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胃息肉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 1 64例胃息肉进行组织学检查 ,其中对 1 3例无蒂大息肉可先在病变基底部粘膜下层分点注射 1∶ 1 0 0 0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溶液 ,使病变明显隆起 ,然后再在内镜下用圈套分块切除。其余病例在内镜下用高频电切一次性摘除。结果 :1 64例胃息肉患者中 ,共摘除 1 71枚息肉。治疗无蒂大息肉 1 3例 ,2~ 3cm9例 ;3.1~ 4.0 cm3例 ;>4.1 cm1例。术后病理证实小凹上皮增生型息肉 73例 ( 4 4.5 % ) ,胃体腺型息肉 35例 ( 2 1 .4% ) ,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分别为 41例 ( 2 5 .0 % )及 1 5例 ( 9.1 % )。 6、1 2、1 8月随访病例分别为96、67、38例 ,均未发现有复发。本组也未发生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治疗胃部有蒂息肉或无蒂大息肉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内镜微波凝固疗法的疗效,应用其治疗消化系疾病123例,结果98例共115颗消化道息肉有978颗一次灼除,18颗二次灼除;14例消化道恶性狭窄患吞咽困难明显改善,但因癌肿继续生长,远期疗效不佳;9例消化道良性狭窄获满意松解,复发时治疗仍有效;1例大肠血管畸形并出血病灶消失,出血停止;1例升结肠囊肿凝固切开后囊肿消失,除一例食道癌术后发生食管-气管瘘外,余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内镜微波凝固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性和安全限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微波凝固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性和安全限度。方法:选择晚期食管癌病人10例,经电视内窥镜行微波凝固治疗,控制微波工作电流110 ̄120mA,输出时间〈15s,5 ̄7d后手术切除癌肿,标本通过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经微波凝固治疗患者进食情况改善,取得满意的姑息性治疗效果。微波除对突入腔内癌瘤凝固气化外,仍对食管壁肿瘤组织产生杀伤,深度达4nm。结论:内镜微波凝固治疗晚期食管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经食道吞钡及内镜检查诊断的贲门失弛缓症12例患者进行内镜下环行点状治疗后临床观察,治疗单次启动延续时间1~3 s,启动次数视局部组织凝固的深度而定,一般环行凝固4个点,深度0.2~0.3 cm为宜,术中局部喷1∶5去甲肾上腺素盐水10 mL,术后加用止血及抗感染药物及进流质饮食3 d,观察1周出院,所有病例1~3月内复查食道吞钡及胃镜检查。结果:12例患者中2例失访,其余10例患者均复查,临床症状消失,食道吞钡、胃镜下未见复发。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新方法,操作方便,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高鹏 《甘肃科技》2001,17(6):61-61
消化道钡餐造影技术,作为最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项目,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老年消化道疾病,尤其是结肠蠕动障碍的病人,钡餐检查后,可引起结肠结石。我院自1995年统计共9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最大者84岁,最小者65岁,平均73.4岁。低位肠梗阻时间6—21天。均有消化道钡餐史且经手术治疗。结石共计14枚,1枚者7例,2枚者1例,3枚者1例。结石呈卵园形,最大8.4×5.2cm,最小6.7×4.2cm。位于结肠肝区1列,横结肠2例,降结肠6例,多发结石均位于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内。全组病人经手术治疗病愈,无死亡。 …  相似文献   

6.
结肠息肉是下消化道的一种常见病 ,息肉常可并发出血或恶变 ,是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1 ]。因此 ,发现息肉 ,尤其是腺瘤都应予以摘除。经电子内镜高频电灼切除结肠息肉是一种简便而可靠的治疗方法。 1 998年 5月至 2 0 0 0年 4月 ,我院消化科对2 6例结肠息肉患者行内镜下高频电切割术 ,并对术后并发出血患者给予高频电凝止血 ,结合用凝血酶局部灌肠 ,取得较好的止血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998年 5月至 2 0 0 0年 4月 ,我院消化科在电子结肠镜下发现直径 5~ 10 mm息肉 2 6例 38枚 ,其中男性 16例 ,女性 10例。年龄 38~ 75岁。…  相似文献   

7.
史志芳  孟辉 《科技信息》2010,(25):385-38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对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出血68例的临床资料,病例均为在鼻内镜下微波凝固出血区。结果:68例患者在鼻内镜下微波止血,术后65例未再出血,再出血3例,再出血者经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安全、快速、有效,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在治疗下消化道肿瘤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94例患者共175个病灶,以注射法行黏膜切除治疗,记录操作方法并按照性别年龄分布情况、并发症、切除标本病理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94例患者中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80-89岁组所占比例分别为1.06%,4.26%,19.15%,40.43%,22.34%,10.64%,2.12%.175个病灶均完整切除,治愈率100%.并发症:术中渗血5例(5.32%),以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成功止血.无一例发生延迟出血、穿孔、狭窄及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炎性息肉3个,增生性息肉67个,腺瘤性息肉104个,类癌1个.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下消化道肿瘤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内镜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凝刀射频热凝固治疗慢性重度宫颈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8年5月间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自凝刀射频热凝固治疗的重度慢性宫颈炎175例,分析治疗方法、疗效评定标准及复查结果,阐述其机理、特点及注意事项.结果:经复查,疗效满意.结论:自凝刀射频热凝固治疗慢性重度宫颈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切除结肠大息肉的临床价值,以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使用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CF-VL电子结肠镜及PSD-20型高频电发生仪,以及J-IU高频电烧灼器装置、圈套器、钛夹、钛夹置放器,在电子结肠镜下摘除息肉。结果:共切除结肠大息肉28例,其中息肉单发者10例,多发者18例。直径在2.0cm~2.5cm16例,直径在2.6~3.5cm8例,直径在3.6~4.1cm4例,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腺瘤,无癌变现象。结论:使用该方法切除结肠大息肉,简单、安全、有效、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肿瘤微波热消融技术是20 世纪70 年代现代物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高新技术,自20 世纪90 年代起应用于临床,目前已广泛用于实体脏器良恶性肿瘤的治疗,在小肝癌的治疗领域其疗效已可与外科手术媲美;在肺癌、肾癌等领域的治疗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甲状腺结节及子宫肌瘤等部分良性肿瘤患者也因该技术的发展而受益.随着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肿瘤治疗领域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射频电波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慢性宫颈炎患者120例,平均年龄35岁;其中宫颈糜烂42例、宫颈肥大23例、宫颈腺体囊肿15例;CINI级38例、CINⅠ~Ⅱ级11例.采取射频电波刀进行宫颈环行切除术66例,微波及激光治疗54例.结果:经射频电波刀进行宫颈环行切除术的66例患者,随访观察6个月,仅有两例患者宫颈口处可见新生肉芽组织,治愈率达97%;有CIN改变的49例患者,术后6个月行TCT检查均为阴性.经微波及激光治疗的54例患者中,有7例复发、11例宫颈表面愈合不良,治愈率为67%,有效率为80%.结论:射频电波刀行宫颈环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微波及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段外剥横扎加注射术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嵌顿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分段外剥横扎加注射术,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水肿、肛门狭窄、尿潴留。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术后水肿、疼痛、肛门狭窄、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分段外剥横扎加注射术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物理治疗联合灯盏细辛及七叶皂甙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物理治疗后静脉滴注灯盏细辛和七叶皂甙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灯盏细辛和七叶皂甙注射液。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率36.6%,显效率56.1%。对照组治愈率26.8%,显效率43.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物理方法联合灯盏细辛及七叶皂甙治疗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崔晓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9):4746-4747
观察针刺配合超声波疗法治疗骨折术后组织粘连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将骨折术后有明显组织粘连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针刺组38例和超声组(针刺配合超声)38例进行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根据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显示:针刺组治愈率为84.2%,超声组治愈率为94.7%。得出结论:针刺配合超声波疗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骨折术后组织粘连,提高术后关节活动度,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穴位埋线治疗消化性溃疡5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0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53侧,西药组50例,并对其两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两组中医症候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2.8%、90.6%;52.0%、92.0%.胃镜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1.5%、94.4%;40.0%、92.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分别为91.1%、90.3%(P〉0.05).结论:穴位埋线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及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髌腱腱病的疗效。方法39例髌腱腱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0例,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19例予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种治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5.0%,总显效率为90.0%;对照组痊愈率为21.1%,总显效率为52.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髌腱腱病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超短波治疗。  相似文献   

18.
研究微波法提取丁香中食用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称取一定量的备用原料,选取微波功率、辐射时间、提取剂浓度、原料用量(g)与提取剂用量(mL)的配比(料液比)等进行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结果:微波功率是影响提取丁香色素的主要因素;影响丁香色素提取的顺序是微波功率〉料液比〉辐射时间〉提取剂浓度;最优工艺条件是微波辐射功率为500 W,辐射时间为120 s,提取剂为20%乙醇溶液,料液比为1 g:8 mL;提取液浓度与料液比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正交试验是省时省力、结果易得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胡会岗  匡薇  叶斌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10):103-103,111
目的探讨硫酸镁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如:抗感染、吸氧、吸痰、口服咳喘合剂、美喘清及静脉滴注激素等平喘治疗,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25%硫酸镁稀释静脉滴注治疗,两组进行疗效判定比较。结果使用硫酸镁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达9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硫酸镁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