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质准备是进行战争的必要前提条件。德国法西斯自1933年攫取政权后,就为发动一场侵略战争积极进行物质准备。由于德国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都有限,无力应付长期的消耗战,所以,德国法西斯就确定了速战速决的“闪电”战略。他们的考虑是,在和平时期把国家经济全部转入战争轨道,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尽快用先进武器装备起一支胜过敌人的武装力量,然后突然发动战争,以闪电战方式在短时间内各个击破敌人。二次大战前夕德国法西斯的战争物质准备就是在这个战略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德国是已经宣战了」,这句口号自从希特勒于三月十六日正式宣布采行征兵机制,公然扯破凡尔赛和约的军事条款后,是到处被狂喊着.诚然,德国是已经宣战了,但其他各国何尝不是同德国一样疯狂地扩充军备,准备战争在一九三五年的开头二月,虽因罗马与伦敦协定的成立,萨尔问题的和平解決,国际的空气好像渐渐清朗开来,可是隔了不久,战云就又弥漫全球,战神的翼肢又已笼罩大  相似文献   

3.
1939年8月到1941年6月间的苏德双边经贸关系是不平衡的。苏联虽然得到了某些短缺的机器设备和军事技术装备,但蒙受了经济上的损失,牺牲了部分战略物资储备,并暴露了军事工业的弱点。此外,这一时期两国间保持的经贸关系,还被德国用来制造假象,掩盖其侵苏准备。  相似文献   

4.
我党历来重视军事斗争准备,建国以来,我党在军事斗争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毛泽东军事斗争准备、邓小平军事斗争准备思想、江泽民军事斗争准备思想以及胡锦涛军事斗争准备思想,这些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我们把握战争规律、搞好国防建设、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思想指南。  相似文献   

5.
着眼于海军军事斗争准备对军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结合军事思想课程教学的特,董,在探讨海军军事人才培养中军事思想教学聚焦点的基础上,科学构建了军事思想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军事思想课程教学方法与途径的完善与改革措施,突出了军事斗争准备、军事思想教学、院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论创新的有机结合,为海军军事斗争准备人才培养中的军事思想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问几天来柏林的形势很紧张,英美和苏联是否会在这里发生严重的武装冲突呢?答有人以为柏林问题会造成美英和苏联之间的战争危机,我看还不会.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柏林问题事实上就是德国问题,而德国问题也就是德国分裂的问题.最近德国分裂的危机,是美英方面所促成的,美英理弱,苏联气壮,所以美英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和苏联挑起战争的冲突.二、目前柏林的紧张情势,主要是外交与政治的攻势,加上一点军事示威的姿态,双方还没有打仗的准备.战争不能这样轻易就打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正>3月20日,德国中右翼阵营的自由民主党副主席库比奇表示,美国驻德大使理查德·格雷内尔因其多次干预德国内政的行为应被要求离开德国。库比奇目前也是德国联邦议院的五名副议长之一。库比奇针对的是格雷内尔在3月19日批评德国军事预算过低的言论——这并不是这位美国驻德大使的言论第一次在德国引起广泛争议。美国驻德大使为跨大西洋关系再添负累自2018年5月赴任以来,格雷内  相似文献   

8.
“好学生”对“老师”发火近来德美在是否攻打伊拉克问题上闹得很僵。8月3日,施罗德在汉诺威一次竞选讲话中,明确表示反对“不计任何后果谈论并考虑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他还表示“德国不准备参与军事冒险,而且也不再是个用支票外交取代政治的国家。”施罗德意思非常清楚,第一,反对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第二,德国既不会出兵也不会出钱。这对积极准备对伊战争并希望得到盟国支持的美国来讲,犹如头上浇下的一盆冷水,心理别提多别扭了。二战后美国在占领西德期间对德国人曾施以“种种恩惠”,通过马歇尔计划和民主化改革,使西德人“脱…  相似文献   

9.
陈开和 《世界知识》2013,(12):58-59
近年来,席卷欧美各国的传统媒体"谢幕"大潮至今仍未止息。仅去年底以来,又有美国《新闻周刊》、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和《德国金融时报》等多家知名媒体停刊、破产或转为数字刊。今年2月,曾畅销全球数十个国家的《读者文摘》再度申请破产保护。4月份,德国第二大通讯社德国国际通讯社(DAPD)在月初宣布退出历史舞台;到了月底,已经风雨飘摇数年的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公司又准备打包出售旗下包括《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在内的八份传统大报。  相似文献   

10.
德国搁置世仇放弃「走廊」与波兰修订十年的友好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了.两年以前德国种族学家谓日本民族中有「日尔曼民族的浸液」(Arische Einschlag)后,希特勒政府遂正式宣布日人与德人的通婚平等权利.去年德日两国无线电广播宣传又互通音问;其相互友好更可从退出国联,两国舆论对竞争军备互表同情,以及其他外交军事等事件上看出来.近来德波日三国秘密协定的风声又甚嚣尘上,如瑞士巴塞国民报(Basler National Zeitung)会继续刊登德波日三国军事合作准备进攻苏联的论文.本年二月七日瑞士晨报论英法伦敦协定对于苏联的影响一文内曾有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甲近来报纸上一提及德国重整军备,常常牵涉到凡尔赛和约中的军事条款.关于凡尔赛和约曾听见讲过,大抵是各战胜国加在德国身上的锁练.但其中的军事条款,内容怎样我不清楚,请你扼要说明一下!乙你说凡尔赛和约是加在德国身上的锁练,一点也不错.所谓军  相似文献   

12.
李德  王福东 《科技信息》2007,(18):16-16
本文就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部分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军事斗争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对如何运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人民战争"思想进行了阐述,对做好未来军事斗争准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的目光随着德国的侵略戰爭而注意於東欧的時候,我們却不可忽略西南欧的南个国家:西班牙及法国,因为它们一方面在经济上有助於德国,一方面在军事上有关於西地中海及非洲大陸。本文雖成德蘇戰爭以前,但它却還能幫助我們認识玛德里及维希的態度,原文载於本年五月十七日出版的‘经济学者’週刊。  相似文献   

14.
军事信息安全管理,就是以确保军事信息、信息设施的安全保密为主要目的采取的综合手段。军事信息安全管理的对象,是军事信息传播的过程以及从事信息传播的人员及其传播媒介等。军事信息安全管理,涉及的内容和环节多,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依托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把信息安全管理与安全法规结合起来,强化信息条件下军事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二战结束后,德国的国防与安全政策一直坚持"克制文化",主张克制和谨慎运用武装力量。近年来,欧洲面临冷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的危机,7月13日德国发布了名为《安全政策与国防未来》的国防白皮书。作为德国"安全政策的基石",国防白皮书被视为德国国防与安全政策的风向标。这部冷战后德国发布的第三版国防白皮书表达了德国承担更多责任和发挥更大的领导作用的意愿,标志着德国正在改变战略文化中的"军事克  相似文献   

16.
保障欧洲和平和安全的首要任务,就是防止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只有本着保障欧洲安全的要求来解决德国问题,纔能促进和平的巩固。可是伦敦和巴黎协定违反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所明白表示的意志,公然着手要重新武装西德,并建立一个排他性的侵略军事集团。签订了伦敦和巴黎协定的美、英、法三国统治集团,既然公开和德国复仇主义分子结成军事联盟,复活德国军国主义,并使某些欧洲国家同其他欧洲国家为敌,这就使得对和平的威协在增加,战争的危险在增长。这种局势不能不引起各国人民极大的愤然和警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才不过十年,德国军国主义的威协像一片乌云似地又压在欧洲各国人民的头上。欧洲历史的教训足以发人深省。这次战争是由国际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7.
扩大俄罗斯北极军事力量部署,以军事存在捍卫俄罗斯的北极主权;以军事力量保护俄罗斯的北极经济利益,为北极地区的多国竞争做好军事准备。  相似文献   

18.
正5月10日,德国国防部长冯德莱恩宣布:2023年前,德国将扩军7000人、新增军队文职人员4400人,从装备、预算和人员三方面强化军力。冯德莱恩说:"持续四分之一个世纪之久的联邦国防军军力收缩政策已经成为过去。"二战结束以来德国首次宣布扩军,表明德国正式放弃了1990年统一以来的军力收缩政策。德意志战车整装待发?德国是传统军事强国,曾两次发  相似文献   

19.
一外交重于军事虽然是在烽火连天鼙鼓动的今日,外交工作依然要比军事工作重要的多。军事不但不是决定战局的唯一因素,而且有时它本身不能不依存于外交活动。这在过去一年的欧战中,是有无数的例子的。谁都得承认,英法在战争初期的失败,绝不是军事的失败,而是外交的失败。英法苏谈判的拖延而至于破裂,这一件事注定了日后德国在东欧战场迅速获得胜利,乃至注定了法国的惨败与投降。本年四月间德国迅速占领丹麦挪威,实际上是由苏芬战争幕后的列强外交所招致的。  相似文献   

20.
1942年6月25日,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驻欧美军总司令后抵达伦敦。德国电台立即向全世界广播说,一名德国人被任命到盟军最重要的军事岗位。第三帝国宣传家们企图把水搅混,使人对这位具有德国人姓氏、鲜为人知的美国将军产生怀疑。然而,德国电台的宣传是否真有根据呢?艾森豪戚尔确实有德国人的血统。他的祖辈属于德国新教门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