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广东科技》2019,28(11)
为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促进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战略转型,持续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广东省陆续出台了《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本栏目摘录了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分析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总结归纳美国、日本、欧洲以及国内重点省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特点及成功经验。系统分析广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特点、产业化发展水平和产业政策特征,提出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汽车是当今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智能网联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部委制定的各项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中获得了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技术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广东省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去年10月,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就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了座谈。北京理工大学相关团队与广东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了各项合作。为了解合作进展,本刊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引进院士团队的带头人孙逢春院士,同时就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化相关话题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推动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对服务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际认证与标准瓶颈凸显、海外市场配套体系不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待完善等诸多困难和挑战存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继续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标准互认,推动协同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深度融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广东科技》:请您介绍,华南理工大学在推动广东省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李巍华:华南理工大学一直以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为自己的重要使命。汽车工业是广东省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华南理工大学是国内最早涉足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新材料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同时,以"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为方向,国家出台了诸多"给力"的政策,让许多"玩家"涌入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迫不及待享用起前沿科技的"大蛋糕"。针对超导材料在汽车产业应用还是一片空白的现状,上海英磁新能源科技有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太原科技》2015,(1):7
回顾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汽车行业的诞生、发展与改革,往往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汽车产业的高速扩张也带来不可忽视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正迅速以整车厂商为核心,向包括充电设备、核心零部件等在内的上下游延伸,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技术创新上迎来一个全新的跨越。来自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的刘旭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中提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存在产业发展战略不明晰、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要以新能源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8.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扶持下获得了迅猛发展,但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大跃进"式发展的同时,产能过剩风险也在日渐累积并不断加剧。通过深入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产能过剩的背后原因,提出有关建议,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方旭 《咸宁学院学报》2013,(6):59-60,88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地方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工业崛起的战略选择.文章分析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咸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咸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广东科技》2010,(3):6-6
<正>《广东省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新近出炉,圈出了四大领域九大新兴产业作为广东省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点。这四大领域的九大新兴产业分别为:新能源领域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  相似文献   

11.
《科技潮》2012,(1):42-44
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北京市市长郭金龙曾明确指示:"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是北京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把北京建设成为国内技术领先,产业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已成为北京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中,确定了北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要突破发展。加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开发、规模生产、配套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体系构建,打造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相似文献   

12.
以钻石模型为基础,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与同业竞争、外部环境与政府政策等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主要包括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长期发展战略,加大研发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相关技术标准体系以及形成企业集群效应等。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万象云专利信息搜索及情报服务平台对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相关专利数据进行检索,运用专利计量方法深度挖掘专利信息,从专利发展趋势、专利保护类型、国内外专利市场布局、研发重点及热点和技术引领者5个维度对1997—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态势较好,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三省以及鄂豫皖5个技术性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密切相关,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状态与关键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相关"3个结论,进而提出新的产业规划应当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支持,鼓励发明和技术原始创新、激励车企参与国际技术竞争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党中央、国务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惠及民生、调整能源结构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先后实施"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等工程,进入"十三五"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起步阶段进入加速阶段,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进入新的阶段。国家支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2015年以来国家陆续发布30多项政策。梳理了"十三五"期间国家新能源汽车相关的重要政策,分析了其特点,并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根据汽车业"十二五"规划,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七大新兴产业之一,已经成为国家振兴经济和转变产业结构的重要突破口。目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倾斜,加速了汽车企业在新能源客车上的研发力度,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步伐。而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向导下,依托一汽集团,将尽快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规模化生产,2012年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达5万辆。2011年5月1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其中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扶植力度。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从而对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正近年来,面对全球范围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环保压力,我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产业,鼓励生产、消费的政策陆续出台。随着《山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大项目布局推进意见》的通过,山西省紧紧抓住战略机遇,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并对相关的节能减排车型予以大力  相似文献   

17.
《太原科技》2010,(8):108-108
日前,由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主体,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在内的23个单位发起成立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签约完毕,标志着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战略合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8.
正技术发明特等奖:"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薄型金属双极板及批量化精密制造技术"金属双极板替代石墨双极板是实现车用电堆性能跃升的必由之路。作为前沿科技热词的代表之一,新能源汽车与人们的出行息息相关。眼下,全球汽车产业正进入转型升级的时期,汽车的生态环境正持续改善。其中,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成为全球共识。我国已将燃料电池汽车列入国家发展战略,预  相似文献   

19.
 2020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相似文献   

20.
正新兴市场发展、层出不穷的新科技、可持续性政策的出台、数字化、进一步自动化、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新的商业模式正在变革各行各业,而汽车行业也不例外。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正处在重要的转折期,加快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