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孤岛运行状态下风电机组为用户稳定供热供电。电网与热网通过电加热器耦合起来,电网通过蓄电池组平抑高频功率波动;热网通过储热罐来平抑风速变化引起的低频波动,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稳定供能。采用MATLAB/Simulink在上位机中搭建电网与热网耦合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电加热器、供热管网、热负荷等热网元件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可以实现稳定供能。  相似文献   

2.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作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能源在更广阔范围内的配置.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目标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充分挖掘了储热装置、电锅炉以及电储能的风电消纳特性;其次,系统考虑需求侧响应的影响,通过峰谷分时电价优化负荷曲线,有效削减了负荷峰谷差,为风电上网提供了空间;最后,采用多目标细菌群体...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风电消纳方式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  陈烨  刘栋 《科技资讯》2013,(1):117-117,119
在分析国内风电消纳现状的基础上,对风电消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利用国内现有的消纳模式和借鉴国外风电高消纳比例成功经验,提出了增强我国风电消纳能力的一些方法,提出了"建设特高压骨干电网,实现跨区域、跨国的多能互补型风电走出去"的策略,对于扩大风电消纳市场,提高风电在全网出力中的比重,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电力低碳与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北方电网中大量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的风电,以及高比例的热电联产机组并存而带来的风电并网难题,提出一种综合热电负荷控制的方法,通过引入城市中广泛使用的空调热泵和集中供暖管道距离这两个因素来实现。根据上述提出的方法,综合热电负荷控制可按照以下方法实现:首先,在系统风电出力不足时,减少热电联产机组热水出力,增加热电联产机组的发电出力,等效补偿风电出力不足;其次,考虑到供暖距离导致的热水传输延迟,在风电出力过剩时,通过使用空调热泵消耗电能提供采暖供热,弥补热电机组采暖热水输出减少带来的终端用户采暖热水供给不足,同时可以消耗多余的风电出力。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很好地帮助系统增加风电并网容量,新增并网风电可达风电总发电量的13%,而且这种新的综合热电负荷的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节能潜力,在现有条件下,对所仿真的系统每日可减少标准煤耗917.28t。  相似文献   

5.
酒泉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已建成投运,二期工程建设正在加紧开展前期工作。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酒泉风电的大规模建设发展之路也同样坎坷、艰难,电力输送遭遇瓶颈,电量消纳渠道未通,配套调峰电源滞后,电网稳定缺乏保障等难点困扰着酒泉风电的快速健康发展,本论述从争取政策性支持、电力外送、就地消纳、智能电网等方面进行了深...  相似文献   

6.
风电系统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作为制约风电系统大规模并网的关键因素,给电网带来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风电系统并网功率的稳定性,本文对基于超导磁储能装置的风电并网功率控制做了研究。首先在理论上抽象描绘出风电并网系统的结构图,其次阐述超导磁储能装置抑制风电并网系统功率波动和震荡的原理,最后利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对风电并网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采用超导磁储能装置稳定风电并网功率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威胁,通过充分考虑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ESS)与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DR)之间的有效配合,提出了一种计及ESS和DR的风水火联合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模型.首先,模型将用电负荷划分为基础负荷及可调节性负荷,充分考虑了DR对可调节性负荷进行的精细化调整,有效地配合ESS装置运行,从而最小化电力系统运行总费用.其次,针对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通过建立鲁棒优化模型确保模型具有可行解.最后,通过划分四种不同场景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考虑ESS和DR之间的互补特性后,在实现风电出力全额消纳的同时,电力系统有效地降低了运行总费用,减少了火电机组频繁启停,降低了火电机组出力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8.
供热机组“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严重制约了机组的实际调峰能力,造成我国北方电网出现大量弃风现象。在保证用户供热需求的前提下,解耦供热机组“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是挖掘供热机组深度调峰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案。该文对通过利用供热系统管网和建筑物的热惯性、配置蓄热装置等解耦供热机组“以热定电”运行模式方案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针对目前供热机组难以主动参与调峰的影响因素,指出了相应政策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并在最后提出了一个提升风电利用率的热—电联合优化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9.
高比例风电接入电网后,风电有功功率的不确定性给电力系统调度决策带来了新挑战,增加了系统运行经济性与风险性之间的矛盾。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接纳风险的鲁棒实时调度方法,首先从运行风险性角度,基于风电出力概率特性,利用金融领域中的条件系统风险(Conditional System Risk, CSR)指标,表征风电接纳风险,然后从运行经济性角度考虑,考虑了实时调度中的发电量自动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机组运行和备用成本以及风电消纳效益,表征系统运行成本,最后依据风险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综合利用鲁棒优化和随机优化方法,构建考虑风电接纳风险的鲁棒实时调度优化模型,获取AGC机组运行基点及备用容量、风电可接纳范围,从而实现在最大程度保证系统风险难以发生的同时,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提高风电消纳水平。通过对IEEE30节点测试系统的计算和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弃风问题,将光热电站与风电联合运行,利用其出力的互补性以及储热装置的可调度性应对风电出力的波动性、反调峰性,平滑风电出力以及净负荷曲线,降低火电机组调峰的成本,提高风电利用率.但此方法受到储热装置容量的限制以及机组最小出力和旋转备用的约束,对弃风情况改善有限,因此在需求侧引入需求响应措施与光热-风电系统配合.以...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应对吉林省风电发展中的弃风问题,对吉林省风能分布、利用状况进行综述,利用统计数据对吉林省风能资源特点及风力发电出力规律特性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吉林省弃风问题的方案,力求构建吉林省新型能源消费结构,以新能源替代和抑制常规非再生能源的消费增长,为吉林省节能减排及低碳经济发展探索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风力发电并网的不确定性导致的电力系统调峰困难问题,提高新能源综合利用率,在深入分析储能调峰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风电调峰特性的储能调峰优化策略.首先介绍风电反调峰特性影响,根据调峰特性确定最低移峰功率和最高填谷功率,接着再综合考虑系统功率平衡约束、储能系统约束和电源测约束的基础上增加调峰可靠性约束,建立以负荷方差最小为目标的系统优化模型,最后构建计及调峰可靠性的评价指标.以某电网阶段时间内负荷数据为基础进行算例分析,对比恒功率策略,仿真结果验证本文方法调峰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3.
储能技术在风电并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要介绍了储能技术的分类与应用范围,指出了大规模风电并网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风电并网带来的系统稳定性、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风电穿透功率、电能质量及系统运行经济性等方面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基于储能技术的解决方案,并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缺点.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储能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储能技术在风电并网中应用的原则意见.  相似文献   

14.
虚拟电厂是一种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将分布式发电机组、储能系统、可控负荷、 电动汽车等分布式设备聚合优化并协调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特殊电厂。 针对现阶段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风力、光伏并网发电和优先消纳困难等问题,基于虚拟电厂强通信、高聚合的特性,提出了一种考虑供给与负荷转移的虚拟电厂调度策略,以虚拟电厂整体利润最优为目标函数,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同时强化虚拟电厂的调度弹性。 其中供给转移通过储能设备实现,考虑蓄电池储能系统与氢能存储系统同时参与调度,发挥各自储能优势,负荷转移通过柔性负荷实现,并将所有柔性负荷分为短期、中期、长期 3 类来反映实际情况,以柔性负荷的负荷量与最晚调度时间为类别划分依据。 实验结果表明:储能设备及柔性负荷参与虚拟电厂调度,显著提高了虚拟电厂运行的强健性,增强了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实现了“削峰填谷”的效果,并且在经济性上有着良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由大规模风力发电并网带来的消纳困难问题,文章利用由碱式电解槽、储氢罐、氢氧燃料电池构成的氢储能系统将弃风转换成氢气储存起来,用以满足外界氢气负荷需求或于负荷高峰期发电补充上网。文章先对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和氢储能系统进行建模。为了降低传统鲁棒优化求解的保守度,利用考虑保守度可调的鲁棒优化盒式集合描述风电出力。在此基础上,以降低弃风和提高系统总体的经济性为目标,建立了基于氢储能的含大规模风电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模型。算例表明,文章所建立的优化调度模型兼顾求解的鲁棒性和经济性,并且可以显著减少弃风、降低系统的总成本。  相似文献   

16.
 电力系统需要配置大容量的储能装置,补偿功率变化,适应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更重要的是,近年来电力负荷率较低、负荷波动较大,需要对负荷进行调整。在电力系统中配置适当规模的抽水蓄能,是解决当前风电等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对电网安全稳定影响问题的最佳选择。分析了抽水蓄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阐述了抽水蓄能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介绍了可变速抽水蓄能技术,探讨了双馈方式和全功率方式的整体结构,并提出了在不同模式下的控制策略,分析了新型特殊抽水蓄能电站的构成、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到不同类型电源的出力特性及其之间的互补性和矛盾性,以系统成本最低、污染排放最少和清洁能源利用率最大为目标,建立了风电接入的水火风储联合发电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将蒙特卡洛模拟与遗传算法结合,采用改进的39节点系统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水电和储能系统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平抑风电波动,并且减少了污染排放和弃风现象,较好地实现了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电网中风电渗透率,通过提出由电池、超级电容器和抽水蓄能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构建缓和风电并网时不稳定性的双层容量优化模型。首先,提出了风电典型场景和极端场景的提取方案,获得充分逼近原风电出力场景的场景集合。然后,使用小波包分析法,配置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容量用来平抑风电功率波动,并在电力系统中利用抽水蓄能进行削峰填谷,建立双层混合储能容量优化模型对储能容量进行优化。最后,利用某风电场一年输出功率数据,对改进的 RTS-96 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并分析。算例结果表明:建立的双层混合储能容量优化模型在确保经济性的条件下提升了风电渗透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充分利用风能,改善风电场的功率输出特性,建立风电场-抽水蓄能联合供电系统的优化模型.以联合运行系统的效益最大和输出功率平滑为优化目标,采用多目标克隆选择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和仿真分析.通过优化计算使风电-抽水蓄能联合运行系统在提高运行效益的同时,输出功率得到平滑.应用风电场功率预测技术,通过上述优化,可以得到预测日...  相似文献   

20.
 从智能电网的目标出发,论述了智能电网中控制技术的作用。在分析智能电网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智能电网控制技术的主要内容。本文系统地给出了信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储能技术及仿真与试验技术等与电网控制密切相关的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这些技术在实现电网控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