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作为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文化外译的作用日益增强。作为翻译活动的一种表现方式,文化外译文本对现实译语受众产生影响的大小与译者的受众意识密切相连。译者的受众意识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达到译文信息的预期传播效果而选择的与受众理解程度贴近的表达方式的一种个体意识。译者心理是译者受众意识形成与变化的基础,而透过受众意识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译者心理。本研究以冯骥才《符号中国》英译本为例,从译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心理出发,探讨文化外译活动中译者的受众意识,希望可以为创造高质量的文化外译样本,使中国特色文化走向更广大的国际舞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蛋白激酶A(PKA)是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细胞信号通路中重要的信号转导因子,广泛参与了伤害性信息的调控和痛觉过敏的形成。本文聚焦PKA的结构特点、分布、功能及其对疼痛的调控机制,以充实基于PKA信号通路的疼痛机制。  相似文献   

3.
社会性疼痛是指当个体觉察到自己所渴望的社会联结面临威胁或社会关系遭受贬损时, 所产生的一种特定的情绪情感反应。这一社会认知领域中的新概念属于情感性疼痛的范畴, 与生理性疼痛之间关系紧密。作者以生理性疼痛为基点, 介绍了社会性疼痛的概念、功能、相关心理因素及神经生理机制, 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社会性疼痛是指当个体觉察到自己所渴望的社会联结面临威胁或社会关系遭受贬损时,所产生的一种特定的情绪情感反应。这一社会认知领域中的新概念属于情感性疼痛的范畴,与生理性疼痛之间关系紧密。作者以生理性疼痛为基点,介绍了社会性疼痛的概念、功能、相关心理因素及神经生理机制,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张欢 《科技信息》2012,(4):117-117
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是通过短暂的高频强直刺激诱发突触传递效能的持久性增大,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最先是在海马上发现的,被认为是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除海马外,目前对脊髓LTP的研究也较多,多集中在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脊髓背角LTP现已被认为是一种"痛记忆",是长期慢性疼痛、痛觉记忆、痛觉过敏的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原始社会权力意识的形成原因,不仅肯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作用,而且从心理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多层次论述各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并最终导致权力意识产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神经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意识的神经相关活动。本文提出了一个包含两种意识神经相关活动的理论框架。觉性意识是主观的经验和感觉。而评估性意识则是认知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信息,可以用来进行推理、演讲和高级行为控制。通过信号检测理论可以对觉性意识和评估性意识的神经相关活动进行区分。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最新发现为两种意识神经相关活动理论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从跨学科角度对文学小说人物心理进行探讨。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角度入手对女主人公思嘉的女性意识萌芽的成因及其对女性意识困惑的根源进行解析。从而得出,在男权社会里,女性的自我意识成长受到阻碍与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前作为概念的“语言意识”一直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其研究方法又与语言文化学密切相关。语言意识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社会存在价值,具有“外显”功能,是通过外在的语言手段呈现出来的现象,是个体的存在对一个民族语言的反射。语言文化则是作为不同于外部世界的表征。具有“隐性”特征,是潜隐在语言内部的知识,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二者关系虽有不同,但密不可分。该文试图从心理语言学的视角和语言文化学的维度重新对语言意识进行二维解析从语言意识涉及的概念入手,进一步的阐释了语言意识的性质和特征以及语言意识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编辑学的研究中,人们对编辑主体意识的内涵关注较多,但对编辑主体意识的规律涉及很少。笔者认为,编辑的主体意识服从动态平衡态势规律,本文试就此作初步探讨。一、编辑主体意识服从动态平衡态势规律所谓动态平衡态势是指事物在运动过程中从表象看呈现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其内部又存在着诸相关因素相互的不断的作用,这种作用使呈现的状态处于不断变化中,当诸相关因素相互的不断的作用处于彼此能容纳时,便出现了这种动态平衡态势。动态平衡态势是一  相似文献   

11.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 伴随有强烈的负性情绪(如厌恶、恐惧、焦虑等)。 杏仁核作为边缘系统的皮质下中枢,在情绪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表明杏仁核在疼痛调制,特别是疼痛情绪反应中起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杏仁核在疼痛及疼痛引起的焦虑行为和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问题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留守儿童不等于问题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社会对农民工、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逐步认可.在建成我国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通过建构科学、合理的积极心理教育模式可以塑造出留守儿童特有的积极人格、积极情绪、积极行为的积极心理.  相似文献   

13.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视野下的自我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采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研究社会认知现象的交叉学科,现已形成认知神经科学与心理生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框架下的自我研究强调从社会、认知、脑神经三个层面上进行,而随着文化心理学对自我研究的深入,文化对自我的影响也不同程度地体现在这三个层面。目前,自我概念产生的脑区定位、灵长类的自我意象、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概念变化等研究已成为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翻译研究早已关注语篇和语境,语篇翻译研究也已注重语境,但对物理语境和社交语境关注较多,对心理语境关注甚少。由于心理语境对其他语境存在深层制约作用,因此有必要分析其对翻译语篇的影响。从逻辑思维差异出发,以心理语境为中心来分析汉译英中的翻译语篇问题,是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5.
基于SVM的新生儿疼痛表情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新生儿疼痛引起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由于新生儿不能自述疼痛的感受,疼痛评估成为新生儿科学中最具挑战性的一个难题.新生儿"疼痛面容"(蹙眉、挤眼、鼻唇沟加深、张口)被认为是最可靠的疼痛指标,且持续时间最长,因而被国际上常用的新生儿疼痛评估工具作为评估指标.然而,这些疼痛评估工具往往受到临床医护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文中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技术对新生儿疼痛与非疼痛面部表情进行分类识别.对210幅照片的表情图像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线性核函数SVM、多项式核函数SVM(d=2,3,4)以及径向基函数SVM等5种不同分类器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阶数d=3的多项式核函数SVM分类器的性能最佳,对疼痛和非疼痛表情分类的识别率达到93.33%,对疼痛与安静表情的分类识别率为94.17%,对疼痛与哭表情的分类识别率为83.13%,初步具备了在新生儿疼痛评估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心理健康是人体全面健康的重要一部分,人的健康包括二大部分,即我们通常所指的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要想完成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因素,要学会调控激情,正确对待挫折,了解生理和心理是紧密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只有具备心理健康状态才能维护身心功能协调稳定,免除各种精神压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环境和社会责任的非关税壁垒已越来越多地被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采用。我国纺织企业应积极应对社会责任认证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从短期来看,社会责任认证有可能降低我国纺织企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但从长远来看,社会责任认证会提高我国纺织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交谊舞对中老年女性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实验法与问卷调查法,了解长期交谊舞运动对中老年女性身心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参加交谊舞运动的中老年女性,在身体成分、心肺功能和心理状况方面都发生改变,体脂减少,体脂百分比下降,体重指数正常,腰臀比例降低,血压下降,肺活量增大,心理状况比实验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因此,长期坚持参加交谊舞运动对改善身体成分、提高身体机能和调节心理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达州诗人龙克诗歌创作的“疼痛”现象和倡导的“疼痛诗学”,指出龙克以“疼痛”为词根或关键词,不仅由此出发去理解、拷问诗歌,雄心勃勃地建构他的“疼痛诗学”;而且,疼痛也像一道血迹斑斑、永难愈合的伤口。无休止地到处撕咬着他的诗歌。阐述了在经历、穷尽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花样繁多的革命性语言方式和文本样态之后,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的标举“疼痛”既是龙克个人新的写作生长点的突破口,也是当下中国诗歌新的写作生长,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