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前概念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脑海中已存在的认知和新的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的不协调因素,导致了学生认知上的差异。本文着重探究了初中学生在学习足球过程中前概念的形成特点及其对足球教学的影响,并针对此类前概念的存在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4.
杨洋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7(3):61-63
以帮助学生建构生命世界中繁殖是动物的共同特征之一、胎生和卵生是动物繁殖后代的主要方式概念为例,从梳理科学概念,明确教学目标;揭示学生前概念,明确教学差距;合理使用资源,助其概念转换与重组三方面具体阐述教师在促进学生科学概念形成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前概念对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影响,本文在讨论了前概念的定义、分析了其来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实现前概念转变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依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探讨了概念同化理论在天文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实现天文概念意义建构的具体措施:运用精加工策略和组织化策略,开展天文学实验与实习。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科学上往往因为看到表面上互不相关的现象之间相互一致之点而加以类推,结果意想不到有了很重要的进展。”类比法就是根据两个不同对象的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推出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应用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就是将陌生的科学概念与熟悉的相似的科学知识进行比较,从而来揭示自然现象本质的一种逻辑推理方法。它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到特殊或一般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教学中前概念的解构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孟然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3):107-108,111
教学中前概念的解构与重建,对于教师观念更新的真正实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其解构与重建的主要策略有:在教学反思中实现前概念的解构与重建;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前概念的解构与重建;在教学总结和理性思考中实现前概念的解构与重建;在师生对话中实现前概念的解构与重建.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前概念转变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燕黎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72-73
前概念对物理教学干扰很大,极大地阻碍学生科学概念的建立.本文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前概念的特点,提出了物理教学中前概念转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武淑红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65-68
以小学科学用水测量时间为例,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认知出发,使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在认知过程中发生冲突;学生在搜集数据后怀疑自己的前概念;通过进一步观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修正了学生的前概念;在此基础上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整个科学探究活动完整、有效,学生思维发展扎实、自然。 相似文献
11.
同一对象所对应的概念具有多样性,概念本身发展的逻辑不同于事物本身的逻辑,而和认识者的特性和其所处环境有密切联系。科学概念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影响儿童科学概念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儿童的经验、探究的方式和概念的属性等,我们可以运用概念图策略、概念分类以及提供合适的原型等方式促进儿童概念的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儿童得到情感体验和素养提高。 相似文献
12.
前概念的普遍存在对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影响.为把物理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论文在分析前概念的成因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创设物理学习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因势利导,搭建脚手架;建构概念图,强化科学概念等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数学概念教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概念是高度抽象的,数学概念的教与学要实现这个抽象的过程,就必须考虑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进行教与学的过程设计;近年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对更深入地认识数学概念的教与学有很多启示,比如在教与学过程中:注重认知策略的养成和培养、概念的产生与发展认知等。 相似文献
14.
理解儿童的前科学概念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实施科学教育活动。采用自编的《儿童光影概念问卷》对138名3-6岁儿童的光影概念的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研究将儿童光影概念划分为认知发展水平和操作水平两个方面。结果发现:(1)儿童光影概念的认知水平与操作水平都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提高,但操作水平始终高于认知水平;(2)6岁是儿童光影概念发展的关键期;(3)儿童对光影概念的认知存在着许多前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搞好物理概念教学的四条途径:一、了解学生原有概念;二、注重物理情景创设;三、组织探讨交流;四、学习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6.
前概念是指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教育之前,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感知和长期的经验积累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前概念的特点主要有自发性、广泛性、顽固性和隐蔽性等.前概念的产生通常是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消极的思维定势、对原有概念认识的局限性以及对物理词语理解错误等原因造成的.由此分析前概念对物理教学的影响作用包括两方面:正确的前概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概念的同化,错误的前概念对物理教学具有消极的影响.提出消除前概念对中学物理教学不利影响的应对策略:教师应充分了解和重视学生的前概念,积极组织情境教学、修正错误概念,强化实验教学、丰富感性认识,引发认知冲突、克服经验错误. 相似文献
17.
朱华勇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3):98-100
前概念广泛存在学生头脑中,对科学物理概念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教师可通过了解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设置冲突情境,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概念教学方式,本文从概念学习的认知规律出发,通过对数学概念的双重性、认知顺序、心理过程的分析,提出了数学概念在“做”中“学”,“学”中“用”,“用”中“通”,即从形成概念到应用深化概念,到最后概念网的形成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9.
谢杰妹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8-64
科学始于问题,问题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生成点,借助“问题卡”可以记录学生预习的问题和课后生成的问题.初中科学概念新授课“问题卡”分为课前“问题纸”和课后“答疑卡”,这些“问题卡”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具体表现为延伸学生的学习时空,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促进学生问题化学习. 相似文献
20.
物理前概念及其教学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前概念是学生在学习科学物理概念之前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物理前概念广泛存在而且根深蒂固,对学生形成与掌握科学的物理概念影响极大。本论述了物理前概念的特征,及其对物理学习的作用,以及在物理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前概念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科学物理概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