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组合作是一种教学策略,在这种策略的指导下,班级分解为2-4人的若干小组,各组成员共同研究讨论学习任务.它能使每一个学生平等参与学习,并在平等的氛围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表现自己的个性,同时也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2.
林东明 《海峡科学》2006,(9):125-126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平等参与、主动表现、展示才能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因而,该模式为教师所青睐。广为采纳于教学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3.
谢匀 《科技信息》2009,(33):T0175-T0175,T0196
小组合作学习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即通过让学生参与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的实践中学会学习。如何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正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强调课堂传授的教学模式转向注重语言能力培养及运用技能的主动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倡导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模式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焦虑,提高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共同合作中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及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5.
戴绍碧 《科技信息》2012,(12):320-320
我国新一轮的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或团队为了共同的目标,有很明确的分工而且又需要同学之间或教师之间互相协作的互助性学习,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人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正确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对推进素质教育十分重要,而我在向别人学习、听课、反思的基础上,自己也尝试着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在实践中也有点滴的体会,下面就自己的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一体化与工业分工日益精细的大趋势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合作性学习在培养人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方面有重大作用,己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历史教育必须体现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呢?如何构建和谐平等合作的素质教育的历史课堂学习模式呢?  相似文献   

7.
李火英 《海峡科学》2006,(9):117-117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的一种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适时应用合作学习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均衡的学习机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互补性,从而达到个体与集体学习的统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但是,如果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得不好,只流于形式,这种合作学习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我就怎样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田里 《科技咨询导报》2010,(17):146-146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愉悦,从对具体学习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对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探求,逐步地把自己的学习与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逐步地养成坚强的意志和自信、自尊、自强、勇于创新的性格。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主体发展的环境;优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下放评定权给学生;提倡成功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新课改形势下教师所必须做到的。  相似文献   

9.
张丽娅 《龙岩学院学报》2004,22(Z1):161-162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组织模式.本文结合生物学教学,对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实践表明,在生物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主体参与的机会、改善同伴关系、增强合作意识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注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在听说方面的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也能促进其读写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从被动的听讲者转变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强化,从而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指出:“外语教学要从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人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集体合作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生活,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瑞丽 《科技信息》2007,(35):239-239
在《机械制图》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项目活动情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理论联系实践,发挥学生自主意识,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3.
李梦  孙亚丽 《科技资讯》2014,(28):208-209
护理学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高校培养本科生具有临床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教学也在不断的改革探索,使教学适应临床发展的需要。护理实验课采取小组合作式学习,通过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讨论、沟通、评价等合作互动过程,共同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然而,小组合作式学习在实际应用时的效果并不理想,可见只有加强学生的合作性学习意识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4.
自主性是人的本性,这早已被人类的生存、发展历史所证明。轻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轻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极为有害的。要认识到,学好数学,提高课堂效率,仅仅看到学生是主体还不够,还要对学生进行自觉主动学习的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只上过初中的数学家华罗庚、只上过中学的文学家高尔基,以及下肢瘫痪的张海迪都成为中外名人。我们讲这些名人成才的事迹,使学生明白,学习不能依靠别人,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学好。教师还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起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学好数学的勇气和自信。  相似文献   

15.
<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开展小组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到我们的语文课堂,并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该研究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中五要素之一的“小组自我学习评价和反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实验采用了调查问卷、水平测试等试验工具进行调查和收集数据。结果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元认知意识;其中小组自我评价在增强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和促进小组活动方面起导航作用;能促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侃 《科技信息》2009,(35):325-325,411
高职计算机课程中相当大一部分以实践操作为主,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将过去的“接受学习、机械训练”转变为“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合作学习方式,更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本人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选取适当内容在适当时间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成效明显,当然也从中看到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培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要求教师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还要先学后教,努力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一位专家曾这样说:学习是师生生命历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命意识,让生命在课堂活动中精彩流动。的确,体现生命性最为关键的是怎么样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有效显现。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才能达到较好的状态,才能使他们在知识的探索与学力的发挥中,轻松学习、主动学习。这种生命意识的训练,也会使学生的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得到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20.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平等合作、发现问题、民主探索、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个体素质,形成一种潜力无穷、生动活泼、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笔者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尝试性地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获得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同行们交流,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呢?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乐于合作;教给学生方法,促进小组合作;预测学习困难,确保顺利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