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多巴酚下肢是一种非洋地黄类正性收缩能药物,具有选择性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镁离子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在肺心病死亡病人尸检中,统计学表明心肌组织镁含量降低,镁代射紊乱,心肌收缩力下降,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临床发现肺心病顽固性心表大多存在低镁血症和/或伴有低钾血症。本文应用多巴酚丁胺、加镁极化液联合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40例,一周内心衰大多得以缓解,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及病例选择本文叙例中,男刀例,女13例,年龄48岁一78岁。均符合1983年全国肺病…  相似文献   

2.
多巴酚丁胺、巯甲丙脯酸治疗顽固性心衰18例疗效分析云武,郑可帆(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海口570005)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肌损害;疗效分析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541.61我科自1992年1月至1993年9月联合应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与疏甲丙脯酸...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 42例病人的临床分析 ,得出用多巴酚丁胺 硝酸甘油治疗肺心心衰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顽固性心衰的临疗治疗是非常困难的,其死亡率也是比较高的。在临床上通过应用生脉注射液和多巴酚丁胺联合用药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取得较好的疗效。通过对30例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嗜肺军团菌感染者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4年9月至2005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232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嗜肺军团菌感染者,从多个方面对合并嗜肺军团菌感染进行诊断确诊.结果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合并感染,经常规抗炎治疗症状不缓解或复发又加重者,应高度怀疑是否合并嗜肺军团菌感染.结论为进一步提高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嗜肺军团菌感染者的早期诊断率,在临床上应用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抗菌素治疗无效时,应及早送嗜肺军团菌有关病原菌和血清学检查,以便及时诊治,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嗜肺军团菌感染者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4年9月至2005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232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嗜肺军团菌感染者,从多个方面对合并嗜肺军团菌感染进行诊断确诊.结果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合并感染,经常规抗炎治疗症状不缓解或复发又加重者,应高度怀疑是否合并嗜肺军团菌感染.结论为进一步提高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嗜肺军团菌感染者的早期诊断率,在临床上应用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抗菌素治疗无效时,应及早送嗜肺军团菌有关病原菌和血清学检查,以便及时诊治,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盐酸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 hydrochloridc)属儿茶酚胺类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盐酸多巴酚丁胺化学发光方面的方法少有报道,本文研究发现,铁氰化钾在碱性条件下氧化Luminol所产生的微弱的化学发光,能被盐酸多巴酚丁胺大大增强.基于此,结合微超滤采样技术建立了盐酸多巴酚丁胺的HPLCCL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龚明 《今日科技》1996,(12):30-30
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心衰是冬春季多发病、常见病,常见于老年人.我院内科病房自1993年10月到1995年4月共收治此类病人54例,在积极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上多巴酚丁胺和肝素静滴,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基于盐酸多巴酚丁胺对高锰酸钾氧化鲁米诺产生的化学发光的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盐酸多巴酚丁胺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盐酸多巴酚丁胺的线性范围为1 0×10-3~0 5μg/mL,检出限(3σ)为5 0×10-4μg/mL,对浓度为0 4μg/mL的盐酸多巴酚丁胺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 39%.将本法用于注射液、血样以及尿样中盐酸多巴酚丁胺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巴酚丁胺在聚茜素红膜修饰玻碳电极(PAR/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聚茜素红膜修饰电极对多巴酚丁胺具有良好的富集作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多巴酚丁胺的浓度与其氧化峰电流在5.0×10-8~7.0×1-0 5m ol.L-1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2,检测限为1.5×10-8m ol.L-1(信噪比为3).采用同一修饰电极连续测定40次或每次测定前重新修饰同一电极连续测定10次,标准偏差分别为3.2%和3.7%,表明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利用该修饰电极测定了多巴酚丁胺注射剂和血清样品中多巴酚丁胺的含量,获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系由支气管、肺、胸廓或肺血管的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右心室肥厚、扩大,最后发展为右心功能不全的心脏病。我科干1992-1995年共收治132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绝大多数是由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进展而来的。临床主要表现是肺源性疾病症状(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肺气肿体征、右心功能不全体征(肝大、水肿、腹水等)及肺性脑病等。由于病人呼吸道反复感染,常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按着本病的临床特点谈谈护理体会。一、护理工作在降…  相似文献   

12.
心肌梗塞后是否有活性成为冠心病治疗决策的关键,而检测心肌存活性的金标准-PET又难以在临床广泛使用。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存活心肌的检测以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实验、多巴酚丁胺心电图负荷实验及室壁运动分析、心肌声学造影等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高,且操作简便、迅速、安全可靠,最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苯醌类试剂用于测定多巴酚丁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多巴酚丁胺与对苯醌和四氯苯醌间的荷移反应。多巴酚丁胺与对苯醌和四氯苯醌间的反应均在乙醇介质中进行。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00nm和47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81×104Lmol-1cm-1和4.22×104Lmol-1cm-1。用拟定的方法测定多巴酚丁胺制剂含量,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4.
高锰酸钾-甲醛-多巴酚丁胺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酸性条件下,盐酸多巴酚丁胺与高锰酸钾能够产生微弱化学发光,而甲醛能够大大地增强该发光.在一定条件下,发光强度与多巴酚丁胺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并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多巴酚丁胺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8 7×10-9g/mL(IUPAC),线性范围为1 0×10-8~1 0×10-6g/mL,对1 0×10-7g/mL多巴酚丁胺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 3%.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吸氧,控制感染,止咳平喘,改善心肺功能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IU腹部皮下注射,每日一次,共1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心肺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率达90%,对照组有效率71%,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明显降低,PaCO2降低,PO2增高。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付文国 《科技信息》2009,(14):347-347
目的:观察多巴丁胺、肝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疗效。对近72例慢性肺心病心衰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丁胺、肝素能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银杏叶治疗,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15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明确诊断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环磷腺苷、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洋地黄、利尿剂药物治疗,1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症状、体征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达91.7%.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应用联合用药治疗顽固性心衰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银杏叶治疗,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15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病人于某,56岁,男性。病志号79821,因反复心悸,气短,浮肿10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风湿热病史30年,脑栓塞病史5年。查体: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脑底闻及湿罗音,心率102/分。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闻及收缩期Ⅲ级吹风样杂音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肝大,双下肢重度浮肿。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心律失常-快速心房纤颤,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因心衰反复在我科住院治疗,每次入院后联合应用洋地黄、巯甲丙脯权、多巴酚丁胺、利尿剂治疗。2年来每次入院均出现癫痫大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