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慧 《科技信息》2006,(4):126-127
语法隐喻这一术语最早是由Halliday在<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从社会角度诠释语言与意义>一书中提及的.<功能语法导论>(An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Hallidy,1985)为语法隐喻创建了理论框架,对语言中的语法隐喻现象进行了归类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立场出发构建了语法隐喻的理论体系.本文试用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来解释翻译中的一些现象,并重点探讨英译汉中概念隐喻的应用.在翻译过程中,不难发现源语语法隐喻在目标语中的实现形式是不同的,本文将分析解释英译汉过程中,英语中的概念隐喻中的隐喻式翻译成汉语时不同的处理方式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黄琪 《科技信息》2008,(29):131-131
Halliday认为概念语法隐喻的使用增加词汇密度,降低语法密度。通过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语言产出中语法隐喻、词汇密度和语法密度关系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概念语法隐喻、语篇语法隐喻与词汇密度正相关,与语法密度负相关,人际语法隐喻正好相反。二、学习者语域意识不够强,其书面语中词汇密度过低。三、词汇密度和语法密度呈现逆向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概念的提出把隐喻的概念从传统的修辞手段扩展到语法层次,增强了对一些语言现象的解释功能。主要探讨了语法隐喻的语篇衔接功能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语法隐喻是科技语篇中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它能够把事物的动态过程和特征通过名词化的方式转化为相对静态的实体。本文主要介绍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语法隐喻的功能。本文认为语法隐喻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是一种新的认知方式,是人类认知能力的进化和提高,它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和途径,能加强和凸显科技文本作者的权势,同时增强科技文体的客观性,蕴含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隐喻的意义是将某一个领域(即原始域)的经验映射到另一领域(目标域)。运用概念隐喻及语法隐喻的理论分析外刊上的经贸文章,发现这类语篇中隐喻表达非常普遍,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及本体隐喻等概念隐喻的运用有助于我们认识抽象的经贸知识,而语法隐喻中的名词化表达则对语篇衔接及语言简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郭明周  董杰  程福干 《科技信息》2010,(20):I0006-I0007
语法隐喻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提出的,他在《功能语法入门》(Halliday 1985)最后一章指出,隐喻现象并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这便是语法隐喻.韩礼德把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种类型,并指出名词化是概念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但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概念隐喻在科技新闻语篇中还有形容词化和动词化两种表现形式;科技新闻语篇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客观性,但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即使是在科技新闻语篇中人际隐喻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没有概念隐喻那么明显.  相似文献   

7.
英语语篇中存在大量的语法隐喻现象,但这种语法隐喻在不同的文体和语域中出现的形式和体现的功能却不尽相同。新闻英语中就包含大量的语法隐喻。本文从功能语言学角度分析新闻英语中的隐喻现象,试图揭示其在篇章中的作用,以求达到加深对文章理解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隐喻是理解人类认知能力的唯一方法,而隐喻本身就是单向的概念域的映射过程;语法化是隐喻性的过程,隐喻是语法化过程的动因。因此,语法化过程是单向性的,这是由语法化过程的本质,即隐喻性所决定的,语法化单向性反映了人类的基本认知规律,反映了人类语言系统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分析工具对从小句角度阐释语言特点有很好的效果。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属于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借助于Coder软件对戈尔丁的《继承者》进行数据统计,进一步分析小说的及物性特点,旨在揭示在新旧两个部落语言使用上的不同,进而探索小说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超 《科技信息》2009,(4):82-82
Lakoff和Iohnson于1980年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指出语言是思想的外壳,隐喻性认知在隐喻性语言中得到沉淀,语言教学中使用隐喻能增加词汇、阅读、写作甚至语法教学的理据性,能满足教学对象的新奇感,使教学更形象生动;同时隐喻有助于语言学习者的词汇学习并增强学习者用隐喻思维解决问题和作为有效的交际策略的能力。笔者通过对所授班级进行的隐喻能力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所涉及的隐喻概念多以中国的文化方式进行解释。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加入概念体系与隐喻知识必不可少。教师应以隐喻概念教学为英语教学的切入点,加强学生认识并跨越母语的隐喻性认知机制与目标语认知机制的差异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隐喻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学习掌握目标语特有的认知方式,培养其隐喻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从认知角度来考察,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具有两个特征:在意义表达方面,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可以体现意义的主观性;在心理扫描模式方面,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是对事件的顺序扫描.从功能角度来考察,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具有两个特征:在句法构式方面,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具有特定的语法功能;在语篇表意方面,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具有语篇简洁功能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讨论了名转动这一语言现象的深层机理:名词转用作动词在词汇语法层次上的形式转变,必然有语义层次为其提供功能基础,即环境或参与者成分进入过程;而其动因就是及物系统内部各功能之间的隐喻,以及这种隐喻在词汇语法层上的体现。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名词转用为动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马玉夏 《科技信息》2010,(25):I0243-I0244
系统功能语法对语法隐喻的研究始自韩礼德,但是韩礼德对语法隐喻的讨论主要限于概念和人际两方面,对语篇语法隐喻持保留的态度。本文以语法隐喻理论为框架,分析梳理语篇隐喻理论,聚焦英语主位同等结构等五种常见的语篇隐喻体现形式。研究发现,语篇隐喻存在的事实性和理据性足以使其和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共同成为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隐喻理论应该包括语篇隐喻。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小说<艰辛爱情路>为例,借助女性文体学分析模式,通过分析小说中一个恋爱场景中涉及男女主人公的及物过程的类型选择的"质"与"量"的区别,揭示习俗化父权制社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人类如何通过语言来重构客观现实与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讨论语法隐喻与概念隐喻二者之间的关系。论文首先分别简单介绍语法隐喻和概念隐喻的基本理论,然后重点论述二者的异同。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认为语法隐喻和概念隐喻在运作机制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韩礼德和马蒂亚森1999年对语法隐喻的界定和分类,名词化包括语法隐喻中的一部分,这些名词化属于狭义的类转移名词化。除此之外名词化还包括级转移的名词化,依据类典型理论对名词化和语法隐喻关系的阐释,名词化是语法隐喻的典型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语法是人类对纷繁复杂语言现象的抽象化和模块化,即范畴化。然而,由于客观事物的连续性、多样性和多变性,人类的思维在认识世界和借助语言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过程中都发挥着积极主动的作用,语法范畴与概念范畴间必然存在差异性,因而导致了语法范畴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18.
语法隐喻是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为隐喻学研究引入了一个新视角。制造语法隐喻最常用的方法———名物化隐喻就是将动词或形容词物化,是构成语法隐喻的重要手段。名物化是语法形式上的一种变化,既具有名词事物的静态语义特征,又具有动词的渐变语法特点,但其实质是语法与语义的交互匹配,是一个有意义的动态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在变,人对世界的认知也是在不断深化;对语言研究从规范、描写发展到解释认知语言学在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提出了主客观相结合的体验主义认识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本文通过认知语言学理论阐述研究隐喻的理论基础,并解释隐喻与认知、隐喻与本义的关系,说明对隐喻的研究应注意解释的范围与意义,应从文化与思维入手,探讨语言的哲学实质,从而对语言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