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开放式基金外部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式基金的运作过程中投资者需要面对外部效应的影响,投资者的收益与基金基他投资者及基金管理者的行为相关,特别是当投资者的赎回行为将迫使开放式基金变现部分投资,以满足资产的流动性时,部分潜在的资本收益被迫变现并分配给退出者,同时新投资者的进入也会稀释基金当前的潜在收益,这些对原来的投资者都将产生直接的外部效应。另一方面,在开放式基金的整个运作过程中,基金管理者采取怎样的成本计价方式也将对基金的投资者产生不可低估的外部效应。  相似文献   

2.
过度自信展望理论与处置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过度自信心理的展望价值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研究了行为偏差现象“处置效应”的形成机理和原因。研究结论表明: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心理和展望价值最大化选择准则可以有效解释行为偏差现象“处置效应”的产生机理。并利用这一研究结论有效地解释了中国股票市场上“处置效应”比国外市场更加严重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在行为金融的框架下,通过基于过度自信心理和自我归因偏差心理的展望价值模型,研究了马科维茨“期望收益-方差”投资原理的局限性。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心理和展望价值最大化选择准则会使得投资者拒绝接受“期望收益-方差”投资原理。  相似文献   

4.
一青少年冲动犯罪的概念与特点 冲动(impulsivity)是与反社会行为有关的人格特征,是一种情绪焦躁和寻求即时满足的倾向,一种心烦意乱的倾向。冲动和“消极情绪”犯罪倾向存在关联。有“消极情绪”的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会比其他人感知到更多的威胁和危险,一旦具有“调节冲动方面的巨大困难”时,他们往往会很快地将这些消极情绪转化为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0—2012年A股市场的面板数据,从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趋同的视角,分析了机构投资者趋同交易行为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其间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趋同交易行为与股价同步性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且2者之间的正向关系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减弱。结论表明,机构投资者既有降低股价同步性的一面,同时又有提高股价同步性的另一面,这一发现对客观认识机构投资者对股价同步性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的羊群行为,提出了一个包含所有投资者的羊群交易模型.通过一定的假设和计算,模型表明,羊群行为增加了价格波动,并且跟风者必定招致资本损失.同时通过对机构间跟风行为与机构与个人投资者之间跟风行为的比较研究,指出机构间有必要存在一定的跟风行为,而且投资的机构化有助于减少由于跟风而带来的资本损失.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 ,中国A股市价普遍受实力投资者操纵行为的影响。并通过股票投资超额收益率 (Rc)与投资者人数变化率 (Gm)和大单持投率 (Dc)之间的关系分析 ,证实了这一假设。实力投资者投资股票的行为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及其增长无关 ,而与控股权转移、资产重组、重大项目投资和公司分配方案关系密切。指标分析显示 ,实力投资者有提前知晓为披露信息的可能。为了维护市场“三公”原则 ,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发挥股票市场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建议对实力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8.
人类童年期的行为特点与现代人类存在着全息对应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的童年时期的行为特点与人一生的行为特点有着全息对应关系 (常言道:“三岁看大”)”。“人类童年时期的行为特点与现代人类行为特点有着全息对应关系”。文章探索了它们的内在联系:‘修剪效应’(Pruningeffect),并说明:以‘修剪效应’这一思路为桥梁,可从前者推导出后者。而最近国外连接发表了证据,证实这二者都确实存在;且数据与我们的理论推算值吻合。  相似文献   

9.
不赞成表达是交际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是冲突的一种形式。通过收集语料的方法,对中日影视剧中间接不赞成言语行为的异同进行对比考察后发现:日语中间接不赞成言语行为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汉语。在实施间接不赞成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类型上,汉语主要倾向于使用“理由说明型”、“意见陈述型”、“反问强调型”三种类型;日语则倾向于使用“疑问表述型”、“理由说明型”、“反问强调型”三种类型。其中,汉语“理由说明型”语用策略使用频率最高,而日语则是“疑问表述型”语用策略使用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往对“双性同体”的争论往往局限于强调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主义倾向,而忽视了这个理论的对话性。若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参照,将“双性同体”作为一个“活”的主体,探索其内部两性思维以及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对话,不难发现“双性同体”体现的是一种交往行为,并能领悟这一理论的无穷活力。  相似文献   

11.
巩静 《科技信息》2008,(5):205-206
2005年4月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2006年底32家公司赶搭第64批股改“末班车”,中国证券市场这场重大改革年末收官。如何有效制约大股东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股改后很多情况发生改变,大股东行为可能会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本文研究即是围绕这方面展开,分析后股权分置时代大股东行为特征和对市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监管策略,以引导股票市场良性、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对沪深两市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了投资者情绪对证劵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投资者情绪高涨时,分析师盈利预测相对乐观,准确度较高,分歧度也较大;而当投资者情绪低落时,反之.作为理性人代表的证券分析师,其盈利预测结果除了受微观层面的企业自身因素影响之外,还受到宏观层面的投资者情绪的影响,从而在行为金融学的角度上论证了分析师的盈利预测行为.  相似文献   

13.
投资者心理与套利的有限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投资者的投资心理为基础,运用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和自我归因偏差心理模型研究了套利的有限性和投资心理给套利者造成的套利风险。模型的结果表明,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和自我归因偏差心理会限制套利者的套利行为。最后,利用这一研究结论解释了我国证券市场上所谓的“基金黑幕”现象。  相似文献   

14.
行政事实行为理论作为行政行为研究的基本组成部分,在与其有着“姊妹”关系的行政法律行为理论比较中显得十分薄弱。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及政治民主化、法制人性化、经济市场化、社会自治化的程度不断深入,呼唤着行政事实行为对国家作用的发挥。“行政事实行为”这一学术概念,起源于德国学者耶利·纳克(WalerJellinek)所谓的“单纯高权行政”,丰富于法、德两国学者适应于现实制度需要的理论创新,得益于世界各国学者积极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将混合行为蚁群算法应用到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研究中去,建立了基于混合行为蚁群算法的股票市场投资行为演化模型,研究投资者的五种行为及组合对股票价格及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Matlab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不同投资行为与股票价格及市场稳性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分析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投资博弈的基础上 ,根据 2种投资行为的特点 ,选择了联合投资决策模型 ,并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 ,来决定投资者的最佳投资策略 ,最后就行为金融学对该模型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对“顾客忠诚”的界定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明 《科技资讯》2009,(6):233-234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顾客忠诚倾向和顾客忠诚行为两个角度对“顾客忠诚”作出界定,并根据“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的相互关系,分析影响顾客忠诚相关因素,提出对“顾客忠诚”量化研究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8.
非理性投资者行为的IPO抑价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行为金融学中有关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观点,对中国广大中小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和中国IPO抑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假定发行公司以筹集资金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作为代理人持有股票,并在上市后把IPO股票转售给非理性的中小投资者,以攫取他们的消费者剩余,达到目的.通过模型化该过程,发现中国的IPO高抑价与中国存在众多的非理性中小投资者有直接的关系,是他们导致了抑价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与蚁群觅食行为的相似性,建立了基于混合行为蚁群算法的股票市场投资行为演化模型;研究了"熊市"与"牛市"时不同投资者行为与市场稳定性的关系;并利用Matlab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投资者行为与股票价格及市场稳定性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缺乏对投资决策过程中投资者行为影响因素的考量是当前许多政策未取得理想效果的主要原因。基于行为决策理论,通过构建可再生能源投资决策行为分析概念模型,定性描述可再生能源投资决策行为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测量与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的先验信念、政策偏好和技术风险态度对投资决策有显著影响,并且投资组合中可再生能源的份额(即投资者的决策结果)与其投资组合的业绩正相关。据此,提出了该研究结果对提高可再生能源投资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