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溶胶凝胶法在常温下制备出纯纳米TiO2,通过浸渍、沉淀、抽滤等步骤得到改性纳米TiO2.同时用改性后的纳米TiO2引发APEG、MA、马来酸单甲酯三元共聚,并优化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当引发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6%,光照时间为4h,H2O2的量为1.5mL并控制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0h时,其转化率最高可以达到74.29%.  相似文献   

2.
通过接枝共聚的方法合成了SBS改性丙烯酸树脂,并以此为基料制备了铝合金阳极化保护涂料.考察了SBS用量、不同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表明SBS和丙烯酸成功进行了反应.通过改性丙烯酸涂料的冲击强度从原来的30 kg·cm提高到50 kg·cm,耐磨性提高了20%,拉伸强度提高了800%.  相似文献   

3.
黎玉茗 《科技信息》2012,(12):382-382
本文制备了表面带光引发基团的纳米TiO2粒子(TiO2-IPTS-2959),并将其作为光引发剂,应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光分散聚合的体系中,实现以纳米TiO2晶体表面为光引发活性中心来引发分散聚合反应,成功制备了TiO2/PMMA复合微球。  相似文献   

4.
PAM的光聚合参数及絮凝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光引发剂用量、单体含量、引发时间、引发温度等参数对光引发聚合PAM分子量的影响以及添加剂尿素和LAS对PAM分子量和溶解速度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合成参数.研究表明光引发聚合PAM的最佳合成参数是:光引发剂用量40 μL,单体含量为20%,引发时间为1.5 h,引发温度为15~19 ℃;添加剂尿素或LAS含量在6%为最佳.检测结果表明,实验合成的PAM对煤泥水的絮凝沉降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得到性能稳定的绿色环保丙烯酸复合乳液,将正硅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纳米SiO2经过表面改性后引入到环境友好丙烯酸酯乳液中,制备了无机-有机纳米S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探讨了其合成工艺条件对单体转化率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温度为75℃,乳化剂用量为5%,引发剂用量为0.6%时,复合乳液单体转化率及稳定性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基于单体原位插层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涂料用聚醋酸乙烯酯/蒙脱土纳米复合乳液,对影响纳米复合乳液性能的反应温度、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MMT质量分数进行了单因素研究.XRD,FT-IR和TEM分析结果表明:65~70 ℃条件下,当乳化剂用量0.6 g,引发剂用量0.6 g以及MMT质量分数为3%~5%时,MMT片层在PVAc基体中基本呈单分散状,形成了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其纳米化程度最大,乳液MMT单片层的数量最多;此时MMT的分散程度最高、阻隔性能最好,大大降低了水的扩散速度与吸水率,延长了耐水时间.测试表明:乳液质量分数达到33%~35%,静置于水中135 h胶膜不开胶脱落,其耐水性能是PVAc乳液(不含MMT)的2.7倍.  相似文献   

7.
水性预交联聚丙烯酸酯涂料印花粘合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预交联技术合成出水性聚丙烯酸酯涂料印花粘合剂.研究了交联单体、功能单体、乳化剂和引发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单体的选择及用量是预交联技术的关键;功能单体对胶乳粒子大小及分布有较大影响;用阴/非离子复配的乳化剂能使聚合体系达到较好的稳定性;引发剂为单体总量的0.6%.  相似文献   

8.
以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通过光引发聚合制备淀粉-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分别用红外光谱和偏光显微镜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和形态结构,考察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和单体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夺氢型光引发剂能有效地提高单体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但随着引发剂用量和单体用量的增加,接枝效率会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9.
纳米TiO_2改善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纳米TiO2为添加剂来提高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各项性能.研究了纳米TiO2的改性,以及改性后的纳米TiO2对钢结构防火涂料的耐热极限、防水性能、黏结强度及抗菌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涂料的断面以及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状况.结果表明:采用6%的经硅铝复合包膜改性后的纳米TiO2粒子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与纯钢结构防火涂料相比,纳米TiO2添加量为0.9%时,改性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性能有较大的提高,其耐热极限由96℃提高到112℃,耐水极限由28h提高到37h,黏结强度由0.45 MPa提高到0.61MPa,抗菌率也由21%上升到99%.  相似文献   

10.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单体,或以其混合物为接枝单体,对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聚苯乙烯(SIS)进行接枝共聚制备溶剂型胶粘剂.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MMA的适宜用量为SIS总质量的15%左右,BMA的用量为SIS质量的20%,MMA与BMA适宜配比为2∶1,引发剂用量为SIS总质量的1.0%,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4 h左右.  相似文献   

11.
以TiO2粉体为前驱体,用水热法制备了TiO2纳米纤维,用扫描电镜、x-衍射和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考查了合成产物对刚果红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属锐钛矿相TiO2,产物结晶完好;TiO2粉体和纤维对刚果红水溶液的降解率分别为89.1%和97.4%.  相似文献   

12.
利用熔融-分相法制备了以多孔玻璃为载体的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以甲基橙为被降解物,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光催化活性,并与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的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光源、光照时间和催化剂颗粒粒度对光催化活性都有较大的影响;与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的纳米TiO2有类似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萃取精馏法制备纳米钛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TiOSO4液为原料,采用萃取等方法将TiO2转为有机物溶胶,再将此溶胶蒸馏制成纳米TiO2粉体。以D2EHPA为萃取剂,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D2EHPA浓度25%,O/A=1:5,萃取时间10min。最终产品纳米TiO2通过煅烧温度达到物相的晶形转变,其纳米TiO2膏体粒子粒径为20nm。  相似文献   

14.
钆、镉共掺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四正丁酯、硝酸钆和硝酸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Gd和Cd共掺杂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UV-vi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以罗丹明B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掺杂量对样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规律。XRD分析表明,所得粉体均为锐钛矿相纳米TiO2,且Gd和Cd共掺后随着掺杂量的增加,纳米TiO2特征衍射峰宽化,强度降低;UV-vis光谱分析表明,适量钆(0.2%)掺杂使得催化剂在400~600nm的可见光区域对光响应,而在Gd掺杂的基础上掺杂Cd后,催化剂在紫外光区及400~600nm的可见光区吸收显著增强,对光具有更高的利用率;光催化实验表明,钆和镉掺杂对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有显著的影响,当钆和镉掺杂量为0.2%、0.3%时其光催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表面吸附Sr2+ 的锐钛型纳米TiO2系列样品,通过XRD法和XPS法研究了Sr2+在纳米TiO2表面单层分散的阈值。两种研究方法测得的阈值均为1.0个/nm2,按照密置单层模型计算得到估算阈值为5.3个/nm2,大于所得实际阈值。  相似文献   

16.
TiO2纳米超微粒在300 ̄400nm紫外光照激发下所产生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具有极强的光催化反应性能,受其光催化作用,大量活性氧类自由基在细胞内累积,形成细胞内氧化压迫并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本研究观察分析了TiO2超微粒光激发自由基与氧化压迫性细胞凋亡的关系,并对其作用机制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纳米TiO2为催化剂,以聚丙烯型大孔树脂为载体,采用掺杂法制备聚丙烯-纳米TiO2(polyprolyene—nanometer TiO2,PPT)复合材料,对甲基橙染料进行光催化降解,并且讨论了TiO2与聚丙烯的质量比、最高加热温度、TiO2类型、提取剂等因素对PPT复合材料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甲基橙溶液脱色率达90.12%,TOC去除率达56.60%。通过对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和连续长时间的反复实验,证明该载体负载的二氧化钛不易脱落,性能稳定,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8.
锐钛矿相纳米TiO_2的拉曼光谱表征及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锐钛矿型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本文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锐钛矿型TiO2纳米粉体及不同金属离子掺杂的锐钛矿型TiO2纳米粉体,采用XRD、Raman光谱对纳米TiO2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金属离子掺杂对TiO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离子掺杂后的TiO2与纯TiO2相比,拉曼谱峰强度降低,平均粒径变小,光催化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19.
纳米TiO2/玻璃薄膜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溶胶 -凝胶法在玻璃表面制备了均匀透明的纳米TiO2 薄膜 .采用高压汞灯为光源 ,敞口固定床反应器对水中染料亚甲基蓝进行了光催化氧化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涂膜次数的增加 ,薄膜TiO2 负载量增加 ,锐钛矿晶相粒径增大 .TiO2 薄膜对亚甲基蓝氧化降解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降解反应符合一级速率方程 .对亚甲基蓝的暗态吸附及光催化降解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介绍纳米TiO2等离子体洁净空气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采用溶胶-凝胶法在304不锈钢基板上制备纳米TiO2薄膜的方法。以室内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甲醛(HCHO)为例,在二种不同试验条件下,实测了测试室内甲醛污染物的变化曲线,得出采用纳米TiO2等离子体放电催化洁净技术,具有净化效果好、速度快等优点,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