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1年度"中国智造世界强音"高峰论坛于2011年12月2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智造"的声音自2010年以来再次掀起一个小高潮。当"made in china"风靡全世界,我们却几乎没有掌握什么核心技术时,很多人谈到中国不能满足做一个世界制造大国。中国面对整个困局,  相似文献   

2.
会平 《创新科技》2011,(7):50-51
筷子事件引发的热议 6月初,美国佐治亚州一家工厂向中国出口筷子引发西方媒体热议。这家工厂每天可以生产200万双筷子,大部分出口中国。《时代》周刊评论说,在每件商品都标注“中国制造”的时代,进口筷子无疑是个标志性事件:中国虽然拥有全世界最廉价的劳动力之一,但这种优势正在逐步丧失。  相似文献   

3.
几百年来,大批华人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地区谋生,被称为"下南洋"。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到全球化时代,对于"下南洋"的理解也不该仅仅落在人口迁徙方面,而是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国家的转移方面。例如,中国在2001年生产了全世界40%的耐克运动鞋,而越南只占到13%的份额;但到2010年,全球37%的耐克运动鞋打上了"越南制造"的标记,而同期打上"中国制造"的耐克运动鞋只占34%。又如,阿迪达斯年内将关闭位于苏州的在华惟一直属工厂,迁至缅甸。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下南洋"渐成趋势。中国制造业"下南洋"有"转"的成分。中国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制造的影响力,甚至充分体现在了美国灾难大片《2012》中:片中那些在劫难之际拯救人类的巨大"方舟"。而"只有中国人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这句台词,在中国观众中引发的情感却是复杂而微妙的。而让中国制造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的,是2009年岁末一则  相似文献   

5.
钟子毅 《科技资讯》2014,(11):243+245-243,245
中国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工业大国,有"中国制造"商标的产品随处可见。"中国制造"正在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但是却遇上不少麻烦。在西方消费着心中竟形成了中国货=低级、低价商品这样的固定概念。中国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生产并以低价倾销方式。这使得它无法站在竞争的制高点。产品技术含量低,又缺乏叫得响的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在全球竞争中难有更大的作为。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以及专利,创新能力不足,使"中国制造"处处受制于人。面对诸多困扰"中国制造"还是要走下去的。  相似文献   

6.
制冷铜管生产装备的制造技术长期以来被国外垄断,洛阳双勇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先后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成功地自主研发出一系列新型生产设备,逼迫进口设备价格近10倍的"跳水",一举打破了多项冶金装备制造业的国外垄断局面,使国内冰箱、空调价格大幅下降,为"白色家电"走进中国千家万户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德国企业在美国对中国"使坏"中国对太阳能上游产业的"双反",与其说是对美国的回应,不如说是对欧盟的敲打今年上半年在德国竞标时,德国太阳能巨头SolarWorld以0.59欧元/瓦DDU(即未完税交货)的低价打败了三家来自中国的企业。"0.59 DDU?我可以说脏话么?"一位业内人士在获知此消息时说。他认为,真正的德国制造不可能这么便宜,"SolarWorld的诚信有问韪。"去年,正是SolarWorld成功导演了美国对华光伏业的"双反制裁";之后,它又联合欧洲的同行要求欧盟效法美国。欧盟占了中国光伏出口市场的2/3,一旦欧盟也实施"双反",已经产能过剩的中国企业们将饮下一大坛苦酒。驱逐中国企业太阳能被誉为最清洁、可靠的能源,是世界能源产业的未来。目前,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直接产生电流发电。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令人惊叹的"中国奇迹"。随着中国各类产业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享誉全球,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大代工制造基地。2013年,中国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占比达到20.8%。然而,中国的传统产业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网络的同时,整体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水平。缺乏技术含金量、无核心竞争力,使得中国传统产业在利润水平薄弱的生产环节有强大的优  相似文献   

9.
《世界博览》2012,(19):38
正3D打印技术让产品从设计到制造之间只相隔一个"打印"按钮的距离。由它引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由大规模制造转向个人化生产,改变制造的流程,从而打破跨国代工的产业链,让制造业工厂重新回归发达国家。不过,这个近来被国外舆论热炒的美好"概念",究竟会是中国制造的噩梦,还是美国制造的一场春梦?  相似文献   

10.
走"中国创造"之路,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之路。面对重重"围剿"困难的"中国制造",我们主张应尽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制造     
提起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很多人都联想起鞋子等产品,多年来,Made In China代表是技术含量不高的手工产品,Made In China也成为嘲笑我们国人的一句用语。如今,这一局面有所改善,随着标志着高科技的IT产品在中国的生产制造,中国制造开始让我们扬眉吐气。Made In China也开始有了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精益生产被称为"21世纪制造模式"而倍受全世界制造行业的关注.如何杜绝浪费,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不少企业都面临的一个课题.而精益生产理论消除浪费的管理理念,符合了企业的做强做大的利益需求. 本文主要围绕制造业如何应用精益生产理论,结合供应链库存管理,探讨企业如何消除浪费,追求零库存,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创新科技》2020,(2):61-71
发展智能制造,关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效。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通过文本数据挖掘,提取关键词反映企业对智能制造的关切焦点,进而运用词频及共词网络分析,洞察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态势。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企业对智能制造的关切焦点涵盖政府政策、发展范式、使能技术、关键装备和辐射领域,特别从2014年起空前活跃;中国智能制造目前仍以自动化、信息化范式为主,但数据、互联等网络化倾向已然涌现;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是中国智能制造的区域高地,装备制造业是智能转型的领头行业;中国智能制造衍生出互联共生的"智能+"生态网络,以发展范式、特定技术与装备为中心。  相似文献   

14.
语丝     
正因为缺少文化思维,"中国制造"即使产品有了质量,甚至有了款型,因为缺少故事没有精神,但是还是不值钱。——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王潮歌全世界没有因为买到"中国制造"而感觉到荣耀的,因为产品有了质量,甚至有了款型,都没有故事,都没有精神,所以不值钱。老骂爱马仕太贵了,LV太贵了,对不起,就两块皮子,给你讲了个故事,就可以卖几万,你的就是几百,这是我们因为没有文化思维获得的天地。  相似文献   

15.
<正>在新一轮中国制造的大潮中,张江已具备一定的产业积累。我们习惯了集成电路的张江,软件开发的张江,高科技的张江,但没听到过中国制造的张江,很少有人将"张江"与"中国制造"联系起来,张江和中国制造就像是风马牛完全不相及的两件事物。但2015年《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发布,却让原本看起来关系不大的两个词紧密联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制造"正在世界范围内崛起,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的现状,阐述了科技创新对"中国制造"的影响,并对如何进行科技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今年,国务院印发了被誉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中国实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纲要提出,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国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值得一提的是,在纲要提  相似文献   

18.
《科技智囊》2008,(3):I0004-I0008
近年来,在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同时,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国际市场中,大量服装、玩具、食品、家电等非高技术中国制造产品生产附加值极低,品牌影响力明显不足,中国制造产品的溢价能力不强,品牌国际化成为中国制造的短板。特别是2007年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媒体对中国制造产品的妖魔化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制造的品牌缺失。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世界范围内工业激光技术的迅猛发展,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冶金、石油化工、能源、生物工程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加强激光先进制造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产业发展,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光学学会定于中国国际机  相似文献   

20.
中国设计正搭载着"中国制造"对世界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设计创新不单单是基于消费者的现实需要而进行永无止尽的同质化竞争,设计创新更应在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上做文章,唯有此,设计创新才能实现生产者、消费者与社会整体福利的协调增长。未来的中国设计应充分发掘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转变当前穷尽资源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引领形成一种理性的生产与消费理念,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