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8 毫秒
1.
最好的应对     
臭名昭著的地沟油,经过绿色化学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处理,变成了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燃油的生物质柴油;创制强优势小麦杂交种的新方法与新技术,可选育出增产10%~ 20%的强优势杂交小麦;配备了壁面爬行、地面移动、空中飞行小型机器人等的多机器人立体化反恐救灾系统,在原本人力不能企及的地方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2.
论杂交水稻的国际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水稻是我国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重大技术,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输出与国际发展,形势较好、来势很旺,发展的市场潜力大、技术与人才优势强、基础条件好;但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遇到了种子检疫限制、前期投入不足、技术本身缺陷、出口经营无序、出口限制过多等问题及制约因素。应采取优化策略、规范输出、破解壁垒、提高质量、政策扶持等推进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Y两优2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远恢2号"与"Y58S"测交配组而成的强优势杂交水稻新组合,2008—2009年分别在海南三亚和湖南长沙参加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超级杂交稻示范、品比,产量均排名第一,被袁隆平院士确定为第三期超级杂交水稻攻关首选苗头品种。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9亿农民。民以食为天,在老百姓的粮食库中,水稻无疑是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种作物。为解决吃饭问题,古代的祖先、现当代的科学家,不知在培育粮食优质品种上花费了多少心血。当杂交玉米、杂交高粱相继出现,而杂交水稻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袁隆平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杂交水稻研究;并于70年代在水稻试验田里收获了成功的硕果;21世纪初把研究结果推向田野,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种植,使杂交水稻占据了中国水稻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5.
利用雄性不育和杂交优势培育高产水稻,从五十年代开始,国外就有人从事这项研究,但至今没有在生产上使用。我国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短时间内育成了强优势的杂交水稻,投入了大面积生产。一九六四年湖南黔阳农校教师袁隆平,在稻田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株,进行观察研究。一九七○年,华国锋同志指示:“把水稻雄性不育研究交给群众去搞。”实行领导、群众、科技人员“三结合”,许多省市、自治区组成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科研协作组,使这项研究工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可以说是全世界人民的福音。20世纪60年代,中国还处在粮食极度缺乏的时期,解决粮食问题则成了极为重要的任务。由袁隆平带领的团队终于在1970年使得水稻的杂种利用优势成为可能。随后,短短几年间就将其推广至全国,同时与多个国家开展合作,让杂交水稻逐步走向世界舞台。回顾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的历程,主要离不开中国各级领导的支持及其他各国政要的垂青;其次也离不开中国政府、科研人员的积极推广,如举办会议、提供技术指导;最后也离不开各类公司将其规模化、市场化。总结回顾杂交水稻登向世界舞台的历程,可为大众了解杂交水稻的发展提供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7.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通过组织全国力量进行杂交水稻技术协作攻关,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突破,并迅速完善和推广。这项技术获得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成为第一个有偿转让到国外的农业技术。谢承桂研究员是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协作攻关的主要组织管理者,在制定计划、落实任务、组织协调、争取和分配经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访谈回顾了这一技术从开始到成功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农业生物技术对种子行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当前种业面临的技术现状及其作用方式。论证了尽管中国杂交水稻与转基因作物研究居于世界前列,但由于制度约束与制度有效供给不足造成研究优势没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中国种业面临巨大压力这一基本命题。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技     
1997年,由国家科委下达、江西省泰和县科委承担的两系杂交水稻中试转化工作日前结束,取得比较圆满的成功。 两系杂交水稻是1986年开始立项实施的,被国家科委列为高科技“863”计划项目,经过我国著名专家的多年联合攻关研究,九十年代初取得了小试阶段性成果。试验证明:两系杂交水稻的优势大大超过三系杂交水稻。近几年该项目进入了中试阶段。根据省科委的布署,泰和县科委在“江西省京九沿线水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区苏溪镇开展了两系杂交水稻中试转化工作,试验  相似文献   

10.
我校生物系王永锐副教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杂交水稻生理优势和杂种优势预测”,通过了学术评议.参加评议的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应用放射性同位素从运输和分配的角度,着重阐明了杂交水稻优势的生理基础,在国內外处于领先地位.这一研究成果在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上具有理论和生产的重要意义.实验所累积  相似文献   

11.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技术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个方面探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技术策略,认为挖掘水稻的增产潜力是水稻育种的研究热点,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有待于寻找新的途径,在多倍性水平有可能找到一系法杂交稻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离子束生物技术改良同源四倍体水稻的设想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利用离子束注入技术对同源四倍体水稻进行遗传改良,有可能为进一步利用水稻强大的杂种优势效应和深入研究水稻无融合生殖现象寻找到新的突破口。对同源四倍体水稻进行遗传改良的技术思路是,瞄准2个总体目标(挖掘水稻的产量潜力和简化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确定);采用3种有效技术(离子束生物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和多倍体诱导技术);确定4个研究方向(直接利用同源四倍体水稻的增产潜力、利用同源四倍体水稻的强大杂种优势效应、固定其杂种优势效应和深入研究同源四倍体水稻的生殖发育特性);达到5个预期目标(探索物种形成的途径、研究生物学特性、寻找遗传变异规律、挖掘潜在利用价值、建立新的育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对02428、cpslo17、培矮64在三系杂交稻中的利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亲和力高低依次为cpslo17、培矮64、02428。cpslo17、培矮64含有对籼粳不育系的恢复基因,02428含有对粳稻不育系的恢复基因。三者与BT型不育系的产量配合力都较好,杂种有明显的优势。单株产量主要受单株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海南的自然条件和耕作改制的要求以及笔者多年来对杂交水稻翻秋带蘖壮秧试验的体会,分析论证海南省杂交水稻采取带蘖壮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与杂交水稻翻秋高产栽培有关的一些技术措施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翻秋栽培,带蘖壮秧能协调每亩总穗数、总粒数和结实率三者关系,是提高产量的关键。疏播匀播和足肥早管是培育带蘖壮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稻生产面临高产与安全高效、高产与绿色优质之间矛盾和难以协调统一问题,种植方式向规模化、机械化、轻简化和标准化转型。再生稻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增产增收、省种省工、减肥减药,有效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再生稻对于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我国再生稻生产的历史与现状,指出了主要存在强再生力水稻品种选育技术体系不完善、再生稻单产水平不稳定、适宜于机械化栽培的品种少等问题,从生产技术和遗传生理角度综述了再生稻的重点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再生稻品种评价体系与品种选育、腋芽萌发机制与产量形成、肥水运筹调控与标准化种植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再生稻品种选育、高产栽培和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稻米食味品质改良是目前水稻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明确不同水稻食味品质基因型,可为优质水稻育种研究的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对22个目前上海市种植的重要常规水稻和杂交稻亲本食味品质基因的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紫香糯861"水稻含有相对较多不良食味品质基因型.3种杂交稻父本,"湘晴"、"R44"和"繁14"的食味品质基因型比这3种杂交稻母本,"寒风A"、"秋风A"和"申9A"以及其他常规稻有欠缺.从蜡质基因多态性分析显示,在本研究选用的22种水稻中,2个为糯稻、20个为粳稻,但其中有4个为软米型粳稻;在16个非软米型粳稻中,"宝农34"、"金丰"和"银香18"是具有相对最好食味品质基因型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广西水稻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水稻种业创新发展,本研究从广西水稻品种审定、品种推广、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分析2011-2021年广西水稻种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并提出未来发展对策。结果显示,在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广西水稻品种审定实现了量的飞跃,自主选育的常规稻、杂交稻已成为广西市场的当家品种,但科企合作育种仍明显弱于外省,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的意识及力度相较于先进地区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未来广西仍要通过加强特色种质资源鉴定,加强优异基因的挖掘利用,进一步更新育种技术、丰富育种手段,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等,推动广西水稻种业的高质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野栽杂交花培育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花药培养技术对普通野生稻白叶枯病广谱抗源RBB16与水稻品种垦系3号等一批杂交后代进行花培育种。接种花药79080个,平均愈伤组织诱导率7.94%,绿苗分化率15.08%,从获得一批野栽杂交后代的花培绿苗中选育出T209-1、14-5两个高产、或高抗白叶枯病的稳定新品系。研究表明野栽杂交花培育种技术是克服野栽杂交后代稳定难,育种周期长与加速野生稻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Hybrid sterility is a major form of postzygotic reproductive isolation and frequently occurs in hybrids between divergent populations, such as the indica and japonica subspecies of Asian cultivated rice (Oryza sativa L.). It has been a major barrier for utilization of the strong heterosis expressed in hybrids between indica and japonica. A large number of loci for rice inter-subspecific hybrid sterility have been identified by genetic analysis. Cytological studies revealed that male and female gamete abortions and reduced affinity between the uniting gametes all occurred in indica-japonica hybrids, suggest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causes for inter-subspecific hybrid sterility. Two genes conditioning embryo-sac and pollen sterility respectively in indica-japonica hybrids have been cloned recently,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indica-japonica hybrid sterility and wide-compatibility. Future studies should aim at cloning more genes for indica-japonica hybrid sterility, characterizing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 and utilization of the finding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subspecific hybrids to increase rice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