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舆论是一种新兴的特殊的社会舆论。由于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复杂性系统,使得网络舆论传播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特性。通过对元胞自动机的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社会的网络舆论传播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舆论传播模型,并模拟分析了人员密度、大众媒介导向、人员移动这几个特定的因素,对网络舆论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培养理论认为,现实中人们多样化的价值观因接触传媒而变得与传媒所呈现的意见流相似。大学生通过博客、微博、论坛等多种网络平台,表达对时政要闻、社会热点、网络热词等方面的意见,既反映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又渗透着社会舆论的意识形态。研究发现,影响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因素主要有:网络主体多样化;网络意识多元化;网络公众情绪化;网络环境世俗化;舆论建设技术化。因此,有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针,将培养理论介入高校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通过搭建网络舆论参与平台、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培养网络舆论结构的正面力量、加大网络舆论引导投入力度等措施,促进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及对传媒的统领。  相似文献   

3.
厘清网络民主在我国政治生态下的生成过程和发展逻辑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作为一种框架性的研究思路,我国网络民主的兴起可以从网络主体的形成动力、网络舆论场域的重新构建以及现实政治稳定结构下的参与激活三个层面进行解读。对于网络民主的发展需和现实政治有效对接,避免对社会稳定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4.
王承淑 《甘肃科技》2016,(11):78-80
网络连接了人与人的联系,现实社会与网络虚拟社会共同组成了当今的社会。但在网络信息泛滥的当下,网络舆论也良莠不齐,既有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正能量言论,也出现了不少不合法律规范的谣言、诽谤和恶语中伤,这些舆论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对网络不良舆论加以规范和治理也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抗战爆发后,新疆妇女开始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把个人与社会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新疆妇女获得教育权利,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提升形成了群体意识的发展,推动了新疆妇女社会公共舆论的生成.新疆妇女社会公共舆论表达路径包括广泛建立妇女组织,把宣传单、报纸和刊物作为主阵地和重要载体,引领社会舆论,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抗战时期,新疆妇女社会公共舆论开始生成,饱含激情、活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SNA的网络舆论领袖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重远  李珊  赵文  李瑞 《科技信息》2011,(12):36-37,39
网络舆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对于现实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有着逐渐超越传统媒介影响力的趋势。也是因为这一点使得有关部门越来越难以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地控制。事实证明,一些普通的手段诸如封号、删帖对于网络舆论的影响无异于杯水车薪,没有目标的行动只会事倍功半。网络舆论的产生通常是由网络舆论领袖所发起,如果能够将之确定,便可以针对其制定一系列的方案,有的放矢。笔者提出一种以社会网络分析为主的快速确定网络舆论领袖的方法。实验证明,运用此方法来进行网络舆论领袖的搜索,将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建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现实脱节问题的需要。我们必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建设基本原则的基础下,加强执政党建设、创造良好社会风气、整治社会舆论氛围,以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建设,扩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消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建设滞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社会舆论通过新媒体渠道向校园渗透,高校网络舆论环境进一步社会化,给高校网络舆情管控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学生思政政治工作者,要想引导舆论、预防校园危机事件,就必须全面了解高校网络舆情干预机制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特征,摸清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网络舆情干预机制,从而促进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正式出现在大众视线中的时间为20世纪90年代,于是一种全新的舆论类型--网络舆论应运而生,这种新类型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介对社会舆论的相对垄断、改变了传统的舆论形态,而且还迅速显现出其强势,使我们的生存环境与生活空间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网络信息传播在当前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众舆论在虚拟网络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延伸作用到现实社会的改变。公众监督直接体现在网络言论表达之上,网络成为了社会各阶层对话的平台,正在挑战传统意义上的主流舆论。但在目前我国网络环境“谣言满天飞”的情况下,维护网络良好秩序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对网络言论进行规制,必然对我国公众舆论和现实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舆论传播的规范有一个“度”的界限,要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路程,就要把握好公众舆论规范度的“窄”与“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应用,人们获得社会资讯的途径已经从传统的电台、电视或者报纸到现在更多的是从互联网上获得社会资讯。互联网媒体,如各大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传播途径已经被年轻人所接受,成为人们获取社会资讯信息或者日常交流的主要工具。互联网不仅仅是接收信息的渠道,更是发布信息的传播渠道,当前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对外发布各种各样的信息,有对社会的,有对政治的,有对教育的。有积极观念,当然也有负面的消息。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传播中的重要角色,成为社会舆论的一个发泄口,网络舆情背景下女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研究已经越来越被社会和国家所重视,现在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和社会的网络舆论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论生态系统是由网络舆论环境、舆论主体和舆论规则体系所组成的人造社会生态系统。现在我国的网络舆论生态系统主体构成单一,稳定性不强,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而引发网络舆论事件,影响现实社会的安定团结。善治网络生态系统,除了技术监督、政府引导、主流媒体议程设置和社会道德的约束之外,还必须重视舆论生态系统自身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切实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有效性,需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本要求、网络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内在需求以及大学生管理的新形势,均使得人文关怀成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素养教育有效性的必然需求。在网络思想政治素养教育中贯彻人文关怀,必须着眼于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做到教育者“目中有人”、教育内容贴近人、教育方法引导人。不仅要看到网络思想政治素养教育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功能,更要看到其促进人自身建设的更本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法律舆论作为社会舆论的一种,有其自身的规律与功能.法律舆论导向对于法的创制、适用及其监督起着巨大作用.本文从法律舆论的概念、结构、形成的社会机制及功能四个方面的分析,旨在于从理论上、实践上正确认识法律舆论,促进我国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人们透过舆论环境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大众传媒显然在社会舆论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大众传媒不仅为公众传播社会事件的信息,而且还设置公众关注的话题,提供各方对这些事件的意见,大众传媒必须积极介入到舆论环境中去,在现代社会舆论引导中发挥出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我国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传播媒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影响并改变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是把双刃剑,为人们带来快捷、便利同时,也会产生相应负面效应.在舆论传播领域,舆论的生成方式、传播方式,都在改变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  相似文献   

17.
王琦琦 《科技信息》2011,(18):246-246,248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理想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指向未来的意识构想,是对现实的观念性超越,和信念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网络信息化以其特有的传播特点既给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便利和空间,也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就必须充分认识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和形式,创新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占领理想信念教育的网络阵地,理直气壮地宣传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以立法和技术的方式,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张俊华 《科技资讯》2011,(34):228-228
社会舆论具有重大的影响力,社会对一个行业的舆论在某种程度反映着人们对于这各行业的认可度,而当代关于教师行业的社会舆论占上风的并不是誉美之词。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教师职业倦怠日益凸显。本文围绕社会舆论现状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讨论当前关于教师行业的社会舆论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许承亮 《科技信息》2010,(12):71-71,73
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公众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网络暴力"对社会的冲击十分强烈,有些网络事件甚至演变成现实社会冲突的"导火索",而这种现象的形成则有着复杂的政治、文化、伦理等因素,只有认真分析其成因,主动防范、积极疏导才能够趋利避害,保证社会和网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舆论是社会的皮肤更是社会之公器。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打破了传统的媒体格局,颠覆了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网络舆论的勃兴,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全面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和规律,建立新的舆论格局,促进网络舆论健康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从人与媒介的共生关系出发,通过探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尝试为建构网络舆论新格局寻找目标和理论根据,并以期为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建设找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