嵌入到公钥中。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1所基于的安全性是已被证明为安全的循环码;2改进以后,公钥只有347bit,而私钥大小也只有694 bit。并且分析所构造方案的安全性,将其归结到双循环线性条件下的SD问题。因为使用循环结构,使得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并且效率很高。这些特点使得方案在轻量级结构的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比如手持终端,云存储环境下的数字签名等场合。  相似文献   

15.
量子密码是密码学与量子力学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逐渐成为下一代密码技术中的重要研究分支.与经典密码相比,量子密码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可证明安全性和可检测性.分析了量子密码协议中的窃听检测过程并给出一个新的量子密码协议方案.  相似文献   

16.
异构无线网络混合认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异构无线网络认证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证书公钥和身份公钥的混合认证模型.在该认证模型中,用户与本地认证服务器及外地认证服务器之间的认证采用身份公钥体制,本地认证服务器与外地认证服务器之间采用证书公钥体制.该混合认证模型具有匿名性,可扩展性好,降低了资源消耗,符合异构无线网络的应用需求.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模型在C-K模型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摘要:跨域的口令密钥交换协议(C2C-PAKE),可以使处于不同区域的用户通过不同的口令协商出共享会话密钥。本文针对大多数现存的跨域交换协议均需要依赖公钥密码算法效率较低的情况,在一个高效的三方密钥交换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验证元的跨域密钥交换协议,该协议执行一次就能生成四把会话密钥,且无需使用公钥密码算法,与同类协议相比具有很高的效率。通过安全性分析证明,本文提出的协议能够抵御已知的各种攻击。  相似文献   

18.
为了抵御量子攻击对用户信息的窃密,以现有概率密码体制为基础,将概率思想引入到多变量公钥密码体制,给出一种新的公钥密码体制,即基于无序序列的概率多变量公钥密码.该方法构造明文中的明文消息先后顺序不变,而扰动信息为乱序,二者在构造明文中的位置随机.解密时,由于明文消息与扰动信息存在碰撞性,恢复的明文消息可能为其本身或其子序列.在使用该公钥密码时,通信双方需提前约定明文消息子序列的长度,如果约定个数与子序列长度一致,则认为解密成功.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quantum computer,multivariate public key cryptography withstanding quantum attack has became one of the research focus.The existed signcryption schemes from discrete logarithm and bilinear paring are facing the serious threats.Based on multivariate public key cryptography,a new certificateless multi-receiver hybrid signcryption scheme has been proposed.The proposal reduced the cipher text and could handle arbitrary length messages by employing randomness reusing and hybrid encryption,as well as keeping security.In the random oracle model,the scheme’s confidentiality could withstand the IND-CCA2 adversary and its unforgeability could withstand the UF-CMA adversary under the hardness of multivariate quadratic(MQ)problem and isomorphism of polynomials(IP)assumption.It has less computation overhead and higher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than others.It reduced 33%cipher data compared with the existed similar scheme.  相似文献   

20.
单模光纤本身存在着极化模式色散效应,使得极化编码方式很难用于光纤量子密码,对此,我们利用极化纠缠光子对实现了一种时间标记的量子密码方案。该方案克服了单模光纤对极化模式集体旋转影响,且不需要校正参考系。简要介绍了这个方案的原理及其实验过程,并着重介绍整个量子密码系统的电子学设计,最后给出了一些主要的实验结果并同理论预言相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