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潮》2012,(1):45-49
2011年底,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这是北京市首次编制并发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该规划提出,将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端研发中心、高端示范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把首都打造成为全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水平应用示范城市。规划提出,到2015年,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为550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相似文献   

2.
《科技智囊》2009,(9):94-95
1.发动新能源引擎,英国打造低碳绿色经济。7月15日,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发布了一份长达220页的《英国低碳转换计划》国家战略白皮书,提出到2020年和2050年英国将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分别减少34%和80%,其实现途径是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捉和储存等清洁能源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在国家战略层面,已将包括海上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作为新时期能源发展的主攻方向,计划到2020、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5%、20%。"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总体目标是"建设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围绕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将成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为鼓励促进海上风电的发展,国家在海上风电规划建设和价格机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0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要求通过减免税收、鼓励发电并网、优惠上网价格、贴息贷款和财政补贴等激励性政策来鼓励发电企业和消费者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发电。2009年1月,国家能源局印发《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工作大纲》,海上风电发展逐步成为热点。2014年被称为我国海上风电元年。当年6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海上风电上网  相似文献   

4.
中科院不久前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认为,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七个国家经济相差100年左右。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在该报告中披露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在2050年前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中等水平,进入世界前40名;在2050年至本世纪末,中国将全面实现综合经济现代化,经  相似文献   

5.
文化播报     
正韩国将成为第二大老龄化国家美国统计局近日发布的以140多个国家为调查对象的报告——《正在老去的世界2015》显示,2050年韩国的65岁以上人口比例预计将达35.9%,成为继日本(40.1%)之后的第二大老龄化国家。韩国2050年预计人口为4337万,其中1557万人为65岁以上的老人。据报道,韩国老龄化速度也呈现出最快的势头。1980年65岁以上人口仅有3.8%,而  相似文献   

6.
当前,发展可再生能源、保护生态与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紧迫任务。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生物质能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我国也非常重视发展生物质能源,积极开发新的可再生替代能源。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开发生物质能"……随着国家对生物质能发展的渐趋重视,生物质能产业正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的战略方针和以煤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国情,根据可再生能源在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发展形势,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和大能源体系的视野,分析了2030年、205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技术路线、发展重点和保障政策,指出通过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热利用和燃气技术、积极努力发展生物质交通燃料技术,使可再生能源从目前的补充能源,逐步提升到2020年的替代能源、2030年的主流能源和2050年的主导能源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8.
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还很低,技术进步缓慢,产业基础薄弱,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就是为了增加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就《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有关问题又做了详细阐述。问:国家已制定了能源发展"十一五"  相似文献   

9.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出通告指出,为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决定在2005-2007年期间,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专项资金将主要用来鼓励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供热和地源热泵供热(制冷)、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和氢能利用这五个领域内的高技术产业化。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指出,要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促进氢能燃料电池技术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这是继2019年氢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2020年氢能被列入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重点任务之后,氢能再一次出现在国家重量级文件中.  相似文献   

11.
珍闻     
《科技潮》2009,(7)
风向标》》》我国公布未来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6月10日,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系列报告——《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在京发布。报告绘制了我国未来50年在能源、人口  相似文献   

12.
国内传真     
《天津科技》2005,32(3)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设想为四个阶段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设想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到2010年实现部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商业化,通过扩大试点示范、在政策的激励下推广应用,使现在已经成熟或初步成熟的小水电、风电、太阳能热利用、沼气、地热采暖等技术达到完全商业化程度;第二阶段:到2020年使大批可再生能源技术达到商业化水平,努力使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总量的18%以上。实现发电装机0.9~1亿千瓦,能源开发总量达到4~5亿吨标准煤;第三阶段:到2050年全面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商业化,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  相似文献   

13.
正如果不是福岛核泄漏事故加速了德国联邦政府出台放弃核电的决定,很多人还意识不到,未来人类所需的能源不能再像从前那样通过污染环境(如煤和天然气)或者可能造成长期不良影响(如核能)的方式来获取了。如今,我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气候的变化。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大气中超过90%的二氧化碳来自于化石能源的燃烧。在2015年的巴黎气候大会上,欧盟提出计划到2050年将减少80%~95%二氧化碳排放(以1990年为基础)。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推动了全球能源从传统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积极转变。就这方面来说,由德国提出的"能量过渡计划"概念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流行语。如果我们希望给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们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并让这个世界在很多年以后依旧能保持美丽和自然,那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必须从根本上作出改变。  相似文献   

14.
张丽娟 《科技潮》2011,(10):50-5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不久发布《201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趋势》报告,总结了2010年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主要趋势及重点领域,并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报告指出,2010年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达到创纪录的2110亿美元,其增长尤其受到中国的风力发电和欧洲安装在屋顶的小型太阳能电池板投资大幅增长的推动。  相似文献   

15.
文化播报     
<正>全球有44个国家"室内全面禁烟"美国"无烟草青少年行动"副总裁尤兰达·理查德日前在一次会议上透露,截至2015年5月,全球已有44个国家颁布了100%室内无烟政策。世界上最大的100座城市中有28个受到全面无烟法律的保护。北京市自6月1日起施行了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  相似文献   

16.
《太原科技》2010,194(3):104-104
国家能源局官员近日称,先进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到2050年将成为我国主力能源之一,改变我国长期以来以煤为主的能源禀赋。  相似文献   

17.
2014年11月,中国政府通过《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首次正式提出于2030年左右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该研究从中国2015-2050年经济、产业、人口等发展指标假定出发,预测出相应时期的能源服务需求量,并考虑已有能源政策目标的硬性约束,采用能源系统优化模型作为工具,对2015-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进行了测算,提出了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达到峰值的能源消费方案.并以方案分析为基础,从税制改革、促进天然气发展、推广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吸引民间资本等角度,提出促进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2030年达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目标,北京在奥运村和奥运场馆的建设中将大量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003年底,国内首栋新能源建筑——天普新能源示范楼在大兴区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该建筑不用供电、不用供暖,所需要的能源全靠自身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来满足生活需要。天普新能源示范楼是国家及北京市科技攻关课题《新能源综合利用建筑研究与示范》选定的示范建筑,是中科院八大奥运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9.
石油是"能源中的能源",石油安全决定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传统的能源安全观强调以合理价格保证数量充足的可持续供应,中国石油供应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石油进口成为石油安全的关键环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石油安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发展可再生新能源,推进生态能源消费,实现能源安全"量"与"质"有机结合的主张,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0.
新能源汽车是随着各国以至于全球能源逐渐短缺而成为各汽车制造商研究的重点。汽车是在国外被普及之先,因此,国外的汽车厂商最早开始研究新能源汽车。然而,至今还没有一家国外汽车制造商公开宣称自己已经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技术并批量生产。因为,是否为新能源汽车,关键并不在于汽车,而是使用何种新能源。在我国,随着工业化速度的加快,能源短缺问题也被提上日程。随着各项法律、政策的出台,政府的引导,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也在不断提速。然而,"车与人争口粮"、技术不成热,新能源不能持续等问题也不断地困扰着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我国新能源汽车铺上了快速路,希望在此《发展规划》指引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能够"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