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探讨了在不同模角下不同外径的实心轴当变形程度不同时单位挤压力的变化,利用Origin软件通过数据拟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在模角为8°、12°、16°、20°时单位挤压力随着实心轴外径和变形程度的不同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误差范围,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最佳模角的寻求方法,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在推导出变薄拉深力上限表达式的基础上,采用约束优化的方法,对不同条件下最佳入模角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与其他方法求得的最佳入模角和拉深力进行了比较和实验验证,可为以后的变薄拉深模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研究了方断面异型铜合金管材顶管成形时p/σs与模角am的关系,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关系方程,进而确定了最佳模角。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非轴对称端壁造型对大涵道比风扇角区失速流动的改善作用,对某风扇进行了平面叶栅模化设计及非轴对称端壁优化。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风扇根部叶型为基础进行模化设计;在此基础上,采用两种不同的控制点分布方法对平面叶栅进行非轴对称端壁优化改型。研究结果表明:模化后的平面叶栅角区失速流动及叶片加载特点与风扇原型基本一致;采用自由曲面及类两面角曲面两种非轴造型对平面叶栅角区进行优化,叶栅总压损失系数分别降低了4.57%和5.38%;将流场改善效果较好的类两面角曲面造型应用于风扇原型角区,结果表明该造型使得风扇效率提高了0.441%,角区失速现象也得到了有效的抑制。深入的流场分析表明,类两面角曲面的非轴对称端壁造型,沿流向能有效推迟压气机平面叶栅通道涡向吸力面的发展,沿径向通过使涡结构上移减弱在端壁附近吸力面附面层和通道涡的相互作用;与此同时,对大涵道比风扇原型的角区失速流动也能起到较好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又认为角裂是铝热挤压模失效的主要方式。对有角裂的3Cr2W8V热挤压模的组织,断裂韧性进行了分析和测定,发现K_(IC)值低是角裂失效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能够提高3Cr2W8V热挤压模的韧性和使用期的热处理新工艺:在1150~1250℃高温淬火和低于500℃中温回火。结果使该类模具的使用期提高了1~3倍。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在具体的博弈、利益团体投票或决策过程中, 直觉模糊不确定语言变量的表示往往受到决策者历史知识、感性判断等因素的限制, 本文借助于模糊逻辑非门算子, 对直觉模糊不确定语言变量进行推广, 提出了广义直觉模糊不确定语言变量的概念。利用Archimedean三角模和Archimedean三角余模, 建立了基于Archimedean三角模的广义直觉模糊不确定语言变量的集成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引入了特征概念,给出了Artin环上的Artin模与Noether模相互转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广义Rickart模     
引入了广义Rickart模的概念,讨论了广义Rickart模与Rickart模及GSIP模的关系.给出了半单阿廷环及V-环新的刻画.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单齿泵削角的优化模型与计算实例,并对理论设计与实验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螺栓紧固件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扭矩系数反映了在拧紧过程中预紧力与扭矩之间的关系.目前螺栓扭矩系数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圆环端面螺栓,对于其他端面类型螺栓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受力分析,建立了六角端面六角头螺栓的力学模型.利用圆环端面扭矩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六角端面六角头螺栓预紧力与扭矩的关系,并给出扭矩系数的精确计算公式.然后采用拧紧试验机对不同尺寸螺栓的扭矩系数进行实验测量,将理论结果与实测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环缝磨的锥角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分析环缝磨定子锥角与被研磨物料强度之间的关系,揭示出设定锥角的意义;建立了磨料介质的简化运动模型和力学模型,求解出定子锥角。  相似文献   

12.
膨胀锥的外形结构决定了膨胀过程中塑性变形力的大小,其中关键因素是膨胀锥锥角。通过对实体可膨胀管膨胀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出膨胀管与膨胀锥在不同的接触条件;膨胀管在不同的膨胀率及不同的壁厚条件下,膨胀变形力与膨胀锥锥角的关系。在选定了膨胀管材料和确定了膨胀率之后,可确定膨胀锥锥角最佳值。研制了新型PZG-bj型膨胀锥材质。在配合内润滑涂层的条件下,其使用寿命已经达到现场实验连续膨胀150 m无明显损伤;室内实验间断膨胀条件下累计行进450 m无明显损伤。研制出一种发射腔挤压成型的可钻发射器,具有加工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单根补贴效率可提高50%。  相似文献   

13.
等厚干涉在锥角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用两块平板玻璃制作出的空气劈尖顶角发生变化时 ,应用CCD可观察到劈尖表面移动的干涉条纹 在此基础上 ,设计了用锥角偏差来改变空气劈尖顶角的圆锥锥角的光学测量方法 ,并由导出的锥角偏差与移过某一点的干涉条纹数之间的关系式 ,对圆锥锥角进行计算 通过与千分表法的对比测量 ,结果表明 ,等厚干涉测法不仅可行 ,而且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4.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原理与方法,在底流口直径和锥角的多个水平下对旋流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揭示两因素对旋流器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底流口直径,流场内的流速降低,轴向零速包络面向上收缩;增大锥角后,轴向零速包络面的大小相应改变;锥角越小,底流口直径对轴向零速包络面内速度场的影响越小,故对改善分选效果的作用也越不明显;增大底流口直径,旋流器内流场的压强降低,但底流口区域内的压强梯度增大,而锥角不同,其变化程度有所不同,这从某些程度上体现了两因素对旋流器流场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锥顶角的间接测量方法之一———圆球 (柱 )法的测量误差做了详细的分析 ,给出了一组误差计算公式 .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T型模头熔体出口的流率均匀性,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Polyflow对一种T型模头内的熔体流动和模具变形进行了耦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具流道表面沿模具厚度方向的变形在挤出方向和模具宽度方向均为非线性变化,造成熔体出口流率均匀性与不考虑模具变形的理论设计结果相差较大;随着挤出量增加,狭缝沿模具厚度方向的变形增大,熔体出口流率均匀性降低;随着模具厚度增加,狭缝沿模具厚度方向的变形减小,熔体出口流率均匀性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圆锥和圆台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数学中都要学习.它的出现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要求我们进一步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应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文章主要对圆台和圆锥的线、面、角、体积等性质进行演绎.  相似文献   

18.
采用疲劳强度设计理论和最优化设计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探讨多层压配组合冷挤压凹模的更为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法 .首先 ,推出了 3层压配组合冷挤压凹模在压配状态和工作状态下凹模各层的应力计算公式 ,论证了凹模的疲劳强度校核点在凹模各层的内表面上 ;在此基础上 ,用 Sines法将凹模各层的多向脉冲循环应力等效地转化为单向循环应力 ,并建立了 3层压配组合冷挤压凹模疲劳强度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用算例进行了优化设计 ,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引入钝锥和直角锥的概念,阐述了锥与对偶锥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钝锥和直角锥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气辅挤出成型可以显著消除传统挤出成型中出现的挤出胀大、鲨鱼皮、耗能高等现象。在气辅挤出系统中,气辅挤出口模的设计是核心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气辅挤出口模设计的特点,并进一步对口模设计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