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小爽  李小娟 《科技信息》2010,(36):378-379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河南省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省,为进一步促进旅游和文化的紧密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必须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动关系。本文立足于河南省实际,从两大产业互动的模式、发展战略、互动途径三个方面,提出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三五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创新科技》2018,(11):14-17
围绕推进河南省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问题,分析了国内外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了河南省生物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大意义、比较优势和现实基础,明确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提出了加快河南省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瑞 《创新科技》2014,(21):8-13
环保技术及装备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河南省作为资源大省、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被国家确定为循环经济试点省,节能环保产业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国外环保技术及装备产业现状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环保装备工业首先在工业发达国家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4.
<正>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河南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多年来,河南省在产业优化升级上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求实、求效"的角度来看,存在"实质进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物流产业日益兴起,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国家关键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必然要壮大区域性物流中心。河南省作为国家的农业大省,必然离不开物流产业的支撑。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物流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和郑州市目前区域物流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郑州市培育并壮大区域性物流中心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提出对郑州市培育和壮大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首先对河南省环境保护状况进行了概述,对中部六省中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城市空气质量以及危险废物处置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河南省发展环保产业的路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河南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但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与发展方式的不尽合理,阻碍了河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跨越。以河南省2007年143部门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通过运用投入产出法对文化产业及相关部门进行静态关联与动态关联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建立完善的产业体系,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形成河南特色的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整体而言,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存在着产值比重太低、产业发展过缓、就业吸纳能力较差以及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等突出问题。这与河南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科学衡量河南省产业的发展规模、发展效率、增长能力包括从业人员的结构,找准河南省第三产业提升的实现路径,是推动河南第三产业实现产业提升、驶入内涵式增长的"快速道"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产业梯度系数分析了河南省与某些发达地区(主要是指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的产业梯度和相对产业梯度,并结合河南省自身的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现状,确定了河南省对不同地区需要承接的重点产业以及各地区适合承接的产业.河南省作为承接地应积极制定优惠政策、完善自身条件来吸引转移产业,并利用转移产业融合本土产业,实现河南省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物产业的发展,将生物产业纳入“十大重点产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生物产业发展对我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大潮下,河南既是一个资源大省,也是一个能耗大省,又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必须发展低碳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破河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更好地推动河南省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分析了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及有利条件,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王冰 《当代地方科技》2011,(24):105-105
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生物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洁净能源,越来越受到追捧。河南省是中国最早开发生物能源技术的省份之一,在发展生物能源产业方面具有政策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河南省应抓住难得的机遇,加快生物能源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湖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食品工业的原料大省,坐拥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却没有培育出与之相匹配的食品加工产业,与发达省份比差距仍在拉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湖南食品加工业与湖南优势农业资源联系脱节,湖南食品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相对滞后,其结果严重阻碍了湖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和农产品加工业强省转变这一目标的实现。为此,文章特地提出提升湖南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具体发展战略目标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已成为河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是制约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是推动河南省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论文通过对河南省服务业总体情况和重点发展的服务业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河南省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的策略为"四种模式,一个支点":集聚发展优势产业、融合发展新产业、创新驱动发展传统产业,开放带动重点产业,打造服务业高端智库。  相似文献   

15.
食品产业集群是河南省第一大产业集群,是重点培育和扶植的支柱产业.在充分了解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基于GEM模型从基础要素、产业要素、市场要素3个方面对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得分为392分,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在基础要素方面表现突出,但在产业要素和市场要素方面的竞争力表现较弱;最后,从发挥自身优势资源、充分利用政府优惠政策、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对外贸易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安全产业是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安全保障活动提供专用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浙江省作为制造业大省,安全产业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本文对浙江省安全产业现状进行了统计梳理,从经济学的角度剖析了安全产业的发展环境与条件,并提出了引导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陕西是全国的军工大省,军工民用产业的发展是陕西重要经济增长点.分析了陕西军工民用产业发展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陕西军工民用产业的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提出了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国际合作的陕西军工民用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要想让贵州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转化,就必须加大对旅游业的管理力度,但管理的关键是“管人”,作为专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中职学校,就应该加快中职旅游教育,以更好的服务于贵州的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9.
正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吉林省第一个开发区和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长春高新区制定并实施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发展"六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现代中药等领域,提升生物与医药产业。重点发展LED、  相似文献   

20.
正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吉林省第一个开发区和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长春高新区制定并实施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发展"六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现代中药等领域,提升生物与医药产业。重点发展L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