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从剩余活性污泥中提取及分解蛋白质是有效减少污泥二次污染的重要途径.以剩余活性污泥为原料,采用酶解法分解蛋白质,分析了体系pH值、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用量、液固比对蛋白质分解率的影响,并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蛋白质分解条件.结果表明:以蛋白质分解率为响应值,经实验后最终确定最优条件为:pH为7.0,液固比4.0:1.0,酶解时间为4.0h,酶解温度为58.0℃,酶用量(E:S)为3.0%,分解率达53.29%,接近响应面模型所预测的分解率. 相似文献
2.
: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广泛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之一,然而,剩余污泥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本文从微生物合成一能量代谢角度,对如何控制剩余污泥产生提出了新的现点,并在技术可行性上做了探讨,它将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聚羟基烷酯(PHAs)作为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塑料替代品受到广泛关注.采用SBR工艺,利用剩余活性污泥合成PHAs可以变废为宝,显著降低PHAs生产成本.文章阐述了活性污泥合成PHAs的机理,并分析、探讨了SBR工艺运行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对合成PHAs的影响,最后推荐了工业上可行的,利用剩余活性污泥生产PHAs的污水处理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4.
解偶联代谢对活性污泥工艺中剩余污泥的减量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减少活性污泥法中剩余污泥的产生,采用解偶联剂对活性污泥工艺中的剩余污泥进行减量化研究。研究比较了5种化学解偶联剂对活性污泥系统的污泥减量化短期效应以及对基质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影响其作用的因素和解偶联剂在水和污泥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解偶联剂,减量化效果差异明显,硝基类化合物比含氯类化合物的污泥减量化效果好。所有解偶联剂在对微生物进行解偶联的过程中并不影响微生物对基质的降解去除效果。污泥产率随着解偶联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实验所选择的温度范围内(20℃~30℃),温度对解偶联作用的影响甚小;酸性条件能提高解偶联剂对污泥的减量效果。 相似文献
5.
重金属废水的污染日益严重,寻找廉价高效的吸附剂是经济地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关键.试验选择活性污泥为吸附剂,考察其对重金属离子Cu2+、Zn2+和Cd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3种重金属离子都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且吸附很快,前4 min时的去除率和吸附量上升最快;在常温范围内,温度对活性污泥吸附金属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体系pH值和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较为重要;活性污泥对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6.
采用活性污泥为吸附剂,对3种重金属离子Cd^2+、Zn^2+和Cd^2+进行吸附.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重金属离子吸附很快,前4min时的去除率和吸附量上升最快;常温范围内,温度对活性污泥吸附金属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体系PH值和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较为重要,活性污泥对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都符合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家蝇幼虫剩余饲料的利用途径,将剩余麦麸作为一种基本饲料,与麦麸,豆渣一起,采用饲料混合比率的正交设计,分析了幼虫存活率,幼虫百头重的影响因子,以幼虫生物量为指标,筛选出了利用剩余麦麸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剩余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对水中Cd2+和Zn2+的吸附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占剩余活性污泥质量80%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作为新型吸附剂,考察了pH、EPS投加量和吸附时间对其在水中吸附Cd2 与Zn2 的性能的影响,以达到剩余活性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结果表明:Cd2 和Zn2 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6,EPS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375mg/L和250 mg/L,Cd2 和Zn2 的吸附率分别达到36%和51%.EPS对Cd2 和Zn2 的吸附过程均可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在90 min和6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离子共存实验发现,EPS对Cd2 的选择吸附性强于Zn2 ;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均可描述EPS在常温下吸附Cd2 的热力学过程;而Zn2 的吸附等温线与Langmuir方程拟合更好.拟合系数显示,EPS对Zn2 的吸附稳定性、吸附能力和亲和力均比对Cd2 的吸附强.表明剩余活性污泥EPS作为吸附剂前景广阔,具有更深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FeCl_3,FeCl_2和NH_3·H_2O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MNPs),并将含水率为99%的剩余污泥与其复合,制备磁性剩余污泥(MES)。采用交变梯度磁强计测定、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分析方法对MES进行表征。计算磁分离后的污泥体积浓缩程度,进行MES对磷的吸附去除研究。结果表明,MES具有超顺磁性,其饱和磁化强度为42 emu/g,30秒内可实现固液分离,且分离后的MES体积为原剩余污泥体积的1/10。MES吸附磷的最适p H为4~6,最佳磷溶液初始浓度为16 mg/L(以P计),600分钟后达到吸附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试验数据的拟合程度较高。MES对磷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理论最大吸附量为3.00 mg/g(以P计)。磁性剩余污泥可快速、大幅度地缩减剩余污泥体积,且对磷的吸附性能优于剩余污泥。研究结果可为处理剩余污泥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其中的许多细菌都能累积聚-β羟丁酸酯(PHB),PHB是相容性较好的生物材料,不仅具有高分子材料的热塑性,还能以可再生生物资源为基本生产原料,制成易降解的且无毒的医用塑料器皿和外科用的手术针和缝线,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因而如何合理利用活性污泥合成PHB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实验室微生物合成PHB的原理为着眼点,进一步来进行活性污泥合成PHB的实验研究,以寻找资源化利用活性污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