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新型吸附剂十四烷基磷酸铈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时,其色谱保留值(lnV_R’)、吸附熵变(ΔH(?))、与拓扑参数——分子连通指数(x)(Moleculer Connectivity Index)显良好线性关系,其中ΔH(?)与x的线性为本文首次报道,这两种线性对于预测色谱保留值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反气相色谱法测定燃料乙醇专用吸附剂对水和乙醇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反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燃料乙醇专用吸附剂在60~130?℃范围内对水和乙醇的吸附,并用环境扫描电镜对吸附剂的性质进行了表征。由气相色谱的保留时间计算出水和乙醇的分离因子和吸附剂吸附水、乙醇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s)、吸附焓变(ΔHs)等热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水和乙醇的吸附焓变分别为-37.41、-4.59kJ/mol,属于物理吸附过程。吸附的ΔGs、ΔHs均为负值,说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放热过程,低温度有利于吸附。吸附剂对水的吸附比乙醇强烈得多,可以选择性吸附水分,达到脱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对比 Amberlite XAD-4与两种新型吸附树脂 NK和新 H对对甲苯胺的静态吸附行为 ,根据吸附等温线研究并讨论吸附热力学性质 .两种新型吸附树脂对对甲苯胺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 Amberlite XAD-4 ,微孔作用机制及表面部分极性起决定作用 .吸附焓变 ΔH<0表明吸附为放热过程 ,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 .对吸附焓变和自由能变的讨论同时表明树脂对对甲苯胺的吸附为多层物理吸附过程 .吸附熵变 ΔS表明吸附树脂表面的不均匀性和吸附质分子在树脂表面的分布及其局域运动与吸附有密切关系 .  相似文献   

4.
文中联立分子连接性指数和量子化学参数对环醇和酯的36个分子的结构与其色谱保留值的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不同极性柱上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QSRR)的模型。模型的相关因子分别为0.9775 (SE-30柱 )、0.9312 (Carbowax20M柱)、0.9482 (EGSSX柱) ,相应的文献值分别为0.9518、0.5866、0.6227。由于量子化学参数能较准确的反映分子的电性相互作用,文中建立的模型比文献中仅以分子连接性指数建立的模型对极性色谱柱上非同系物的保留值的预测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吸附质分子在吸附剂表面运动的可能模式,在有些情况下,吸附质分子在垂直于吸附剂表面的振动对吸附等温线的影响不可忽略.在考虑了振动能的贡献下,应用巨正则分布对吸附相的热力学性质作了初步的计算与分析.得到了吸附相在高低温极限条件下所处的热力学状态和态函数熵,以及平衡态时吸附相粒子数的相对涨落和吸附相热容量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使用高压匀浆泵制备出具有同时吸附长链正构烷烃和稠环芳烃能力的石墨吸附剂。借助于气相色谱、紫外光谱对吸附剂吸附能力进行了探讨,推导出等温吸附平衡方程,计算了等温吸附的平衡常数K(1400~40250)和标准自由焓变(-17~-26kJ/mol),证明了石墨吸附剂具有双向吸附能力。对影响石墨吸附的因素:吸附时间、温度、固液比、粒度及分散度进行了研究,认为石墨的粒度及分散度是影响石墨吸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吸附树脂对甲苯胺的静态吸附行为及其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Amberlite XAD-4与两种新型吸附树脂NK和新H对对甲苯胺的静态吸附行为,根据吸附等温线研究并讨论吸附热力学性质。两种新型吸附树脂对对甲苯胺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Amberlite XAD-4,微孔作用机制及表面部分极性起决定作用,吸附焓变△H<0表明吸附为放热过程,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对吸附焓变和自由能变的讨论同时表明树脂对对甲苯胺 的吸附为多层物理吸附过程,吸 附熵变△S表明吸附树脂表面的不均匀性和吸附质分子在树脂表面的分布及其局域运动与吸附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磷酸钛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了用不同形态的无机离子交换剂磷酸钛作为气固色谱固定相的分离机理。通过测定被分离有机物在不同柱上的吸附热和熵变,认为在分离过程中并不存在因微晶形磷酸钛的层状结构而产生的分子筛机理,而主要是由吸附作用决定的。测定不同类型的有机物在该类柱上的柱效能及进样量与保留的关系,认为色谱峰扩张主要是由于气相及吸附相传质阻力而引起。微晶形磷酸钛较无定形磷酸钛有较好的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芳基取代戊二烯-1,3(E、E)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保留值与分子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色谱的保留指数可以用分子的体积和取代基常数的方程式表示;I=aΓ_(?)-bδp+c,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分吸附加和法对4种具有代表性和独特孔结构的多孔材料MIL-101、活性炭、SBA-15和Na X分子筛的N2吸附等温线的一阶导数进行拟合。吸附位点方程采用带有吸附质分子相互作用力的Dubinin-Asthakov(DA)、Langmuir和Brunauer-Emmett-Teller(BET)方程。结果表明:微分吸附加和法求取的比表面积和BET、I点法一致。与BET理论相比,该方法考虑了多孔材料表面位点不均匀、吸附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等因素。拟合结果揭示多孔材料表面存在不同的吸附区域,每个吸附区域存在吸附质与吸附剂作用力不同的吸附位点,而且吸附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忽略。此外拟合结果也揭示了导数拟合可以作为对普通吸附等温线的新的拟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河流底质泥沙吸附镉的热力学,结果表明吸附等温线为S-2 型并符合 de Bore-Zwikker 吸附多温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长江口底质泥沙吸附 Zn~(2+)的热力学,结果表明吸附等温线为L—4型并符合 Langmuir吸附等温式。本文用固相表面不同的活性点位解释了L—4型等温线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3.
A facile and simple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 was utilized to synthesize FeFe_2O_4 magnetic nanomaterial for removing methylene blue(MB) from aqueous solution. Characterizations of this material were examined by using XRD, SEM, FT-IR, TGA-DTG and BET methods. Factors affecting the uptake of methylene blue, including p H, adsorption time, and MB initial concentration were also studied. The measured data were fitted by using four isotherm models including Langmuir, Freundlich, Sips and Temki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ps model offers the best fit to the data. In addition, the monolayer MB adsorption capacity obtained from the Langmuir model was 42.35 mg g~(-1)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p H = 10 and adsorption time = 80 min. In particular, the uptake of MB onto FeFe_2O_4 magnetic nanomaterial obtained from the kinetic and mechanism studies of the adsorption wa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prediction of the pseudo-first-order model, whereas th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was found to play a primary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4.
膨润土对有害气体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天然膨润土对几种化台物蒸汽的吸附性能,考察了膨润土作为吸附剂时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用改性膨润土对染料厂黑液脱色处理,比较了先絮凝后吸附与单吸附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16.
膨润土自水溶液吸附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膨润土对氟的吸附行为。实验数据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经三种方法线性转换后,直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膨润土对氟的最大吸附量平均为374μg/g。Langmuir参数K平均为40.54。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丙烯酸甲酯、乙二胺对碱化木屑进行接枝反应,然后用二硫化碳黄化,合成了具有酰胺基和氨基的木屑黄原酸盐;并研究了其对重金属离子Cu2+、Ni2+和Cd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螯合木屑黄原酸盐对Cu2+、Ni2+和Cd2+的平衡吸附量次序为:Cd2+>Cu2+>Ni2+,其值分别是32.873 mg/g、17.328 mg/g和32.982 mg/g。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说明吸附可能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动力学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可能属于化学吸附反应。  相似文献   

18.
在探究磷酸改性杨树叶的条件基础上,研究接触时间、硝基苯溶液初始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改性过后的杨树叶吸附硝基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用2 mol/L磷酸溶液按照15 m L/g的改性剂用量改性后,杨树叶对硝基苯的吸附在70 min左右达到基本平衡,吸附过程满足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随着硝基苯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吸附率不断降低,吸附等温线满足Freundlich方程。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19.
改性膨润土去除含磷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本试验研究将三氯化铝作为改性剂,用天然膨润土作为载体,使三价铝离子在膨润土内部骨架空间进行离子交换制成改性膨润土滤料。改性滤料的表面态和表面能均不同于未改性滤料,变性过程使它们的表面特性发生了变化,比表面积增加,表面活性吸附位和活性吸附点增多,表面吸附能力增强。笔者通过大量试验,对改性滤料不同试验条件其去除含磷废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报导了洗必泰的一种新的测定方法,在0.01mol/LHAc-NaAc溶液中,洗必泰产生一很敏锐的吸附波,峰电位在-1.16V(vs.SCE)峰电流与洗必泰浓度在0.005~1μg/mL,范围内成直线关系,该法用于洗必泰样品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