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垂体后叶素的抗利尿作用顺序表现为无尿期、多尿期和少尿期。前文已报导,无尿期是在注射垂体后叶素后、输尿管下部二分之一处生理状态改变所致,而少尿期才是垂体后叶素的抗利尿作用。由于垂体后叶素的主要组成成份为抗利尿素和催产素,本实验进一步研究两者分别对家兔泌尿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尿期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槭酮(槭叶草总黄酮)对垂体后叶素引起大鼠心电图S-T段变化的影响以及观察槭酮对血小板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灌胃给药法.结果 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具有一定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S-T段变化的作用,槭酮大剂量组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血栓作用.结论 槭酮对大鼠缺血性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并可对抗血小板血栓的形成,具有一定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复制心肌缺血缺氧动物模型,观察冠脉康胶囊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舌下静脉注射 垂体后叶素诱发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各组注射垂体后叶素后不同时间段内心电图T 波高度变化; 应用密闭容 器造常压缺氧环境,观察冠脉康胶囊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结果冠脉康胶囊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T 波变化; 能延长常压缺氧条件下的小鼠存活时间。结论冠脉康胶囊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并具有耐常压缺氧能力。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制剂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对大鼠急性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银杏叶片组、消心痛组.灌胃5d后均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心肌缺血损伤模型,观察三组大鼠心电图ST段偏移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银杏叶片能明显缓解垂体后叶素所引起的心电图ST段变化(P<0.05),并能使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银杏叶片对垂体后叶素所致急性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正常分娩过程中垂体后叶素不同用法的效果。将10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正常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胎盘娩出后,常规20U缩宫素加入5%葡萄糖液500m L中快速滴注,A组产妇予以垂体后叶素6U加入5%葡萄糖250mL液体中滴注,先快后慢(快速时20~40滴),宫缩好转后,可6滴/min,酌情根据需要选择滴注时长;B组产妇予以垂体后叶素6U经腹壁宫体注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产妇在产时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其他宫缩抑制剂应用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率、心率上升率较B组明显(P0.05))。正常分娩中,单纯宫体直接注射垂体后叶素即能达到良好的促宫缩、减少出血的目的;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心血管反应明显,在低血容量或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等血流动力异常的产妇中应慎用,以免诱发心衰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注射用复方荭草冻干粉针剂(FFHC)对脑垂体后叶素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舌下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诱导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心电图J点位移、PR间期、Q-T间期以及其变化率为检测指标.结果 FFHC高、中剂量能明显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电图T波、P-R间期和Q-T间期的变化.结论 FFHC对垂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口钟液保护实验性心肌缺血及耐缺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口钟液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常压耐缺氧试验和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性试验.结果一口钟液能明显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能预防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性心电图的变化.结论一口钟液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注射用复方荭草冻干粉针剂(FFHC)对脑垂体后叶素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舌下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诱导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心电图J点位移、PR间期、Q-T间期以及其变化率为检测指标.结果 FFHC高、中剂量能明显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电图T波、P-R间期和Q-T间期的变化.结论 FFHC对垂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评估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用于合并梗阻性肾盂肾炎的近端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年7月~2016年9月21例近端输尿管结石合并梗阻性肾盂肾炎接受了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影像学和实验检测明确诊断后行抗感染并急诊取石.手术切开输尿管后用吸引器吸出脓液,留置双J管保留1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前都有发热、脓尿和脓肾.10名患者尿培养阳性,所有患者都没有输血和中转开放.术后5d内体温恢复正常.没有感染性休克出现.100%无石率出现.结论:本研究表明腹腔镜下输尿管镜切开取石对于合并梗阻性肾盂肾炎的近端输尿管结石患者安全有效,无需术前造瘘引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思他宁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的诊治资料,依据用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垂体后叶素治疗组40例(A组)、思他宁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组42例(B组)及思他宁治疗组38例(C组),观察各组止血有效率及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三组病例的止血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0.0%、95.5%和81.5%,药物毒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0.0%、9.5%和10.5%.结论 思他宁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迅速、效果显著,既能提升临床疗效,还能较好地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电生理学实验证明:三丙酮胺(TAA)有效地改善缺氧台氏(Tyrode)液灌流所致的心肌电活动异常;明显减轻关闭呼吸机致整体动物心肌缺氧时动作电位变态的程度;显著抵抗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诱发在位心脏急性心肌梗塞的电生理异常反应。  相似文献   

12.
The antidiuretic effect of arginine vasopressin (AVP) is mediated by renal-type (V2) receptors linked to adenylyl cyclase. We report here the cloning of the rat kidney V2 AVP receptor complementary DNA that encodes a 370-amino-acid protein with a transmembrane topography characteristic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and with similarity to the V1a (hepatic) AVP receptor in its seven membrane-spanning domains. Expression of the cloned cDNA in mammalian cells showed specific ligand binding and activity characteristic of the native V2 AVP receptor. The receptor messenger RNA is detected only in the kidney. The human V2 receptor gene has been localized to the long arm of the X chromosome close to the locus for 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 an X-linked recessive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renal resistance to the antidiuretic action of AVP.  相似文献   

13.
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肺结核大咯血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酚妥拉明静滴,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4%,对照组总有效率76.7%。结论:酚妥拉明与垂体后叶素均为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有效药物,但酚妥拉明副作用少,应用范围更广,更应受到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稀土金属离子占据伴刀豆球蛋白A中Ca~(+2)离子结合位置对其血凝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离子对伴刀豆球蛋白A血凝活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随机分类方法,观察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两种方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EGV)破裂出血疗效及副作用。方法:37例病例分成两组,奥曲肽组19例,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组(以下简称联合用药组)18例。结果:两组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奥曲肽组85.5%,联合用药组85.0%。失败率:奥曲肽组14.5%,联合用药组1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奥曲肽组10.5%,联合用药组27.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方法治疗EGV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基本相似,但联合用药组副作用率明显高于奥曲肽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用于腹腔镜下子宫大肌瘤剔除术中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术前诊断为子宫肌壁间肌瘤,肌瘤直径为10~13 cm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术中于子宫肌瘤表面、子宫体前后壁3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术中用缩宫素同样方法注射。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无一例中转开腹。研究组手术时间(60.5±20.5 s)显著短于对照组(90.2±20.8 s)(P0.01);术中出血量(60±13 mL)明显少于对照组(100±20 mL)(P0.01);术后病率为0.06%(2例),低于对照组0.13%(4例)(P0.01)。结论垂体后叶素3点注射法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大肌瘤剔除术中是非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67例前列腺增生术后再入院的病人进行诊断治疗.结果表明:48例疗效满意,其中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14例,TURP或TUVP13例,尿道内切或加电切16例,尿道外口切开3例,经尿道电凝止血1例,耻骨上膀胱切开、双输尿管结扎线松解1例.膀胱造瘘2例,有17例需定期或不定期尿道扩张.  相似文献   

18.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累及输尿管作为首发临床表现极为罕见,既往文献中仅有2例报道,故而经常被忽视,对诊断及治疗造成困难。本文报道1例83岁高龄男性,确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幼淋巴细胞增多(CLL/PL),临床表现为反复尿路感染,超声及泌尿系核磁共振水成像(MRU)提示右侧低位输尿管梗阻及输尿管和肾盂扩张。观察9个月后排尿困难、尿频等症状加重,采用氟达拉滨联合利妥昔单抗方案进行化疗。化疗后CLL达完全缓解,复查MRU及超声提示输尿管梗阻减轻。治疗前后前列腺大小无明显改变。随访17个月病情无复发。因此,对于不明原因的输尿管梗阻,应考虑淋巴系统恶性疾病的可能;在患有淋巴系统疾病的患者中,出现输尿管梗阻也应警惕原发病累及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