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GIS的厦门市区机动车尾气扩散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测,确定机动车排放因子,计算道路线源污染源强.结合GIS技术,应用HIWAY2、CALINE4模型模拟厦门市区机动车尾气NOx、PM10的扩散,并验证与分析模拟结果.研究表明,选取的扩散模型对PM10的模拟值比实测值平均偏低4.03%,对NOx的模拟值比实测值平均偏高1.98%,即所用模型能较准确地定量模拟厦门市区机动车尾气污染扩散状况.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机动车污染扩散模式,以厦门市机动车污染排放实际数据为基础,结合具体的气象特点,采用CALINE4模式模拟了厦门市CO、NOx的一次浓度空间分布以及年均浓度空间分布,并对厦门市机动车污染的一般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机动车尾气污染预测尚缺乏科学合理的预测模式.根据华南地区气候特征,本研究选用CA-LINE4模型,对广州市街东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即街口至良口段)营运期间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浓度进行了预测计算.预测结果符合高速公路机动车尾气污染物传输扩散的总体趋势,表明CALINE4模式应用于高速公路环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卢彬  张红  张开先 《太原科技》2010,194(3):49-51,54
介绍了太原市机动车保有量的现状。运用MOBILE6.2模型对太原市机动车CO排放因子和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分析,通过预测2015年机动车排放CO的浓度,对太原市机动车CO排放与控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烟台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结合市区2条主要干线北马路和南大街的车流量、交通状况和机动车运行状况,分析主要污染物NOx和CO的排放情况;在对烟台市机动车保有量调查的基础上,利用MOBILE排放因子模型预测2010年烟台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结果表明:烟台市2010年VOC排放量约8.8万t、PM10排放量约1.58万t、NOx排放量约4.7万t,分别比2006年增加约40.9%、20.9%和58%,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治理和预防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太原市机动车运营特征的分析,采用修正的MOBILE6.2模式,对主要参数进行本地化修正,计算了太原市机动车排放的气态污染物排放因子,并确定了太原市分车型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分车型的排放分担率.结果表明,2011年太原市机动车CO、HC和NOx的总排放量分别为42.44×104 t、3.93×104 t和4.71×101 t.分析得出,轻型客车是主要的排放源,分别占(质量分数)82.50%、76.61%和45.40%,其原因是由于轻型客车27.5%的年增长率以及较高的排放因子共同造成的;重型车是NOx排放的第二大排放源,占NOx总排放量的36.47%.以上两种车型是太原市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以镇江市机动车污染排放实测数据为基础,结合具体的气象特点。采用CALINE4(Califomia Line Source Dispersion Model-4)模式模拟了镇江市主要路段CO、NOs的日均和高峰小时浓度分布,从模拟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市区大部分路段的NOs出现较严重超标;两侧都有建筑物的街道,其污染物浓度要比一侧或者两侧都没有建筑物的道路高2—4倍.实测数据与模拟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扩散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其应用将为镇江市机动车污染严重性的初步评估以及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对太原市机动车保有量、主城区交通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阐述了机动车尾气是造成太原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合理减缓、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以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机动车尾气在城市道路沿线的扩散规律,采用风洞实验研究了昆明主城区3条典型路段(路风夹角分别为0°、45°和90°)沿线机动车尾气的浓度分布水平,并利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及组分输运方程模拟了路风夹角45°条件下的机动车尾气扩散分布规律,将其模拟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3条典型研究路段沿线下风向距路肩300 m范围内,均受到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影响;2随着采样点距离的增大,研究路段沿线下风向近地面污染物浓度总体上呈递减趋势且递减速率较大;3随着研究区域垂直高度的增加,风速不断增大且梯度变化显著,而污染物浓度逐渐减小且扩散程度愈明显;4路风夹角45°条件下,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变化趋势一致,对比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模拟光催化路面现场工况,对泰州市道路典型路段机动车尾气污染环境进行调查。讨论了日照时数、月均气温、极端高温、极端低温、空气相对湿度等气象参数的变化范围,分析了光催化路面后续研究的试验条件,检测了工作日和周末两个时段下交叉口与路段中的机动车尾气污染情况,研究了尾气中污染气体NO、HC、CO浓度随时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交叉口处机动车尾气污染程度比路段中严重得多,在交叉口交通高峰时刻尾气中各污染气体的浓度也达到峰值。建议后续研究采用交叉口峰值浓度尾气的混合模拟气体,而非单一污染气体,以便能更准确地反映实际道路机动车尾气污染状况。在交叉口范围内铺筑光催化路面,可以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防治空气污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结合太原市滨河西路北延段工程,进行了垃圾土用于路基填筑的试验研究,指出将试验成果应用于工程实际可大大节约建设投资并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
结合太原市滨河西路快速化改造的设计方案和实践经验,重点介绍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和交通规划理念,指出道路改造只有系统规划、综合改善,才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的绿地规划一般是由市政规划部门在市政规划后进行。而很少把绿化放在其他市政规划之前进行规划的现状,通过对太原市滨河东西路建前建后绿化状况进行的比较、分析,阐述了城市规划绿化先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With respect to the status of Qingdao road traffic and vehicle emissions condition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vehicle pollutant emissions prediction model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By the method of gathering the vehicle flow rate and speed data of Hong Kong Middle Road in Qingdao, it simulates motor vehicle emissions concentration at the point by combining with the corresponding wind speed, wind direction, vehicle emission factors and other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 the wind speed increases motor vehicle emissions concentration will show a downward trend. However, CO and HC emissions decrease obvious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vehicle speed. The research provides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for the automobile pollution in Qingdao.  相似文献   

15.
采用汽油车稳态加载模拟工况法(ASM)、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VMAS)、双怠速法等对北京市不同行驶里程的在用出租车尾气排放进行跟踪检测,通过考核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变化,进行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新车投入运行后,行驶里程在15万公里内,各种试验方法测得CO、HC、NO的排放量均保持极低水平;行驶里程超过15万公里后,3种方法均测得CO、HC和NO的排放浓度缓慢增加;行驶里程在25万公里后,CO、HC和NO的排放量明显大幅度增加,车辆排放恶化。  相似文献   

16.
以宁波市地铁1号线东环南路站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坑工程围护结构变形和外围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对围护结构变形及外围土体沉降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深层土体的开挖时间,并需要及时架设支撑及浇注混凝土底板.同时,结合有限元数值计算和位移转化系数的方法推算了考虑软土强蠕变性的基坑变形长时位移,所得结果与其监测结果相吻合,从而验证了所采用的监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车辆需停车通过信号交叉口的可能性,减少停车时间,针对在三、四线城市交叉口区域实时的车辆排队长度数据不易或无法获得这一实际情况,提出车路协同环境下的车速引导策略。搭建了车载交通灯提醒系统,并对安徽省芜湖市衡山路-凤鸣湖北路交叉口的交通灯进行了数据采集。在实际数据的基础上,运用VISSIM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高峰和平峰流量时车速引导策略均能有效降低单车行程时间,平均降低比率分别为9.2%和13.0%,且改善效果在平峰流量时优于高峰流量时。该车速引导策略提高了信号交叉口的交通效率,为车路协同环境下车速引导的实际有效运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受驾驶人自身驾驶经验和习惯、视野、道路周边环境等因素影响的车辆行驶轨迹,探究了典型车辆行驶轨迹(正常轨迹、理想轨迹、切线轨迹、漂移轨迹、摇摆轨迹和修正轨迹)条件下的车辆动力学响应. 在Carsim环境中构建了以6种行车轨迹为道路中心线的弯道路段,并使车辆的左前轮始终沿道路中心线行驶,仿真过程中记录车辆动力学参数的时变曲线. 研究表明:车辆沿切线和正常轨迹行驶时,能够以安全、高效、舒适的理想状态通过弯道路段;而当车辆沿修正轨迹、摇摆轨迹等行驶时,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较差.  相似文献   

19.
太原市滨河小区是市重点工程,共10栋高层住宅,其中4栋住宅地基处理采用长螺旋钻孔压灌桩。通过对该小区钻孔压灌桩施工质量的监理情况,出理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了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质量的监理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