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C50~C100的高强混凝土(HSC)制备试验,采用后退分析方法,对HSC的配合比及强度和坍落度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水胶比是影响HSC强度和坍落度的最主要因素.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HSC的坍落度模型和强度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发现,强度模型的理论计算值误差在10%左右,对于工程实践具有比较高的精度;坍落度模型误差偏大,可供定性参考.  相似文献   

2.
朱君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2):102-103
泵送预拌混凝土是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常用工艺,但是,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坍落度损失过快的质量问题,不仅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而县还影响混凝土的质量。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泵送预拌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原因,提出了控制坍落度损失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聚丙烯纤维(polypropylene fiber,PPF)长度和掺量对低坍落度混凝土的影响,设计了171组基准混凝土和PPF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块,尺寸为150 mm×150 mm×150 mm,并开展了常温下和高温后低坍落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给出PPF对低坍落度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并结合电镜扫描结果分析低坍落度PPF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和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在适宜的长度和掺量范围下,PPF的掺入较明显改善高温前后的力学性能;同时在一定掺量下,发现PPF高温气化有助于混凝土的应力释放,提高了残余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4.
根据碾压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和施工要求,研制开发了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即含有磺酸根、羧酸根、羟基和氨基等多种官能团的缓凝型非萘系高效减水剂.与萘系类相比,该高效减水剂具有掺量低,减水率大,坍落度损失小,能延缓凝结时间,提高碾压混凝土的可碾性、耐久性,减少水化温升和水泥适应性较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新拌混凝土现场检测技术是利用新拌混凝土的特征和性能(检测出新拌混凝土的水灰比、坍落度、探头扭矩等),迅速地预测出新抖混凝土的28 在强度,该技术的应用对于实现混凝土质量预控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泵送混凝土的基本要求、质量控制、原材料控制、配合比控制、搅拌与喂料、坍落度保证措施、泵送与浇筑、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范静静  郝晔  安婷婷 《科技信息》2010,(15):317-317
碾压混凝土坝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坝型。筑坝用碾压混凝土是坍落度为零的干硬性混凝土,用土石坝碾压方式施工,其具有胶凝材料用量低、对骨料级配要求不如常规混凝土严格、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非溢流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和碾压混凝土溢流坝各种模板型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并提出了几种新型模板,以供碾压混凝土坝工程试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为C60。C80的高性能混凝土在试点工程中也得到了应用。中国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以下特色:(1)矿物质超细粉生产与应用:包括矿渣、磷渣、天然沸石、粉煤灰等,比表面积6000~8000cm2/g。以粉体取代混凝土中的部分水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耐久性和强度。(2)载体效应的利用与坍落度损失的控制:利用无机粉体为载体,吸附高效减水剂与缓凝剂;将这种吸附了高效减水剂的粉体,再与混凝土一起拌合时,能缓慢地将减水剂释放到混凝土拌合物中,控制坍落度在1.5~2.0h无损失。(3)电化学方法的有效应用:通过电化学方法测定Cl-在HPC中的扩散系数,检测HPC中的钢筋锈蚀,以及对钢筋的电化学保护等。为了进一步提高HPC的性能,中国正在努力解决HPC由于自收缩引起的裂纹及进一步水化引起的裂纹,以及解决其脆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是通过试验来探讨在不同掺量的外加剂和粉煤灰作用下,不同坍落度对预拌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规律;考虑了不同掺量的粉煤灰混凝和外加剂对预拌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以及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坍落度条件下,预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所反应的抗裂性能的优劣,为更加直观、准确的把握预拌混凝土工程的早期工作性能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拱坝已成为大型水利枢纽的主要坝型之一,大坝变形预测是大坝安全监控的重要内容,预测分析的难点之一在于变形监测数据往往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点.支持向量机(SVM)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可有效地解决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等问题,因此可将其广泛应用于拱坝变形观测中.由于算法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参数的选取,本文充分利用粒子群算法快速全局优化的特点,采用粒子群算法来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模型参数,建立了基于PSO—SVM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某拱坝坝基变形预测中,与传统的多元回归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SO—SVM模型用于拱坝变形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泗河水体中TN和TP的空间变化规律,利用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对其水体营养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泗河水体中TN的平均质量浓度为6.22mg·L-1(NO-3-N占34.20%),TP为0.33mg·L-1.泗河水体中氮、磷空间分布特征明显,TN和NO-3-N的空间分布比较一致,均由上游开始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NH+4-N稍有不同,无明显的变化趋势;TP和SRP含量由上游开始先降低后升高,分别至泗河大桥断面(1-8#)和金口坝断面(1-9#)达到最高值,然后又逐渐降低.总体来看,泗河处于"富"营养状态(EI=48.757).其中,3个断面(15.80%)处于"中"营养状态,13个断面(68.42%)处于"富"营养状态,3个断面(15.80%)处于"重富"营养状态.综合分析表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是泗河污染的主要来源,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蛇形冷却水管水温变化对水管冷却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管道中恒定平行层流的泊松方程和热传导理论,采用三维有限元仿真方法,对含有冷却水管的混凝土坝的冷却水管中水温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及算例结果表明:水管中径向和轴向均有变化,但其变化值不大,对水管冷却的整体效果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某工程在软弱基础上修建的碾压混凝土拱坝坝高大于100m,基础软弱,应力和位移大,尤其是坝肩向下游位移大。提出设置推力墩新结构来增强拱座受力,限制其变形。示例对水压荷载作用下坝体的应力和位移进行三维仿真分析,表明仅设置30m长的推力墩能消减50%的坝体下游面(水压荷载)拱向拉应力;位移减小20%;坝肩基岩几乎处于微压状态,水压应力向推力墩转移,加大坝基底面减小坝体沉陷。由于推力墩结构减小了拱跨度,增强了拱坝的整体性,分担了主要的坝肩荷载,可使拱坝应力得到改善,位移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是一种用于混凝土构件加固的新型建材,它的密度只有钢筋的1/4,抗拉强度却是钢筋的10倍左右,而且耐腐蚀性、耐久性很好,应用价值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对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受弯、受剪、混凝土柱抗震加固的设计及施工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和研究,为更好地在混凝土加固工程中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于废渣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料产地多、质量波动大,影响因素复杂,甚至存在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目前尚难用传统的统计或回归分析方法加以精确描述,本文引入非线性人工神经网络处理技术,利用已有的混凝土配合比(输入)及实测性能指标(输出)等试验数据来训练网络,建立混凝土输入-输出模式非线性映射关系,构造混凝土性能(主要是强度)模型,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某些性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流动性高强再生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减水剂掺量对流动性高强再生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减水剂掺量(0.45%、0.55%、0.65%、0.75%、0.85%),完成了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0、30%、40%、50%)的再生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坍落度值增大;减水剂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影响规律不明显;减水剂掺量为0.65%~0.75%时,再生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有明显增加,拉压比和折压比值也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塑性混凝土配合比与性能的试验研究得到的结果表明,采用最优砂率配制的塑性混凝土其变形性能好(大应变)并呈塑性破坏、弹性模量对砂率变化的敏感度小、用水量较小l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随膨润土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引气剂的掺人有利于改善塑性混凝土的性能.选择合适的塑性混凝土配合比,将其用于土石坝防渗墙工程,无论是施工性能还是墙体性能均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河流微生物与污染物的互作关系,为河流污染治理等相关研究提供新途径。创新要点:研究选择的目标河流是报道较少的辽河二级支流,该研究对于了解支流污染特别是东北地区河流污染有重要的意义。将分子生态学技术应用于分析不同污染程度的河流底泥微生物变化,建立微生物种群变化和污染物的互作关系。研究方法:选取沿条子河的8个代表性区段,分析河水和底泥中重金属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不同河流区段内真核和原核微生物种群变化,解析河流中污染物对底泥微生物的影响,建立微生物种群变化和重金属污染的互作关系。重要结论:重金属污染物的存在能抑制底泥中微生物生长,仅少量具有较强抗性的微生物存活(见图4);有机污染物的增加使对重金属有较强抗性的Limnodrilus hoffmeisteri 大量繁殖(见图2~4),从而大量消耗溶解氧,导致好氧微生物死亡和河水自净能力退化,最终引起水质恶化。由此可见,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变化有很敏感的响应,通过对环境中微生物的监测有助于进一步分析环境污染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The Taxi River Hydraulic Project is located in theShimen Gorge section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Taxi River in Manasi County,Xinjiang UygurAutonomous Region.The gorge is about3 5 0 mlong with a U- shape and is about70 80 m wide atthe bott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