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鼠脊髓灌流液中CCK-8含量与电针镇痛个体差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针镇痛具有个体差异性,可将不同针效的大鼠分为优针效和劣针效2个群体,实验选择了优针效大鼠(HR)和劣针效大鼠(LR)为实验对象,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优/劣针效鼠在电针前和电针期间脊髓灌流液中八肽胆囊收缩素样免疫活性物质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劣针效大鼠电针前及电针期间脊髓灌流液中CCK-8水平均高于优针效鼠,且针效与电针期间脊髓灌流液中CCK-8的含量呈负相关。以上结果说明,电针期间脊髓CCK  相似文献   

2.
不同频率的电针镇痛作用由脊髓内不同的内啡素介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谢国玺 《科学通报》1985,30(5):388-388
近十几年来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日益深入。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内啡素)的发现和阿片拮抗剂纳洛酮阻断电针镇痛的事实,提示内啡素可能参与电针镇痛。但有些报告不能重复出纳洛酮翻转电针镇痛的结果。有人认为,决定纳洛酮是否能翻转电针镇痛的因素之一是电针刺激的强度:低强度电针的镇痛易被纳洛酮翻转,高强度电针的镇痛不易被纳洛酮翻转。有人认为决定的因素是电针刺激的频率:低频电针镇痛易被纳洛酮翻转,高频电针镇痛则不能被翻转。  相似文献   

3.
费宏 《科学通报》1986,31(19):1512-1512
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在同样的针刺条件下不同个体的反应可以有很大差异;另一方面,在同一穴位运用不同的针刺手法可以产生不同的效应。本工作在大白鼠实验中观察了:(1)在同样的电针条件下动物镇痛效应的个体差异性;(2)电针镇痛效果的优劣与脊髓中间片肽的释放量是否有关;(3)不同频率的电针释放出阿片肽的种类是否相同。结果表明,低频(2Hz)  相似文献   

4.
汤健 《科学通报》1979,24(23):1095-1095
内源性鸦片样物质(OLS)的发现为痛觉生理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针刺镇痛过程中是否有OLS参与,这是针刺麻醉原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工作证明,电针引起大鼠脑内OLS含量升高,这种变化与针刺镇痛效果有平行关系。说明脑内的OLS在针刺镇痛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谢翠微 《科学通报》1981,26(20):1279-1279
关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各家报告结果不一。鉴于低位脑干含NE的神经元可发出纤维上行到脑,下行到脊髓,从神经末梢释出的NE又有可能作用于不同的受体,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因素分别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翟青竹 《科学通报》1984,29(14):887-887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r-氨基丁酸(GABA)从神经末梢释出后主要是在GABA氨基转移酶(GABA-T)作用下被降解失活。r-乙烯基GABA(r-vinyl GABA,GVG)是近年发现的一种专一性较强的GABA-T抑制剂。由于GABA-T受到抑制,脑内GABA含量可大幅度提高,而且能持续数十小时之久。本实验采用GVG作脑室注射,在脑内GABA含量提高的同时观察电针和吗啡镇痛效果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韩济生 《科学通报》1979,24(6):278-278
以前的一些工作已多次证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5-羟色胺(5-HT)在针刺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关于5-HT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作用部位,也已进行了一些探索。 本工作利用5-HT能纤维的化学切断剂5,6-双羟色胺(DHT)进行脑室或脑内注  相似文献   

8.
陈启盛 《科学通报》1981,26(13):832-832
国内外许多文献报告内源性鸦片样物质在针刺镇痛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针刺镇痛时脑和垂体内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迄今未见报道。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法直接测定了大鼠电针过程中脑和垂  相似文献   

9.
王晓京 《科学通报》1988,33(12):960-960
本实验用新生大鼠注射谷氨酸钠(MSG)的方法损毁弓状核后观察了大鼠对不同频率电针镇痛的反应及应激前后腹腔巨噬细胞(Mφ)释放过氧化氢(H_2O_3)量。 新生大鼠腹腔注射MSG,第2,4d为2mg/g/d,第6,8,10d为4mg/g/d。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