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这一被各国广泛采用的规定使得社会中的另一特殊群体—胎儿的利益受到影响甚至是损害,故对胎儿权益的保护势在必行。目前各国时其利益的保护存在不同的立法体例,其各有利弊。本文通过比较各种立法体例以及分析我国立法对胎儿的保护现状。提出一些意见,旨在加强对胎儿利益的保护,使如今多元化民事主体得到平等保护。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中胎儿利益遭到各种损害的案件比例逐步上升,但我国对胎儿利益保护的立法规定仍存在很多空白,一旦其利益遭到外界侵害,很难获得相应的法律救济。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借鉴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模式,赋予胎儿人格使其获得民事主体身份,从而完善胎儿利益保护的立法制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政治等法律客观环境的变化,我国传统民法已经不足以应对司法实践中频发的侵害胎儿利益的案件。现通过分析我国《民法通则》对于胎儿利益保护之不足,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对胎儿民事利益规定的附解除条件说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同时,通过比较民法学,分析各国关于胎儿利益保护的立法模式及判例,探究最符合我国国情的胎儿利益保护模式,以及此改变带来的民事诉讼程序上胎儿的当事人适格问题的相应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民事立法和民事活动中,注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是非常重要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公序良俗原则"也自应成为民法基本原则之一,这对于维护社会正义、弥补法律缺陷、保护公民权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外国民事立法中大多确立了公序良俗的基本原则。我国在未来的民法中也应把公序良俗原则确定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在我国没有自身专门的制度体系,有关规则适用民事诉讼法的一般规定。然而,由于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自身凸显的特性,适用一般民事诉讼规定已经明显不足。从分析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现状入手,借鉴国外及我国港台地区相关诉讼模式,可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6.
民事执行救济是矫正执行程序中存在的违法或不当行为,维护执行当事人以及案外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由于立法的不完善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国现行执行救济制度还非常薄弱,而这对于保护当事人和案外人的权益极为不利,并且从根本上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对此应通过增设程序上的执行异议制度以及设置实体上的异议之诉制度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这也是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7.
胎儿作为自然人生命的初级阶段,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胎儿的发育状况直接决定着其成活后自然人的生命质量。近现代以来,社会日趋发达,其衍生的意外事故给胎儿造成侵害的几率较以往大大提高,因此对胎儿生命健康的损害赔偿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在我国,除《继承法》第28条对胎儿权益有所涉及和刑法关于对审判时怀孕妇女不判死刑的规定以间接保护胎儿外,关于保护胎儿的法律是一片空白。应该通过确认胎儿的民事主体地位以实现对胎儿的救济,从而达到对自然人的生命健康权的延展保护。  相似文献   

8.
健全的投资者保护制度是促进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之基。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逐步彰显出对投资者保护的重视。就立法而言,我国基本建立了投资者保护立法体系。然而,我国投资者保护立法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为体系不健全、具体规则领域缺陷、民事赔偿制度与救济制度不完善等。针对不足,我国可以通过完善投资者内外部具体制度来健全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驰名商标专用权是商标权益人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驰名商标的价值是近几年才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的,而目前我国对驰名商标的立法保护与现时的要求相隔甚远,本试图从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认定程序、服务驰名商标、驰名商标的异动强制登记等角度就驰名商标的立法保护作出探讨,为进一步规范驰名商标的立法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在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损害事件频繁发生,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常常因此受损.在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作为私法主体的企业与作为公权力主体的行政机关之间的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无法对违法行政行为进行有效惩戒,也无法对权益受损的民事主体进行有效救济.“公私法主体之侵权责任的融通性”可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个思路.具体而言,即在处理《国家赔偿法》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上,应将民法的相关原理引入到《国家赔偿法》的适用中,使对行政主体的民事赔偿归责得以在现有民事法律理论的视域下展开.  相似文献   

1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未对医疗服务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加以明文规定,我国现存医疗服务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由一些地方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的相关条款构成。医疗服务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能够调整医患双方的利益关系,缓和两者问的矛盾。我国现存医疗服务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还存在法律位阶过低、覆盖范围过小、对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够合理等问题,有待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由于胎儿存在形式的特殊性,对胎儿是否是"人"的认定,以及如果胎儿不被认定为人,那么该如何保护胎儿权益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广大民法学者的难题。近年,由于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损害孕妇以及胎儿人身健康的案例层出不穷;加上医学的进步,可以非常科学的查出新生儿身体异常与在母腹中遭受侵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一切使我们认识到:胎儿地位问题已经成了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立法的不足出发,借鉴外国立法例,最终得出应该赋予胎儿权利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职务发明是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或者主要是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如何确认和保护职务发明人的权益已经成为当今的重要课题.只有使职务发明人的权益得到合法、有效、充分、切实的保护,才能使他们安心创造,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而就我国目前对职务发明的保护措施来看,在法律层面上缺乏对其进行救济的有效手段,是明显的漏洞.鉴于职务发明人在我国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职务发明人权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国外相关立法与我国现行立法提出了具体建议,以促进对职务发明人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半流动家庭的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的婚姻家庭权益保护方面出现一些新情况,有待于通过完善立法规定和强化司法保护来加以解决。应当根据半流动家庭离婚案件和留守妇女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真贯彻保护妇女权益的立法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国《婚姻法》中有关妇女财产权益保障的相关内容,修订离婚诉讼程序的相关规定,加强对留守妇女离婚案件的调解工作,以加大对离婚留守妇女权益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将侵权责任法的保护对象界定为民事权益,但对于哪些民事权益可受该法保护,其判断标准却模糊不清,需进一步明确与完善。因此有必要探讨确定侵权责任法保护对象应当考量的因素,并完善我国《侵权责任法》关于保护对象范围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从传统民事诉讼关于当事人地位、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的规定来看,作为民事程序法中边缘主体的胎儿,由于尚未出生,因而不享有当事人能力,这就造成了胎儿在权益受损时失去诉讼保护的依据。因此,民诉法应当赋予胎儿当事人的能力,以其母亲作为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胎儿出生但为死产的,法院应驳回起诉;判决作出后胎儿出生或死亡的,效力应及于出生后的自然人及其继承人。  相似文献   

17.
对被派遣劳动者和与其相关的"合同工、临时工、劳务工"等用工形式进行阐述,简述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现状和立法保护概况;在分析"单雇主"和"双雇主"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共同雇主"的立法模式更有利于保护被派遣劳动者权益;针对我国目前的立法现实,提出了劳务派遣应坚持从严到宽的原则、禁止逆向劳务派遣、明确劳务派遣工转化合同工的条件、实行劳务派遣审核制加强行政监察和增设非法劳务派遣刑法罪名等法律建议,以完善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工业,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筑起绿色壁垒,使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受到严重影响。面对困境我国企业应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9.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增加生态破坏责任,使之与环境污染责任相并列,体现《民法典》在保护私权益基础上向着公益保护的转变.将修复责任作为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承担方式不仅能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立法目的,还能够使绿色原则具体化,促进社会主体参与,贯彻多元共治理念.但是《民法典》第1234条中规定的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制度仍然存在着受委...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商品房预售登记的法律属性缺乏统一认识。虽然我国的商品房预售登记在实践中对维护交易秩序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往往片面强调登记的行政管理功能,忽略了登记的物权效力,以致于预购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所以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成熟的立法经验,完善我国的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制度,将其定性为预告登记,以达到保护消费者权益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