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测算我国未来粮食需求量是制定我国粮食安全相关政策措施的基础.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加快,老龄化问题突出,完全二孩生育政策刚刚实施,正处于人口结构转型的关键期,而人口结构变动直接影响食物用粮需求.本文从满足居民营养健康标准的食物需求视角下,考虑人口年龄、性别和城乡结构,采用标准人消费系数法,测算了单独二孩政策、完全二孩政策和完全放开生育政策情景下2020-2050年我国食物用粮(包括口粮与饲料粮)的需求,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完全二孩政策情景下,我国食物用粮需求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39263.1万吨,比通常采用人均方法的计算结果低10061.0万吨;因城镇化率的提高将使2020、2030与2050年食物用粮需求分别增加约406.7万吨、1142.5万吨与1553.8万吨;生育政策调整所带来的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化并不是2020-2050年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积极引导和鼓励生育,在适当时间进一步完全放开生育;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将粮食损耗与浪费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食物消费升级视角下的粮食安全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的概念伴随食物消费升级而有不同内涵。在系统回顾了粮食安全概念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演变过程的同时,以美国为例分析并阐述了食物消费升级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从逻辑上证明了粮食安全概念因为食物消费升级而发生演变的必然性,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参10。  相似文献   

3.
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生产和生活对电力的依赖程度愈来愈大,电力工业的作用也愈加突出,电力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电力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对我国经济、电力等政策的制定、电力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避免因果分析滞后阶数选取的随意性,运用Hsiao版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问的关系。在此研究基础上,结合预测方差分解技术,就以上变量问因果关系的强弱程度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我国进出口贸易经历了1994年汇率体制并轨至2001年加入WTO等重大事件,发生结构变化的可能性较大.本文构造断点内生的检验模型并通过仿真产生检验统计量的临界值,检验1981至200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月度数据序列结构变化、讨论国际贸易环境和贸易政策变化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口序列并没有发现结构断点;出口额序列是分断趋势平稳的,比较集中的结构变化断点发生在2001年中期,其它断点分别发生在1994年2月、96年7月和97年11月;它们与相关的重大事件对应.结果说明我国出口贸易是由国际贸易环境决定的内生增长过程;而贸易政策对进口贸易有持续性影响,即进口贸易是外生增长过程.  相似文献   

5.
应用阈值回归模型分析在不同经济增长阶段, 经济增长、工业结构、全要素电力使用效率和电力价格对电力消费的 差异性影响, 并基于此揭示1980--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增长的非对称变化特征. 研究表明: 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各变量对电力消费的 作用存在差异, 人均GDP增长率高于9.25%时, 工业结构的重型化显著推动电力消费的增长, 而电力使用效率并未得到有效提高, 对电力消费 增长的抑制作用有限; 反之, 人均GDP增长率低于9.25%时, 经济增长是促进电力消费的主要力量, 电力使用效率的提高则有效地抑制了电力 消费的过快增长. 分析结果也表明, 电价扭曲削弱了价格机制配置电力资源以提高电力使用效率的作用, 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力价格改革势在 必行.  相似文献   

6.
以产业结构为标准将我国28个主要省份进行区域划分,利用动态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产业构成下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整体存在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而且存在电力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但从短期来看,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较高的地区,存在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较低的地区,电力消费并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相反经济增长是电力消费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7.
安全稳定的食物供给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的条件之一。文中以新的视角,对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食物保障问题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思考,并依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及三角洲食物保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新构建了该地区的食物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资需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加快及国内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我国利用外资工作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外资的利用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利用外资的大幅增长 ,由于引资规模、引资结构不当等原因产生负面效应逐渐加大作用 ,它严重影响着我国国内的经济建设 .了解我国利用外资情况 ,对我国外资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 ,建立合理的外资需求模型 ,对我国引进外资的规模进行计划决策 ,充分发挥外资的正面效应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利用协整与误差校正模型这一先进的计量工具对外资需求进行研究 ,得出我国外资需求的长期及短期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外资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汇率等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9.
推进经济由粗放增长向以提升生产要素产出效率为内涵的集约增长转变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基于集约增长目标约束下的需求结构优化理论,构建阈值协整计量模型并利用中国1978~2012年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需求结构变动会引致生产要素对产出产生阈值效应,当投资消费比值、投资出口比值、投资(消费+出口)比值分别小于等于0.594、2.054、0.473时,单位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投入带来的产出效应较大;而当投资消费比值、投资出口比值、投资(消费+出口)比值分别大于0.594、2.054、0.473时,单位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投入带来的产出效应较小。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将投资与消费结构、投资与出口结构以及投资与(消费+出口)结构调整至促进生产要素最大产出效率状态,可以有效推进经济集约增长。  相似文献   

10.
"十三五"时期绿色发展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基调,文章构建时间序列的出口贸易碳排放动态计量模型,以经济结构具有典型性的江苏省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碳排放与出口贸易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以及长期均衡关系。研究表明:出口贸易碳排放EKC假设不成立,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出口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快速增长的外贸出口是碳排放增长的重要的驱动因素,而且影响日益增大。进一步提出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低碳化的绿色经济,应从优化外贸结构角度探讨减排的新途径,构建全球价值链体系,加强政府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转让定价的利润最大化模型,基于跨国公司在中国实施转让定价的实际策略,研究了采取两种不同的转让定价调整规则对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发现:采取两种转让定价调整规则都将激励我国出口,而采用价格调整规则比利润调整规则将更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隐含能的进出口核算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关注,如何在中国可承受的代价范围内降低隐含能净出口规模还需要深入分析.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分析和多目标规划原理,构建了隐含能进出口结构优化模型,在保障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就业稳定的前提下,研究如何通过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来减少隐含能的净出口规模;并根据约束差异,设置了无约束和基准约束两类情景.研究结果显示:在无约束情景下,隐含能净出口的最大降低比例为19.99%,但同时造成的GDP损失率和失业率分别达到4.6%和9.01%;在基准约束情景下,隐含能净出口减少4.41%,造成的GDP损失率和失业率分别为0.47%和4.19%.因此,在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下,仅通过进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隐含能净出口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改进计算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含量的基础模型, 利用投入产出表和STTC REV.2三位码水平上的出口贸易等数据, 测算了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等东亚经济体若干年份出口品的全部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指数. 结果表明: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中国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含量呈阶段性上升趋势; 加入WTO对我国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含量的短期影响大于长期影响; 虽然日本是东亚地区国内技术含量最高的国家, 但近年来呈下降趋势; 韩国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含量稳步提高且向日本收敛, 而印度尼西亚在提升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含量方面业绩较差. 最后, 结合中国以及其它东亚三国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含量的变迁趋势, 提出了中国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和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作为潜在的最大自由贸易区以及中国应对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的一项重要策略,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谈判的迅速推进使其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议题,然而目前却鲜有研究在量化贸易便利性的情况下测算RCEP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本文利用改进的GTAP(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模型,以时间成本量化贸易便利性,分别模拟了RCEP成员之间"关税削减"情景和"关税削减+时间成本削减"情景.发现关税削减只能使中国的GDP增长0.14%.然而,如果将时间成本的削减也纳入考虑,在"冰山效应"的拉动下,中国的GDP将增长1.41%,达到关税削减情景的10倍之多.此外,中国的消费、贸易及大部分行业的生产也都会因此受益.这说明贸易时间的减少将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也说明忽视时间成本的定量研究严重地低估了贸易自由化潜在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技术和国际贸易对收入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了一个新方法研究我国1997-2001年期间,国际贸易、技术变化等因素对劳动者报酬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证明:劳动者报酬34.50%的增长中,技术变化有29.96%的贡献,居民消费有12.17%的贡献,出口有0.65%的贡献,进口有0.54%的负影响.在个人收入差距上升中,技术变化有最大的扩大作用,出口有小的扩大作用,居民消费有最大的缩小作用,进口有微弱的扩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ogarithmic mean weight division index, LMDI)分解方法, 首次建立了我国有色金属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指数分解模型, 从多个角度系统地分析了2004年1月-2009年1月, 我国有色金属产品特别是铜和铝产品进出口贸易及其三种主要影响因素(总量因素、结构因素及价格因素)的贡献程度和变化趋势. 研究表明: 有色金属进口额的主要影响因素在2006年前后发生显著变化. 2006年之后, 随着有色金属价格的不断攀升, 价格因素成为了影响中国有色金属进口额波动的主要因素. 同时有色金属出口额的主要影响因素在2006年前后并未出现明显变化. 在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大幅攀升时, 我国有色金属出口额并未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7.
研究汇率对出口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储蓄投资结构失衡情况与出口周期为条件,引入多机制平滑转换回归模型(MRSTR),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测算和分析汇率对出口的非对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在结构性失衡程度严重的情形下,汇率对我国出口的调节作用较弱.伴随结构性失衡得到改善,汇率对我国出口的调节作用增强;2)结构性失衡严重时,出口周期的波动对汇率调节出口的作用影响不是很大.结构性失衡程度较低时,出口周期处于景气阶段时汇率对出口的调节作用显著大于出口不景气阶段.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使用假设抽取法测度了各国和地区对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需求的三个指标,即出口中被一国和地区直接使用的国内增加值(vaxd),出口中被一国和地区用于消费的国内增加值(vaxc)和出口中被一国和地区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国内增加值(vaxp)的区域和结构变化特征,并结合中国行业出口特征,贸易政策和参与全球价值链特征的变动对出口国内增加值需求变化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区域分布方面,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不断下降,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在结构特征方面,被一国和地区直接使用的国内增加值和被一国和地区用于消费的国内增加值在对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出口中占据较高比重,而被一国和地区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国内增加值占比很低.对变动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先进货物行业和现代服务行业出口占比提升对出口国内增加值需求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特征方面,全球价值链相对前向参与度增长率和全球价值链相对地位增长率的提升均对三类出口国内增加值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对出口中被一国和地区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国内增加值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suggests an extending conventional gravity model design to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effect of transport costs and port efficiency on China’s export flows. It shows that factor endowment and transport costs variables affect export trade value in directions that New Trade Theory (NTT) predicted. Also, the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controlling for the effects of transport costs on trade, variables in traditional gravity model ar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empirical studies in both magnitudes and directions. Moreover, more than 22% of the variation in Chinese export trade can be explained by those three variables alone. The finding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plains how seriously transport costs and port efficiency affect China’s export growth by comparing effects of labour production factor costs on external trade. It suggests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port efficiency and reduction of road transport costs play a vital role in China’s export competitiveness in the global market.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对外依存度高,1995年至今,我国一直是世界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当前不但发达国家大量对华反倾销,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一员,中国还遭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高密度反倾销。本文依托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从我国出口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的现实状况入手,研究构建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战略支持体系,提出在政策层面实现制衡的同时,以行业协会为主体,组织协调涉案企业积极应对,提升企业应诉效率,为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提供新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