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网格质量衡量准则与计算精度之间关系验证过程中的难题,提出一种准确验证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该方法首先生成一系列不同单元数的网格,接着采用三维线性插值算法,获得相邻两套网格单元速度相对误差,当该误差小于某一阈值时,则认为此网格计算得到的数值解为网格独立解.此外,在网格独立解的基础之上,获得不完善网格中各单元的计算误差,并与各单元的度量值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对其进行对比分析,获得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同质量衡量准则QEVS和QEAS相比,本文提出的质量衡量准则QNEW1和QNEW2在误差较大的区间内((E)re>0.15),与计算精度有较好的关系.因此,在网格生成过程中,采用QNEW1和QNEW2能够正确地评判出对计算精度影响较大的单元,而QEVS和QEAS则不能.  相似文献   

2.
网格质量对数值求解的稳定性及精度是至关重要的,结构化网格以其节省内存和便于节点编号等优点被广泛使用.许多流动分析软件均采用结构化网格进行数值求解,对于几何形状复杂的水力机械过流通道,提高网格质量,尤其是提高网格的正交性成为计算是否收敛的关键.本文以一离心水泵过流通道部件,借助于网格生成软件IGG,进行了结构化网格划分,获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结合两点前沿推进和三点前沿推进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维平面区域前沿推进式三角形网格生成算法。交替使用两点前沿的生点连点和三点前沿的补充连点方法,避免了两点前沿算法中许多重复无效的操作,提高了算法的计算效率,同时网格保留了两点前沿推进法的局部最优特点。网格剖分实例计算表明,当网格单元数很多时,该文中提出的方法较两点前沿推进法省时50%以上,提高了质量优良的网格单元比例,并可以剔除质量极差的网格单元。利用背景网格信息可生成各向异性的、贴体性较好的网格,并可以保证第一层网格节点至边界的距离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4.
针对网格优化过程中边界网格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网格优化算法.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质量衡量准则对劣质单元及其单元形状变化评判效果的等价性问题,对各衡量准则所耗费的时间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选用一种最优的衡量准则推导出了错误函数,并将该函数作为基于优化光顺的目标函数,目标函数中包含有考虑边界网格质量和内部网格质量的函数项,且为函数项添加了一个权重系数,从而实现了边界网格单元质量的控制.经某离心泵叶轮算例验证表明:优化后网格单元质量系数趋于0的劣质单元全部被消除,网格的整体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随着权重系数的增加,边界的平均网格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有限元等科学计算与分析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有限元单元网格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有限元计算过程的收敛性以及有限元解的误差.通过对计算机图形学中常用的三个表面网格模型进行分析,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给出了一种三角形网格质量综合度量方法.利用该方法得到的评价指标可以综合、快速地评价一个有限元网格模型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网格计算的概念,实现网格计目前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以及现实中网格计算工作.根据目前网格计算发展的现状,对网格计算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了阐述,并对网格计算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网格计算的概念,实现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以及现实中网格计算工作。根据目前网格计算发展的现状,对网格计算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了阐述,并对网格计算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网格计算的概念,实现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以及现实中网格计算工作。根据目前网格计算发展的现状,对网格计算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了阐述,并对网格计算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结合两点前沿推进和三点前沿推进法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维平面区域前沿推进式三角形网格生成算法。交替使用两点前沿的生点连点和三点前沿的补充连点方法 ,避免了两点前沿算法中许多重复无效的操作 ,提高了算法的计算效率 ,同时网格保留了两点前沿推进法的局部最优特点。网格剖分实例计算表明 ,当网格单元数很多时 ,该文中提出的方法较两点前沿推进法省时 5 0 %以上 ,提高了质量优良的网格单元比例 ,并可以剔除质量极差的网格单元。利用背景网格信息可生成各向异性的、贴体性较好的网格 ,并可以保证第一层网格节点至边界的距离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10.
提出的ADAW方法是一种基于优化原理的网格光滑化方法.它模拟最速下降法的过程,针对局部网格优化这个多目标优化问题,根据最速下降法的两个步骤对目标函数的连续或可导的要求,设计了一对目标函数(可导函数和连续不可导函数),共同作用于网格光滑化过程.可导函数用于计算局部网格单元质量平均值;连续不可导用于计算最差单元质量和质量平均值的差.在寻找最速下降方向时,计算可导目标函数的梯度,得到最值所在方向;在线性搜索过程中,同时使用两种目标函数确定步长.给出了用于结合ADAW方法和Laplacian方法的完整算法,用于提高光滑化效率.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在提高局部网格平均质量的同时,也改善了最差单元的质量,整体处理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对京津冀地区生态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根据研究区的资源环境现状和自然资本承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特征,在计算各区域生态质量分级的基础上,分别对其生态质量的时空特征,初级净生产力,森林植被覆盖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近年来京津冀生态系统质量有明显提升.京津冀区域28%的森林生态系统质量有改善,3%左右的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存在下降趋势.2010-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净初级生产力呈现出较小波动变化趋势.相较于2000-2010年,京津冀城市群森林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只有高植被覆盖度区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建设市场的调研,阐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系统的实现途径,建立了以质量控制点为核心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目标体系,提出了施工质量的多级控制和评价网络,论述了生成标准的质量评定表、质量通病预控系统和质量分析的方法,确立了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与运行平台,介绍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系统的模块及其功能。该系统是一开放的系统,具有可填充性,可以随时补充新的内容,对施工规范、标准的变动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建立在大量电能质量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监测数据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综合评估结果。针对目前电能质量综合评估过程中未考虑数据质量的问题,首先,全面分析了当前电能质量监测系统中原始数据存在的典型数据质量问题,并根据电能质量数据特点提出相应的数据修复方法;其次,对不同数据质量问题可能对综合评估结果造成影响的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特别是对缺失数据进行量化评估的问题,引入符号数据处理方法实现完整计算;最后以南方电网某地区电能质量监测数据为实例对数据质量对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的影响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数据质量的好坏程度会对评估结果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装配质量对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直接的影响.基于一类高级的Petri网——THOR网,对机器人装配系统装配质量的预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系统分析装配质量的模块化建模方法.该方法可以对各种装配策略和手段与装配质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是实现机器人装配系统装配质量评价与控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5.
 以SuperMap 为技术平台,以SuperMap IS.NET5 为开发平台,以SQL Server 2005 为数据库平台,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为开发语言,以Microsoft VS.net 为开发环境,开发了基于SuperMap IS.NET5 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应用该系统对大庆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具有操作方便、实时、兼容性好、数据查询及统计分析等特点,评价出的大气环境质量级别准确、合理、客观,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在地图上直接输出结果,直观、实时、形象地提高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速度和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的举措。在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六项具体内容中,不一定每项都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有显著影响,并且各项内容之间也可能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为了使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更加民主、更加科学合理,排除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运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来建立教学评估的合理模型[1]。通过这个模型的计算,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型割缝筛管有限元网格划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现有割缝筛管存在的问题,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割缝防砂筛管.针对其结构特点,利用非自由边界分割法,对其进行了网格划分,并依据等参单元拟合割缝边界的情况来控制网格密度,经网格质量评估,证明了此种网格划分方法的有效性及精确度,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各种类型割缝筛管,也适用于开有矩形、方形等孔口的厚壁筒形构件以及旋转构件裂缝的有限元模拟,对于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土壤污染和退化已非常严重,进行土壤质量评价是进行土壤质量修复的有效途径。研究了不同尺度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以及评价体系,对现有的有关研究进行了综合比较,对于不同尺度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软件质量已经成为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 但由于目前较难证明软件产品的正确性, 因此一直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软件质量评价方法. 特别是已有的软件质量评价方法基本上都采用同一种评价指标对不同领域的软件进行评价, 缺乏对不同领域软件的个性化评价指标. 针对不同领域的软件质量需求和应用, 提出了不同的软件质量评价指标, 为建立面向领域的软件产品基准体系提供依据, 以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引入服务等级协商协议(SLA)和并行传输机制,对网格中数据并行传输的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针对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数据服务的传输进行分析,以及对数据传输质量控制进行性能评测,得出本系统的数据传输质量控制过程可以正确、有效地控制文件传输带宽以及整个传输过程.在分片传输过程中,多个服务器相互协作,共同实现文件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