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心理学角度谈培养音乐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趣属于人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的目的性特征)范畴。稳定而良好的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动力,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精神力量。陈旧保守的传统音乐教学严重忽视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健康成长。事实表明: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这是促使高师音乐教育事业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希望工程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人们的向导,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激发兴趣是启发思维、激活内因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兴趣之火”。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应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由最开始的怕作文到今天爱作文,想作文,这一切都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结果。我们只有积极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变换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够让学生从写作中得到乐趣,才能够使每位学生真正喜欢作文。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工作好和学习好的基石。单就学习兴趣而言,它是学生学习活动赖以产生,持续和强化的最切近的强大的动力源泉,它与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是勤奋的内在动因,它可以使学习者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从而到达的成功的彼岸。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项活动的倾向。作文兴趣是学生对作文活动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先导,是推动学生主动写出好文章的内在动力。以美学角度探求作文教学的激励艺术,对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提高作文水平有重大意义。激发学生兴趣的艺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相似文献   

8.
高建立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92-92,85
语文教学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最终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思想倾向。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感觉而知识,由知识而兴趣,由兴趣而意志。教学的最终目的,最高任务在于使学生对所教内容产生稳定、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在实践活动中,兴趣能使人们工作目标明确,积极主动,从而能自觉克服各种艰难困苦,获取工作的最大成就,并能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地愉悦。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本文结合我院实际介绍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兴趣的教学法,主要方法包括注重“乐学教育”,注重理论学习与实际问题相统一.注重各种学习方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周筱 《科技信息》2009,(27):217-217
兴趣是一种情绪激发状态,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理倾向,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个体积极认识、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充实、最活跃的成份,是教学中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催化剂”。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们对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因  相似文献   

13.
姜伟华  杜驰平 《科技信息》2008,(15):259-259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的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兴趣对人的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能动性。学生只有对电工基础感兴趣,只有意识到学习电工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必要性,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学好电工基础。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重视实验实践环节,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电工基础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师树普 《甘肃科技》2004,20(8):184-185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事物的倾向,兴趣对开发智力起着推动作用。因此作为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介绍了一些体会和作法.以求得同行们共识。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人们对某项事物所产生的特殊认识倾向,它对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高校的声乐学习中,兴趣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激发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将直间接兴趣结合,充分利用教材特点、图片,精心设计导入、悬念,借用歌曲、影视片段,巧用诗文、成语、谚语等精妙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兴趣的生成,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体育兴趣是个人对体育特殊的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人们从事体育实践最强有力的动力。体育教师应帮助广大中学生端正对待体育的态度,正确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袁景波 《科技信息》2010,(26):I0292-I0292
兴趣是人们学习新事物的动力,如果没有了兴趣,人们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就像汽车没有了汽油一样,就会停滞不前。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想要让自己的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是所有步骤的第一步,只有把第一步走好了,才能更顺利地走下面的路。  相似文献   

20.
“兴趣”作为美学概念,不见于宋以前的文学批评与理论阐说中。严羽最早将“兴趣”提升为诗论的审美范畴,之后,人们对“兴趣”进行了标树。与此同时,文论家们对“兴趣”的审美特征展开了探讨,提出了要求。他们并从感兴、学力、兴象、情兴等角度论及到“兴趣”的生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在整体视域上初步构造出了一个“兴趣”的理论创造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