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鬼子的小说一直以诉求苦难著称,他在这篇《瓦城上空的麦田》里,敏锐而清醒地看到了社会中正在丢失的某些美好人性,因此,他像一个道德审判者一样,对我们每个人发出了道德的审判,在这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他对道德的坚守和呼唤。  相似文献   

2.
道德训诫传统一直以来都体现在英国文学之中,英国小说也在相当程度上继承了这一传统。从十八世纪以来,英国小说批评理论对这一传统的关注从未停止过,我们可以从各个时代的理论批评中看到英国小说道德训诫功能的发展方向及其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勃拉姆斯第四交响乐音响的外壳,使我们看到了作曲家对奋发起民族意识的德国统一从抱有幻想到希望破灭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心理,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他悲剧性的哲学与一种悲观主义和舍身忍让的世界观。当我们进入他的微观结构的分析时,也看到了本来是属于另一世界的音乐,而在古典主义结构逻辑的堤坝内是怎样衍伸的。在这些扩展中,我们见到了他多声思维变奏的巨大艺术手法,而使勃拉姆斯在这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功夫熊猫>,我们看到了中国在国际中的新的形象.透过"他者"的视角,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新变化,也看到了中国的成长过程.这也过程与我们民族自身不断的强大是分不开的.我们还应该相信这样的新形象还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在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中充满了中国作为"他者"的异国形象.这些形象较之以前好莱坞的被贬抑的中国银幕形象有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王尔德在童话创作中始终坚持唯美主义艺术的刨作思想,也希望创造出超越道德的唯美艺术形象,但是艺术实践却证明王尔德不仅不能创造出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甚至还在他的创作中体现了某种道德原则。可以说,王尔德的艺术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他所坚持的唯美主张。童话如此,小说亦然。在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The Portrait of Dorain Gmy)中,尽管王尔德企图去塑造道连这一唯美的艺术形象,但是我们却发现道连是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他总是和现实社会保持着种种道德联系,他作的恶本身就表明他无法脱离现实道德而存在。  相似文献   

6.
马基雅维利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个反道德或者说为了政治舍弃道德的代名词,而《君主论》在很多人读起来,也不过是讲政治上权术的一本书。马基雅维利的思想是建立在对人性的假设基础之上的,由此而来的是他的政治统治术,他对政治采取一种科学的态度,启示我们不能用日常的道德准则来谈政治;马基雅维利实际上不自觉的标示出了不同的道德观、价值体系之间的冲突,当然他对于人性的考察也是不健全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不断深入,在资助过程中许多并不贫困的“手”也伸向这碗羹。伪贫困现象的出现,凸现了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和消费观上的无所适从,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和人格的缺失。解决这一问题,加强青年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和健康人格塑造是第一要务,推进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改革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王尔德在童话创作中始终坚持唯美主义艺术的刨作思想,也希望创造出超越道德的唯美艺术形象,但是艺术实践却证明王尔德不仅不能创造出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甚至还在他的创作中体现了某种道德原则。可以说,王尔德的艺术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他所坚持的唯美主张。童话如此,小说亦然。在小说《道连&#183;葛雷的画像》The Portrait of Dorain Gmy)中,尽管王尔德企图去塑造道连这一唯美的艺术形象,但是我们却发现道连是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他总是和现实社会保持着种种道德联系,他作的恶本身就表明他无法脱离现实道德而存在。  相似文献   

9.
德莱塞在《美国的悲剧》中描写了一个下层青年的犯罪历程,贬斥了当时社会道德和司法的虚伪。然而,在抨击传统道德的笔下,德莱塞并没有摆脱男权文化对他创作的影响。我们通过对其代表作之一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德莱塞的内心,一直潜在着一种强烈的男权意识,这种意识不仅影响了他的生活,也影响了他的创作。  相似文献   

10.
康德在对当时流行的经验论和唯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将贝克莱及休谟的观点与卢梭的感情连结在一起,把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从传统伦理学对道德规范本身的研究转向对道德规范所赖以建立的道德最终原则基础的研究,即他提出的道德形而上学,把形而上学作为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实现了伦理学研究对象的伟大转变。但是,他虽然找到了最具普遍性、必然性的道德法则,却不具现实可行性,忽略了道德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联结道德理想法则与道德现实生活的关键点,即道德情感,这个突破口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进一步解决作为伦理学基本任务之一的道德理想和道德现实相统一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是“爵士时代的代言人”。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繁华的背后美国梦的破灭,然而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一种他特有的法国情结。这种法国情结始终伴随着他的创作,在他的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他的作品更加浪漫,更加有异国情调,通过他的法国情结我们还可以看到作家更为真实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2.
杜威反对把科学与道德分开,并认为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是哲学的中心问题.他还提出要在日常道德生活之中通过培养理智的科学实验方法把科学与道德统一起来,进而改造传统的伦理学.杜威这种做法的实质是在彰显理智的科学精神,对于我们当前的伦理学和道德教育都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王栋特别强调安身,他既看到了安身对于个人的作用,也看到了安身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并把安身视为做一切事情的前提。王栋重视安身并不否认保身,认为保身是为了更好地尽道,所以他把保身看成安身的一个基本条件和人的重要道德要求。此外,在安身保身的问题上,他赞同王艮的"慎出"和出不"辱身"的思想,但他同时认为,出处要"以时位为轻重",只要符合社会需要,可以不拘形迹。  相似文献   

14.
臧焱辛 《科技咨询导报》2012,(23):224-224,226
考琳·麦卡洛在《荆棘鸟》中塑造了拉尔夫神父这一人物形象。他的性格复杂。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他人格结构之间的矛盾性上。透过对他神性的"超我";欲望的"本我";煎熬的"自我"三重人格结构的分析,使我们看到现代社会人性与神性的对立依然是制约人性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90年来,几度风雨,几多坎坷,几多奋斗,几多辉煌,他拿起马克思主义这一有力武器,带领地球上1/5的人口奔向小康,奔向富强的明天。我们对党的追求就应该上升成为一种崇高的信仰,正是本着这种信仰,在党9 0年的风雨历程中,才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力行让我们看到了党员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对于党的信仰不可动摇!  相似文献   

16.
<正>在很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知识就是力量"这句熟悉的标语。阐述这句格言的人对很多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他就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冯友兰将理学概念转变为逻辑概念,超越但不内在了。但是冯友兰的目标在于对“宇宙”“大全”的把握,在此基础上使人的境界有一个根本的提升。但是对宇宙、大全把握之前必须对其有一个“性理”的确认,这两者互为表里。其目的在于通过“共相”抽象、超象的认识,超越个体对感性存在的执著,使人获得对自身在社会及宇宙中的确证,这个过程本身必然也必须内蕴道德直觉对形上学的参与。冯友兰将人的觉悟归结到灵明知觉的发展,他的问题在于“灵明知觉”本身有强烈的认识心的色彩,但是他在对“大我”的追寻与确证中自觉不自觉地修正了前述认识,实际肯认了道德自我的发展进程,但是他的根本进路既不纯粹是程朱式也不是陆王式,而是借助西学成为儒释道的混合体,在“成相”和“扫相”的矛盾中使人既看到观念认识的局限性,又看到观念认识及其超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成为个体精神修养的一种路向。  相似文献   

18.
加强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研究,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弘扬社会正气,培育一代新人,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值得敬仰的伦理学家,他一贯重视伦理思想的研究和注意发挥道德的社会作用,同时他身体力行,是我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的  相似文献   

19.
杨天芬 《科技信息》2008,(19):180-180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一生中三仕三隐,最终在四十一岁的时候选择了完全归隐的道路。陶渊明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士人出仕与归隐的人生矛盾,并且将之升华为一种平凡而又超越的诗境。在他的归隐中我们看到了诗化的归隐,归隐如诗般有意境和耐人寻味。从他的思想方面我们看到了他诗意的境界;在他的诗文内容中悟到人生的真意;在他诗文的意境中寻到了他淡泊的足迹。  相似文献   

20.
宋文玲 《科技信息》2011,(2):164-164
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作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提出许多思想,尤其是他的《培根论人生》,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充满了谙通人世的智慧,是作者哲学智慧与人生经验的结晶,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与道德理想的完美融合。然而培根本人却在1621年被指控贪污受贿而被罢免官职,并因此身败名裂。培根本人的人生轨迹与其精辟的警示作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性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