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所以,一方面,在言语与言语的实际行为和对文字的使用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使用者的文化特点,而这种文化特点又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使用者对世界的理解或认识。另一方面,由此而产生的语义文化又是语言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层次。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语义的差异首先体现在不同语言的词汇中。本文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如何使用正确的表达方式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是语言的土壤。语言就成为开阔视野和了解文化的一个工具。英语已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语言之一。想学好英语就要在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外还必须依赖使用语言的人所具有的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才能够接受文化知识的熏陶。  相似文献   

3.
李庆予 《科技信息》2008,(4):273-274
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就必须有一个语言的选择的过程。语言的使用,即语言选择,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顺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用语用观念来指导教学,有目的的向学生传授一些语用知识,用语用策略和原则来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委婉语是英语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交际中使用广泛的一种重要修辞方法。本文就如何在语言交际中正确理解和使用英语委婉语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以期加深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与掌握,提高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从而达到有效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香港是一个典型多元文化的国际大都市,人口密集度高,人口结构复杂。在香港,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生活习俗相互交融已形成复杂的语言关系。香港特区政府出台“两文三语”的语言新政体现了中西合璧复杂的语言关系。对于闽籍港人来说,他们面对的语言情况就更为复杂。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初探两代闽港人使用的语言和用语的偏好。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是广泛研究的一个项目。事实上,在实际交流环境中,人们往往会根据自我判断使用不同语言或方言变体。在某些语言社区中,需要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语言,其他时候为了交际的需要,人们会在句内或句间使用一个特殊的形式—语码转换,来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基于Jef 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和于国栋的顺应模型,从语言现实、心理动机、社会规约3个方面来剖析微博这一新出现的交流言语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7.
Ehrenfeucht 等人在[1]中对正则语言的 Pumping 性质进行了讨论,他们给出了一个与正则性等价的 Pumping 性质,且提出了在上下文无关语言中建立一个类似定理的Open 问题。本文就一真包含正则语言类的上下文无关语言类子类——偶线性语言类给出了回答。定义1.一个偶线性文法是一个线性文法 G=(V,∑,P,S),其中生成式都具有  相似文献   

8.
现今社会已经走进数字时代,因此知识文化的传播方式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阶段。这些变化也体现在教育方面,特别是为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和震撼。在英语教学中引入数字化语言的教学模式,必定将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目前社会中的数字化资源和设备的使用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每一个人都能够很方便的接触到一些数字化资源和设备。英语是一门语言的学习课程,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听和说,而传统的教学中是很难完美的做到这一点的。那么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构建数字化语言教学平台就变得非常必要,这样就能通过使用这些常见的数字化资源和设备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服务。该文中研究者通过总结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并分析了传统英语教学和数字化平台下的英语教学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了数字化资源和设备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意义和对英语教学中"听""说"部分的促进作用,研究了数字化语言教学平台在英语"听""说"课程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自然书写的脱机中文文本行识别是当今字符识别领域的一个难题.为降低文本行识别中负样本的干扰,文中提出了一个概率模型,将负样本作为一种信息来源,与单字符的识别信息、文本行的几何信息等进行融合.简单地使用两个分类器,就可以实现上述概率模型.在多人手写真实文本数据库中进行的实验表明,当无语言模型和使用二元语言模型时,文中所提方法的正确识别率分别达到61.29%和72.73%,体现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交际的一种工具.一般情况,一个人至少掌握一种语言,用这种语言来说话,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别人表达的思想.无论说话或听话都是使用语言的行为.说话的行为及其结果在语言学中通常称为"言语",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对语言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语境的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刘涓 《韶关学院学报》2013,(11):180-183
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不能只满足于教会学生理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律、掌握并使用相应的词汇和句式.在训练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教师可将文体分析应用于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会辨别和使用不同语体、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初步的赏析;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加强自主学习、进一步理解英语文化、促进英语交际.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而文化则制约着语言形式,不懂得文化则无法精通其语言,更无法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因此在交际法模式下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应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结合文化的各种因素教会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恰当的语境进行得体而有效的交际,从而实现既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又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中增设了口语交际",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体现了对语文功能的全面理解,对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以及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理念。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语言活动,口语交际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运用口头语言接收对方信息,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对方的过程。口语交际教学因起步晚,在培养孩子口语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语境是指语言文字使用时所处的言语环境。口译时,交际中的信息传递是在语境中实现的,脱离了语境就会造成误译或错译,致使交际中断。依据口译的特点,正确的语境分析是口译理解和表达的基础。因此.语境在口译中至关重要。译员只有准确地把握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并注意培养自己的语境意识,才能确保口译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交际中,男女两性在话语风格和话语语言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男性谈论社会,话语直接、坦白、果断甚至粗俗;女性谈论个人,话语间接、委婉、含蓄、客气,比男性更懂得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生理特征差异、心理特征差异、角色关系差异、社会偏见和社会地位差异。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口语交际教学的本质是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水平的前提条件。口语交际教学是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口语是手段,交际是目的。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具有目标交际性、过程互动性、语言口语性的教学特征,它和以往的听说教学不同,和书面语教学也不同。这一认识的改变呼唤着语文教师口语教学实践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述了中西方两种语言因文化的不同而在语言习惯上的种神差异。提出了文化教学策略。强调了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两个民族各自不同的文化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8.
孙丽娟  时耀红 《科技信息》2007,(32):134-136
Internet today is not only a kind of high-technology,but also considered to be a kind of cultural phenomenon.As its carrier,cyber-speak has brought convenient and quick communication since its advent.But due to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misuse of cyber-speak,traditional Chinese language is influenced negatively.In this paper,through questionnaire about Internet conducted among 20 young interviewees and 20 senior interviewees,results shows that the young are more willing to accept cyber-speak and even use it in daily communication,but unlimited use,plus senior citizens' conservative attitude toward Internet,brings about the communicative gap to some extent.In fact,as a kind of complementary part of our traditional language,cyber-speak will not affect direct communication with right understanding and reasonable use.  相似文献   

19.
会话交际活动在现实社会中极其普遍。语码模式由于本身具有局限性而不足以充分解释话语交际实质。话语交际中的语境是动态的、互明的。话语理解是一个由解码、明示和推理三个层面组成的程序链,因此任何一个层面的误差都会导致无关联话语的产生。关联理论的动态认知语境观可以使语言使用者能够更得体、更有效地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20.
非言语( NOV)语言在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使人们在无意识情形下传递自己真实的情感。非言语交流( NVC)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体态语、副语言、环境语和对象语。非言语交流具有一定的文化载体,中西方文化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跨文化视角下的非言语交流探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非言语交流手段,尽量避免跨文化交流中不应有的障碍,增进不同文化与语言背景下人们的相互理解,提高交流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