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中国股市正在逐步走向完善,走向规范化,价格回归其内在价值将越来越明显,分析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其绩效将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对上市公司分门别类是使投资决策简单易行的必由之路。本文使用聚类分析对上市公司进行分类,以供投资者做投资决策借鉴之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进行业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风险大小以及收益水平,因此对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综合实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进行评价以及相关分析,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行为,利用现金流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进行评价,使投资者准确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通过列举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途径.并介绍用于评价的主要财务指标,指出现金流量指标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用于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较为客观.  相似文献   

4.
通过1999年至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名称变更次数及原因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上市公司股票名称变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进行了资产重组或者控股股东发生变更;我国证券市场对于高科技具有强烈的偏好,许多上市公司在股票名称变更后的新名称中带有科技等字样;上市公司股票名称变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司的经营业绩,特别是实质性重组后的更名大幅度提高了公司经营业绩,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股票二级市场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票名称变更很敏感,具有一定的向好反应.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上市公司的模糊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38家西北地区上市公司的1999年财务指标数据,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并以多元统计中的判别分析方法对分类结果进行校验,为该地区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和股票市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 ,中国A股市价普遍受实力投资者操纵行为的影响。并通过股票投资超额收益率 (Rc)与投资者人数变化率 (Gm)和大单持投率 (Dc)之间的关系分析 ,证实了这一假设。实力投资者投资股票的行为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及其增长无关 ,而与控股权转移、资产重组、重大项目投资和公司分配方案关系密切。指标分析显示 ,实力投资者有提前知晓为披露信息的可能。为了维护市场“三公”原则 ,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发挥股票市场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建议对实力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股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就成为了全社会的聚焦点之一。如何才能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准确的分析,也就引起了广大投资者的关注。结合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两家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运用盈利能力分析的相关指标,对两家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了简要的对比分析,揭示了盈利能力分析对衡量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并预测其发展前景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DEA的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有效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燕 《科技资讯》2006,(1):136-137
应用DEA模型(C2R)对上市公司业绩进行评价,有效性分析和规模收益分析,为投资者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上市公司提高自身效率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往往以会计利润为衡量标准,但它存在较大的缺陷,本文通过应用国际较先进的经济增加值指标来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真实业绩作一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0.
巩斌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2):11-13,82
正确公允的认识和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已成为有关各方的共识。然而有些公司恶意造假、包装上市,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巨大损失,扰乱经济市场。这使得有关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的研究日益迫切。就如何运用BP网络神经算法来提高财务困境预警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期,我国证券市场(尤其创业板市场)的频繁波动引起投资者的高度关注.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参考指标,市盈率能否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决策依据?针对这一问题,运用因子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从股票成长性、低市盈率股票投资价值两方面,探究市盈率投资策略是否适用于我国创业板市场.结果显示,高市盈率股票不具有高成长性,甚至是较低的成长性;低市盈率股票的市场表现没有达到理论状态.因此,市盈率投资策略目前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上效果不显著,市盈率在指导投资中的作用有限.研究结论为监管当局完善创业板市场的相关制度、上市公司优化企业的经营状况、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股市个人与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检验中国证券市场个人与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及其市场影响,把市场上的投资者分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两类进行研究。选取的数据样本为2001年8月27日到2002年3月25日中所有上海证券市场A股667支股票所进行的交易。研究结果显示,个人投资者在羊群效应上表现明显。中型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额变化对市场价格因素没有依赖性,也不存在羊群效应。因此,我国证券市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是值得推广和坚定实施的。  相似文献   

13.
聚类分析在证券投资基本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14个聚类分析统计指标,用离差平方和法对31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聚类分析,借以通过对股票的基本面的分析,为证券投资者提供长期理性投资的依据.降低投机性带来的风险,树立以基本投资为主,技术分析为辅的理性投资理念,找出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进行长期投资.  相似文献   

14.
诸多文献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可以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在我国,作为第二大机构投资者的QFII是否也能发挥稳定股市的作用是研究核心。对2007年—2010年上半年间QFII持股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QFII持股比例越高的股票,其股价波动性越大。这说明QFII的参股会增大股票的波动性,QFII在我国无法起到稳定股票市场的作用。研究对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发展政策和制度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股票市场中,股票进行买卖的行为叫做股票交易。交易量的大小称为成交量,而成交量直接影响股票价格的变化。主要研究供求与股价等一些相关因素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讨论、分析,给出定量的描述,为投资者提供一个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聚类分析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聚类分析在证券投资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发掘空间。笔者将聚类分析方法引入到证券投资分析中,对股票的行业因素,公司因素,收益性,成长性等基本层面进行考察,建立了较为全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衡量样本股票的“相似程度”,然后通过聚类分析模型来确定投资范围和投资价值。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帮助投资者准确地了解和把握股票的总体特性,预测股票的发展潜力,并通过类的总体价格水平来预测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选择有利的投资时机,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对指导证券投资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牛市熊市中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金融理论认为机构投资者是“理性经济人”,从而能够采取正确的投资策略。而通过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在投资心理和行为上也会出现各种偏差。根据国内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每季度公布的数据,通过配对T检验的方法,对比分析在牛市、熊市开始和结束时,基金持有股票占资产净值的比例,得出国内机构投资者有“噪声交易者”的特性,并且预测能力和择时能力欠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涨停股在未来交易日仍普遍具有持续上涨潜力的原因,帮助高风险偏好的短线投资者提升对涨停股追涨获利的概率,从涨停股公司基本面、涨停驱动因素、涨停股属性、涨停强度及效应、国内外股市表现、技术指标与资金介入状况等6个维度构建了涨停股短线投资策略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根据指标权重结果,针对短线投资者提出了涨停股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内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每季度公布的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对比分析在牛市、熊市开始和结束时,基金持有股票的相关性,得出国内机构投资者有非理性的特性,并且在牛市期间,小规模基金的非理性程度要比大规模基金严重,熊市期间,则相反。  相似文献   

20.
该文基于中国国内基金公司对个人投资者所作的调查问卷数据,使用对比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中国个人投资者风险资产的配置。通过考察投资者的个人特征、行为金融因素、投资经历和变现要求等因素对其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发现中国个人投资者风险资产配置受个体特征影响较大。相对于基金投资而言,更偏爱股票投资的个人投资者具有如下特征:年龄为40岁左右,具有本科学历、高收入,职业为国企员工、管理人员或自雇人士,性别为男性。同时,在基金投资中的行为偏差比较严重、非理性程度较高的投资者也会更偏爱股票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