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以下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位“90后”研究生进课题组后遇到的困境以及她的“70后”导师在与研究生互动过程中的转变。故事表明,师生关系、研究生在职业规划上的迷惘和刚进课题组时的不适应,都会影响研究生的感受和科研进展,因此这些都需要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2.
 新学期的开始意味着大批科研新兵的到来。面对科学研究的塔尖,研究生新生攀爬态度的选择,蕴藏着“科研选择焦虑症”的身影。所谓“科研选择焦虑症”,是指面对科学研究的召唤,科研新兵由其摇摆不定以及患得患失的犹疑态度所产生的焦虑情绪。焦虑往往源自个人期望和现实成就之间的冲突。倘若科研新兵长期遭受“选择焦虑”的折磨,轻则无心向学,重则抑郁寡欢,甚至酿成极端悲剧。  相似文献   

3.
马臻 《科技导报(北京)》2016,34(23):147-147
 2011年,“70后”青年教师冯老师(化名)成为研究生导师。在接下来带教“90后”研究生的过程中,他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使他明白:带课题组并不同于做博士后,也不仅仅是带学生做科研,还需要花时间协调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马臻 《科技导报(北京)》2016,34(22):106-106
 半年前,我路遇一位青年教师,他告诉我,今年他没有招到博士生--虽然有3名考生报考,但无一人通过专业笔试。今年我也没有招到硕士生,这是我成为研究生导师6年来的头一回。这两件事情使我体会到:青年教师要维持课题组的正常运转,不仅需要申请项目、指导研究生做科研,还要明白研究生招生的那些事。而在这方面,我走过不少“弯路”  相似文献   

5.
马臻 《科技导报(北京)》2016,34(16):163-163
 我在国外做博士后时,读了几本关于青年教师科研起步的英文著作,就以为自己掌握了“秘籍”。2009年回国任教至今,我陆续指导了十多名研究生,也了解了别的一些学生的情况,这才明白带研究生并非原本想象中那么简单。每当有新进校教师向我咨询,我都提醒说:带研究生很重要,切勿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6.
马臻 《科技导报(北京)》2015,33(22):127-127
 成为研究生导师后,我逐渐认识到,带研究生不仅仅是指导他们操作仪器、分析数据、撰写论文,更涉及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指导他们为人处世等等。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人在组织中做什么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如何影响组织绩效的学科”[1],其核心主题包括领导力、激励、人际沟通、冲突和谈判等等。学习组织行为学不但有助于提高导师的管理理论水平,而且有助于分析、预测、引导研究生在课题组的行为。以下笔者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2010 年,中国科协科普部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确立的“科普基础设施工程”中的“推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项目下设立了“研究生科普研究能力提升类项目”子项目(以下简称“ 研究生资助项目”),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在读硕、博士研究生进行科普研究专项资助。(有关该项目介绍与申请的信息请见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488/13635728.html)  相似文献   

8.
 在我的毕业典礼上,导师对我说“在我的实验室,你不算聪明,但却是最努力的一个,也是最靠谱的一个”。听到这样的评价,回想起4 年“悲催”、“辛酸”的博士研究生光景,我泪如泉涌。对于我这样一个外校生,而立之年进入北大攻读博士,期间的种种辛劳付出,遭受的失败与嘲笑,郁结于心中,久久不能释怀,伴随着导师给予的肯定,那一刻所有情绪全部释放。4 年博士学习生活,最大的收获是:做科研如同做人,要靠谱。  相似文献   

9.
 一天中午,校园的商品街上有个店主和一个博士生在吵架。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这个博士生拿着体重秤要换纽扣电池,店主找出合适的电池,博士生拆开包装,把电池装在体重秤上,然后才问:“多少钱?”当得知需要5元时,博士生说:“淘宝网上5个这样的电池也不需要5元!”店主说:“我们这里不是淘宝网,再说你都已经拆封了。”博士生说:“你违反了消费者保护法,我有权不买!”店主说:“你走,我不卖给你了!”他们一直从店门口吵到了马路当中。见有很多人围观,博士生说:“我给你10 元钱好了,但道理我是要说清楚的!”这个例子就是典型的“认死理”。  相似文献   

10.
 藉由“自白书”,我并不是想“唱”科研的高调,只是借此真实反映我的科研生活,希望大家通过我的感悟与思考,可以从中发现自己,得到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科研之法,在持之以恒,承先而创新。从研一到研二,我完成了从知识学习到学术科研的转变,对如何做好科研也有简单体会。正如朱熹的“读书之法”和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所述,总结归纳是基础,破旧创新是手段,持之以恒是态度,功到自然成。  相似文献   

12.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科研之法,在持之以恒,承先而创新。从研一到研二,我完成了从知识学习到学术科研的转变,对如何做好科研也有简单体会。正如朱熹的“读书之法”和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所述,总结归纳是基础,破旧创新是手段,持之以恒是态度,功到自然成。  相似文献   

13.
新建本科院校的体育师资在新教师的引进中,存在技术与学历、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专才”与“通才”等两难选择.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学校需要明确本校办学定位,根据实际情况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教育行政部门应扩大有培养体育研究生资格高校招生自主权,改进现行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调整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求,结合“计算机技术”专业和云南的区域特点,以“数据工程”课程为例,介绍云南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技术”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包括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并总结课程建设的应用性、前瞻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以项目的形式培养本科生似乎是一个争议很大的话题, 一方面老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完成学生的基础能力的积累和训练, 中间会面临学生退出、能力提升不佳等风险, 极有可能会落得个“事倍功半”的结果, 另一方面本科生的科技成果无非是一些竞赛奖励与模型, 长期被科研工作者轻视, 在科研重压下青年教师往往选择“避而远之”, 远没有自己单打独斗或指导研究生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刘立 《科技导报(北京)》2015,33(18):112-112
 在中国, 科研合作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科技界有所谓“四同”说法, 即申请课题时同心协力;做课题时“同床异梦”;荣誉分配时“同室操戈”;最后落个“同归于尽”。这种说法虽有戏噱之嫌, 却也反映了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14 年6 月,我以教学督导员身份参加学校一个院系招聘面试“试讲会”.一位年轻人提供了一份精致的彩色个人简历,列出了在硕博连读的5 年期间参加的9 个项目名称,包括科技部“973 项目”和几个部级项目.这让我们有种望尘莫及的感觉,因为印象里,一般教授们都很难同时拥有如此多高级别的科研项目.申请人在校期间获得的个人荣誉也是“琳琅满目”,有14 项,包括优秀研究生党员、“三下乡”活动奖等.  相似文献   

18.
 2014 年6 月,我以教学督导员身份参加学校一个院系招聘面试“试讲会”.一位年轻人提供了一份精致的彩色个人简历,列出了在硕博连读的5 年期间参加的9 个项目名称,包括科技部“973 项目”和几个部级项目.这让我们有种望尘莫及的感觉,因为印象里,一般教授们都很难同时拥有如此多高级别的科研项目.申请人在校期间获得的个人荣誉也是“琳琅满目”,有14 项,包括优秀研究生党员、“三下乡”活动奖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教育在“应试”,中国的科研也在“应试”。应试教育扼杀了人的个性特长,应试科研扼杀了人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个年轻人应邀回国参加一所重点大学举办的“ 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他告诉我一些会议情况。这个论坛是这所大学吸引并选拔海外学术人才的方式之一,此前已经举办了3 届。在会前几个月,相关会议申请事项已经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公告。据说这次会议从众多申请者中筛选出200 余人,参会人员由学校提供国际旅费和食宿。我很推崇这种人才展示和选拔方式和风格,似乎有点“打擂台”的味道,很有意义。它不同于一般国际专业学术会议。那些会议中的参会人员学术水平良莠不齐,且不乏有人利用开会的机会去海外旅游。然而,这个“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不同,首先是参会人员“年轻”,所有获准参会人员均为40 岁以下(以申请国家“青年千人”年龄为限)。此外,科研国际化经历和成果都基本上“拿得出手”(毕竟经过筛选)。尤其对于那些“成果丰硕”“身手不凡”的海外青年学者来说算是一个展示才华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