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十三五"以来广西及其接壤、邻近的琼黔滇湘四省科技创新的主要指标,总结了在"十四五"期间琼黔滇湘四省科技创新发展要点与目标,进而为广西在"十四五"期间的科技创新发展提出"一个中心、六个任务、九大工程、五个倍增"的工作方向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融合是科技经济融合的核心内容,大力推进包括产学研融合在内的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区域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数字化大背景下,"十四五"期间推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具备良好条件.本文概述了科技经济融合的六种基本组织模式及未来我国加强科技经济融合组织创新、建设创新联合体的5个路径.  相似文献   

3.
腐蚀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遍及各个行业。无论上天、入地、探海还是地面高科技,解决好腐蚀问题才能获得高质量的产品。据联合国世界腐蚀组织(WCO)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材料腐蚀付出的经济代价约占全球生产总值(GDP)的3%~5%。在我国,每年为材料腐蚀付出的经济代价占GDP的3.4%~5.0%(约3.4万亿元~5万亿元)。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之气候常年潮湿,广东工业的腐蚀问题越发严重。为助力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腐创院")应运而生。腐创院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防腐需求,大力开展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领域基础研究,不断强化应用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化应用,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创新研发、公共技术服务、工程示范和孵化育成于一体的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为全面了解腐创院在腐蚀防护技术创新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建设进展及成效,近日本刊记者对腐创院韩恩厚院长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省政府近日印发《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期间,浙江将加快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规划》确立了科技强省建设"两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十三五"期间,安徽科技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各市(县、区)的科技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十四五"时期是安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谋划"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对于顺利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意义重大。《安徽科技》杂志新辟"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专栏,面向社会各界开展征稿活动,来稿择优刊发,并将在年终评选优秀征文。征稿时间截至2021年底。征文要求:1.文章应紧扣科技创新主题,观点正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2.篇幅3 000~5 000字,并欢迎提供与文字相关的自有版权图片;3.请勿一稿多投、重复投稿。文末请注明作者简介、联系方式、通信地址。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期间,当涂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全县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十四五"时期,当涂科技创新工作明确了新的战略定位,瞄准新的发展目标,为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当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十三五"期间,安徽科技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各市(县、区)的科技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十四五"时期是安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谋划"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对于顺利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意义重大。《安徽科技》杂志新辟"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专栏,面向社会各界开展征稿活动,来稿择优刊发并将在年终评选优秀征文。征稿时间截至2021年底。  相似文献   

8.
正"十三五"期间,安徽科技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各市(县、区)的科技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十四五"时期是安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谋划"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对于顺利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意义重大。《安徽科技》杂志新辟"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专栏,面向社会各界开展征稿活动,来稿择优刊发,并将在年终评选优秀征文。征稿时间截至2021年底。  相似文献   

9.
宋宏 《安徽科技》2021,(2):4-11
众所周知,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离不开科技服务的协同配套.在"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是形成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动能之一.因此,各地在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的同时,也倍加重视发展科技服务产业.尤其是以科技创新策源定位的科创中心城市,迅速构建科技服务产业体系,就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从全创新链视角审视,在科技产业变革背景下构建科技服务产业链,必须在规律认知和思路谋划上厘清科技服务产业链与全创新链的关系与构成.  相似文献   

10.
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科技培训与咨询中心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科技培训与咨询中心(以下简称腐蚀与防护中心)建立于1987年,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作项目,是国家科委和冶金部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的一个面向全国广大工矿企业和腐蚀与防护专业学科...  相似文献   

11.
<正>专业镇是具有广东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现象,是广东省科技部门探索的依靠镇级行政区域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专业镇大体已经走过"十五"期间的试点示范培育期、"十一五"期间的省市联动全面建设期、"十二五"期间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期,正迈入产业升级与城镇发展创新融合阶段,转型升级与  相似文献   

12.
华南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华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张永君博士负责的表面工程与腐蚀防护专业研发团队,一直专注于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腐蚀与防护材料及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并积极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难题,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该团队"铝材冲压后阳极氧化处理技术"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以下简称"创新挑战赛")现场赛一等奖。为深入了解该项目在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难题,助力产业创新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本刊记者对华工项目团队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3.
《今日科技》2021,(10):36-37
"十四五"期间,温岭市将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聚焦"2+2+2"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以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和争创"科技创新鼎"为重要抓手,持续拓展优化"一带一区"科创布局,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建设构筑科技动力引擎.到2025年,努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制造业研发高地、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省级创新型城市,力争实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3%,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3.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2%以上.  相似文献   

14.
创新引领未来发展,创新决定城市未来.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踏上新征程,宁波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将聚焦锻造硬核力量、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当好模范生,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着力夯实战略科技力量,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相似文献   

15.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 步入"十四五",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形势,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支撑. 令人欣喜的是,在过去的岁月里,中国科技战线捷报频传,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5个项目(人选、组织).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  相似文献   

16.
周勇  孙瑞 《安徽科技》2021,(9):11-12
区域产业协同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安徽作为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与沪苏浙实现产业协同创新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要求."十四五"期间,安徽应科学把准定位,携手沪苏浙,扬皖所长,在加快建设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中展现安徽担当.  相似文献   

17.
"十四五"规划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作出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作出的重要战略决断,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文章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和论述,分析总结了北京在强化原始创新、高精尖产业发展和制度创新等方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主要做法和成绩,提出北京在进一步实现科技创新引领、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十四五"开局之年,浙江发布《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擘画新蓝图,明确新导向: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互联网+"科创高地,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科创高地,初步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相似文献   

19.
刘标  宋琦 《安徽科技》2021,(11):11-13
"十三五"以来,天长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三大战略,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同时不断拓展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天长模式",大力引入创新资源,实现产学研由单一项目合作向研发转化、科技孵化、成果产业化全链条合作转变,加快天长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天长市的科技创新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大大增强,县域创新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为"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天长市连续7年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市、省首批创新型县(市)等.2020年,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创新研发平台68家;高新技术企业163家,占全市规上企业三分之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9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51.8%;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23%;企业吸纳技术合同额超10亿元,年登记省级科技成果45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6件.  相似文献   

20.
"十三五"期间,肥西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全市科学发展主战场、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全国科学发展模范县"总目标,聚焦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持续优化"双创"环境,加速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初具雏形,成功入选首批省级创新型县(市),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时期迈进国家级创新型县(市)行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