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南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发达国家把高科技作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进入新世纪,发达国家均把高科技作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欧盟出台一部蓝皮书《科技创新:欧盟第一个行动计划》,韩国提出"全社会以科技为中心"。各国对高科技产业政策作出重大调整,调整的对象涵盖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市场运作、国际竞争等各个环节,手段包括政府投资与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风险投资、科技工业园建设和法律保护等。如法国政府决定凡国家确认的高科技企业8年不收税,并对29个孵化器进行财政补贴。  相似文献   

2.
高科技产业不是一个纯技术、纯工艺概念 ,而是一个技术经济学和技术社会学概念。它是那些以高科技为依据的、能带来高额利润的行业总称。目前 ,世界上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把调整经济结构、研制高科技、促进高科技产业化作为决定本国国际地位和未来世界地位的关键。许多落后国家都希望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缩小自己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实力上的差距。我国已把“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来抓。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在加强高新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方面 ,都为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提供了…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世界各国为使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纷纷仿效美国等发达国家制定扶植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开发西部等落后地区,主要体现在:灵活优惠的土地开发利用政策、政府因地制宜赋予落后地区更大的自主权以及重视发挥高科技产业对落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作用。面向21世纪,世界各国制定了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掀起了新一轮的开发热潮。  相似文献   

4.
张丽 《天津科技》2011,38(3):127-128
分析了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历史,指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世界的潮流,我国要想在21世纪实现强国之梦,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5.
王晓云 《科技智囊》2010,(12):62-65
<正>进入21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经济和社会的面貌。综观全球,许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进步作为调整经  相似文献   

6.
一、台湾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特点 20世纪80年代,台湾省确立了“科技导向”的发展战略,将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依靠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上。高科技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技术先进,因此就要长期进行大量的R&D投入。但是由于台湾岛内自身市场狭小、技术积累有限以及岛内高科技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制约.台湾选择了市场风险较小、资金投入较少、技术层次要求较低的高科技产品的“代工”(OEM)作为发展高科技产业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国际分工大规模重组,资源配置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在迅速抢占21世纪的科技制高点,并凭借其科技优势设置技术壁垒,维护其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在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加速科技发展,力争在未来国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驱动力,世界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人工智能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争相出台相关政策。通过解析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的人工智能政策,借鉴发达国家的人工智能政策和相关措施,提出了发展中国人工智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新材料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技术和商业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其产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发达国家均将发展新材料作为一项国家战略。美国政府在90年代的《国家关键技术计划》中,一直将新材料技术列为重要研究领域;日本把开发新材料列为国家的第二大目标,认为新材料技术是推动21世纪创新和社会繁荣的主导力量;德国在其21世纪9大重点发展领域中将新材料列在首位。进入21世纪,以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光电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创新异常活跃,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面临重大机遇。我国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极…  相似文献   

10.
王晓松 《天津科技》2005,32(3):23-24
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对自身科技战略的调整,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在国家科技进步中的作用,为保持国际科技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罗山 《广东科技》2008,(23):36-37
作为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珠海对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求。上世纪90年代,求贤若渴的珠海成为全国最早大规模引进人才的城市之一。首开先河地实行重奖高科技人才、出台科技入股提成政策、面向全国大范围招聘……珠海的每一次出手都一度掀起了人才引进的高潮,在全国也引发了“一石激起千重浪”的轰动效应。跨入21世纪,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主要依靠高新技术推动的时代。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1995年5月党中央决定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指出“要把发展高技术产业摆到优先位置”。“真正使民族工业的发展建立在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基础上”,因此,如何依靠市场机制利用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创业家开展高新技术的自主开发形成大型高科技企业,便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也就是科技风险投资的问题。 1992年底上海成立了第一家科技风险投资机构,至今具备一定规模的已有六家。这些机构在支持高新技术成  相似文献   

13.
英国政府近日发表的“技术展望计划”,涉及高科技、传统产业、商业流通、文化教育、国防和环保等领域,描绘了21世纪初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新的科技发展战略。 信息技术 信息和电子是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英国在这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产值  相似文献   

14.
⒈ 发达国家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发达国家纷纷调整和制定发展战略,以期在21世纪的国际舞台上占得领先地位。 ⑴ 更加重视知识的生产 知识的产生要通过教育,因此发达国家不仅将教育视为“立国之本”,加大对普通教育的投入,而且重视在职培训和终身教育。经合组织24个成员国的普通教育经费占其政府支出的12.0%,在职教育培训占其GDP的2.5%左右。 ⑵ 抓知识的扩散、传播 许多发达国家把知识的扩散与传播摆在与知识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建立高科…  相似文献   

15.
发挥高校优势普及高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年世界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指出,现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已从原来的产品竞争、加工竞争和结构竞争,转向了国民素质的竞争。国民素质,尤其是国民的科学素质,逐渐成为影响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推出了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战略,这表明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高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是民族文化素质的竞争。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和科技素质已是势在必行。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就是要建立科学与公众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机制,促进形成科技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16.
厦门与台湾的经贸交流自两岸关系缓和后获得长足的发展,但在高科技产业方面的发展合作显得相当薄弱。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由于受种种因素尤其是台湾当局“戒急用忍”的大陆经贸政策的限制。本文对此作了详细分析。随着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两地高科技产业发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加强。基此,本文从21世纪知识经济的高度提出两地高科技产业发展合作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7.
《安徽科技》2009,(4):53-54
进入21世纪,科技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日益扩大,作为科技发展最基本要素——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得到了深刻印证。目前,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已经把科技人才安全提高到战略层次,而吸引他国科技人才迅速提高国家竞争实力,是各国贯彻人才战略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上下普遍感到加快科技创新、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性,为此,韩国从1998年开始加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产业政策方向及知识基盘新产业发展方案》,明确提出从1998~2003年的5年间投资140万亿韩元,集中发展计算机、半导体、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航空航天等产业及服务业。1999年度,韩国又颁布了《科技发展长期计划》,为韩国今后发展绘出美好蓝图。为确保高科技产业在短期内迅速形成规模,韩国提出“以民间为主导发展科技”的方向。据韩国产业技术振兴协会不久前发表的一项统计显示,韩国民间  相似文献   

19.
一、深刻认识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意义目前,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新的突破,世界进入了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发达国家纷纷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把绿色、低碳及其产业化作为突破口,出台"绿色新政",增加研发投入,把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  相似文献   

20.
《科技潮》1998,(4)
当前世界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类正在走向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高科技创新与开发,已成为影响国家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政协第九届会议上,许多全国政协委员都就我国发展科技的战略问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就此,我们对与会的部分科技界著名人士进行了采访,他们对记者谈到了自己的看法。辜胜阻 (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院长、武汉市副市长):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应当作为重要的战略,我们应当制定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正确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