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测定了担孢子存活率及萌发率,比较了单双核茵丝的培养特征、生长速度,并进行了单核茵丝的配对杂交、杂交菌株的初筛试验。结果表明,香菇担孢子的存活率与萌发率随冰箱(0~4℃)保存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单双核茵丝的培养特征与生长速度有明显差别,两者较易区分。单核茵丝的配对杂交得到了一株具优良性状的菌株。此菌株的菇产量较其双亲高28.5%。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裂褶茵南大853菌株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分析。在黄豆粉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以30%的的葡萄搪浓度最有利于多糖得率的提高。在茵丝体和发酵液中均含丰富蛋白质和17种氨基酸,并富含8种必需氨基酸、茵丝体残渣和多糖中含相当量的蛋白质。茵丝体经等离子光谱法分析,含25种微量量元素,其中含有8种必需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口腔白假丝酵母菌的群体生长规律,为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病机理研究、诊断及防治提供基础。方法:将108株经两次激活的分离自HIV感染者和健康人群口腔的白假丝酵母菌接种于YPD液体培养基37℃培养15 h,每间隔1 h取样采用血球计数板活菌计数法计算活菌数,同时用酶标仪测定OD600值,绘制生长曲线并计算代时。结果:绘制了分离自HIV感染者和健康人口腔的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曲线,0~3 h为迟缓期,4~10 h为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开始于10 h,两组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基本相似。108株白假丝酵母菌的代时为1.568 h,其中HIV感染者白假丝酵母菌代时为1.354 h,健康人群白假丝酵母菌的代时为1.782 h,HIV感染者来源的白假丝酵母菌生长速度比健康人群来源的白假丝酵母菌快0.428 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IV感染者和健康人群口腔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各个时期基本一致,HIV感染者口腔白假丝酵母菌生长速率较健康人群稍快,在口腔念珠菌病致病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研究白毒鹅膏茵毒素致肝损害的机理,对小白鼠腹腔注射白毒鹅膏茵毒素,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研究肝细胞凋亡。结果:注毒小鼠肝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DNA梯形带(DNA Ladder),对照组小鼠的肝细胞未出现该特征,说明受毒小鼠肝细胞被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5.
平菇与香菇原生质体融合新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菇与香菇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经初筛获得5个新菌株,其茵丝生长速度、纤维素酶活力(FPA酶活、CMC酶活)、木质素酶活力(漆酶酶活)得到明显提高,其中R23菌株在26℃下培养茵丝生长速度最快,且漆酶产酶能力显著高于亲本,R8茵株最耐高温,R24菌株的纤维素酶活力表现最优;酯酶同工酶谱分析结果显示R4、R15、R24新菌株含有香菇和平菇双亲的酶谱条带.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绒白乳菇发酵液及其提取物对常见食品污染微生物和杨树叶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提取物抑制叶枯病茵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对供试细菌的抑制能力强于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最强,其次为枯草杆茵与大肠杆茵,对酵母茵抑制作用微弱;对黑根霉、黑曲霉均不具有抑制作用.提取物对叶枯病茵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  相似文献   

7.
白假丝酵母又称白色念珠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由于近年来人类在医疗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医疗导管等高新技术,导致念珠菌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研究白假丝酵母致病性的工作也日益增加,快速分离鉴定白假丝酵母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反应、免疫、基因探针技术、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分离鉴定白假丝酵母的方法.并对不同分离鉴定手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邓晖 《科学世界》2014,(1):47-48
<正>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口蘑属(Tricholoma)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松口蘑,俗称松茸,因其常常生长在松林中,同时菌蕾状如鹿茸而得名。作为一种名贵的野生食药用菌,松口蘑在日本和韩国深受喜爱和推崇,在日本称为"松蕈",甚至有着"食用菌之王"的美誉。那么,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真菌呢?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松口蘑菌丝体的干重为指标,研究了深层培养条件下松口蘑菌丝体对不同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种类和剂量的需求。结果表明,松口蘑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是豆饼粉。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松口蘑最适的菌丝体深层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玉米粉2%,豆饼粉0.5%,KH2PO40.1%,MgSO4.7H2O 0.05%。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和记述白粉茵的一变种,它寄生于野幕莉科野菜莉属上的富(木坚)钩丝壳变种.Uncinula togashiana Braun var togashiana D.Z.Xie.  相似文献   

11.
通过适当的激素调控,成功地从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子房壁,栝楼(Trichos Kirilowii Maxin)幼茎,姜(Z.officinale Rosc.)幼叶,蒲公英(T.mongolicum Hand.Mazz.)花茎,风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顶芽诱导出丛生不定芽,并完成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12.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蒙古口蘑蘑菇圈及其两侧的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及种类分布有明显差异.产生子实体的出菇圈带中存在两种优势细菌,它们可能与口蘑子实体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草本植物秋季物候的时间变化及其气候归因, 利用中国东部温带47个站点1992—2012年的植物物候与气象数据和统计方法, 分析蒲公英黄枯普期的变化趋势, 并模拟黄枯普期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 1) 在1992—2012年期间, 34个站点的蒲公英黄枯普期呈推迟的趋势, 其中22个站点呈显著推迟的趋势, 相比之下, 13个站点的蒲公英黄枯普期呈提前的趋势, 其中5个站点呈显著提前的趋势; 2) 各站蒲公英黄枯普期与生长季(展叶始期到黄枯普期的期间)的平均温度主要呈负相关关系, 但与秋季土壤相对湿度和秋季日最低温度主要呈正相关关系; 3) 在 30 个单站有效最优模型(p<0.05)中, 蒲公英黄枯普期受秋季土壤相对湿度影响的站点有22个, 受秋季日最低温度影响的站点有19个, 受生长季平均温度影响的站点有21个。此外, 模型模拟的精度受到蒲公英黄枯普期年际波动的显著影响, 即在一个站点处的黄枯普期年际波动越小, 模型的模拟精度越高。  相似文献   

14.
分类号Q9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8735(1999)01-0062-63白花蒙古韭新变型AliummongolicumRegelf.albiflorumY.Baof.nov.Atypodifertperianthisegmentaalba...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定的方法对藏药星状凤毛菊、藏蒲公英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研究能够很好的鉴定原植物.  相似文献   

16.
探索旱作条件下牧草建植技术措施,筛选适合内蒙古西部干旱人工草地种植的优良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地区建立旱作人工草地、播期应在雨季并采取雨后播种的方式。入选的品种为杂种苜蓿新麦草、蒙古冰草,在灌溉条件下入选品种为杂种苜蓿、新麦草、蒙古冰草、圆柱披碱草、披碱草、苛刻冰草、扁蓿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初步探讨了稀土培养基对蒙古口蘑以及四种菌根真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对蒙古口蘑菌丝体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卷边桩菇(Paxillus involutus)、彩色豆马勃(Pisalitus tinctorius 270)菌丝体的前期生长有促进作用,后期生长有抑制作用;对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s 238)、牛肝菌(Saillus sp.)菌丝体生长有抑制作用 。  相似文献   

18.
干旱条件下皇甫川流域4种灌木蒸腾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准格尔丘陵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最西端,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2001年是该区域连续干旱的第3年,在植物生长旺季的8月中下旬,在自然条件下,对准格尔丘陵区主要人工种植灌木中间锦鸡儿、沙柳、羊柴和沙棘的蒸腾耗水特征应用LI-1600稳态气孔计进行野外测定.结果表明:沙棘的蒸腾速率无午休现象,在12:00~16:00时间段内都呈较高的蒸腾速率,其它3种植物的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则呈双峰型.以上4种植物日蒸腾速率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羊柴>沙棘>沙柳>中间锦鸡儿.在连续3年干旱和人为原因致使沙棘灌木林长势不好的情况下,沙棘单株叶片日蒸腾累计失水量为1169.57g.中间锦鸡儿、沙柳和羊柴的单株叶片日蒸腾累计失水量为分别为887.69g,3739.30g,1907.57g.该研究结果可为农牧交错带准格尔丘陵区水土保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需水分析以及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蒲公英花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微波法对蒲公英花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了提取,并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样测定了其黄酮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为3.33%。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冰草属5个种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属内种间具有明显的酶谱差异,每个种都有其特征酶谱,从而支持了蒙古冰草和西伯利亚冰草为两个独立种的观点,并用聚类和排序的方法对冰草属的5个种酶谱的相似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染色体的数目,作者认为在冰草属中二倍体类群为原始类群,然后逐渐向四倍体和六倍体方向演化,演化是沿着两条不同的路线进行的,一条以蒙古冰草为基础,一条以二倍体的冰草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