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教育不仅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还具有鲜明的生命性。本文从生命化教学的视角,对体育教学进行重新解读,以强化体育教学的生命性,使体育教学中师生双方的生命都得以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种种缺陷,表现为人的边缘化、课堂时空单一化、教学程序刻板化。生命化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有人文性、多元性、体验性和动态性。课堂上我们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紧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建立多元的评价体制和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英语课堂充满生命从而促进完整的人的生成与成长。  相似文献   

4.
刘月红 《科技信息》2007,(13):217-218
教育活动是一种延续生命个体活力的活动,然而当今传统课堂生命力缺失,呼唤具有能激扬学生生命理念的课堂。本文从四个角度去阐述了中学生命教育课堂的建构,首先需要“体验—表达—理解”的生命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第三,学习需要也是生命活力的一种体现,所以要注意保护和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需要;第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生是处于不同成长的阶段性的个体,所以呵护好中学阶段学生的独特生命特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如何构建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化的课堂,成为当前中职教育发展中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比如说大学生暴力倾向严重、自残现象严重、漠视生命现象严重等。这些现象的频频发生反映出了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学生对自我和他人生命淡漠的现象。就此,该文着重针对这一系列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能从总体上强化学生的学习理念,从根本上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潘直钱 《科技资讯》2007,(16):182-183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一种实施灌输教育的“操作性教学”,缺乏课堂的生命活力,效率低下。本文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分析初中思想品德“生命课堂”的特点,阐述初中思想品德“生命课堂”构建的途径,使思想品德课焕发生命活力,成为一种“有生命的教学”,达成思想品德课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陈伯海先生致力于生命体验美学的当代建构.那么,生命体验美学能否建构、如何建构,其前景又如何呢?只要满足现实需要、历史传承和理论创新的三个条件,生命体验美学是可以建构起来的.建构的方法论基础就在于解构与重构的辩证统一;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导,吸收西方体验美学的合理成分;面对“形而上学”终结,衍续“形上之思”;在生存-实践-起越的生命活动之链基础上建构生命体验美学.  相似文献   

8.
生命化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虎技能 《甘肃科技》2007,23(2):242-244
生命化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中不断发展的活动.彰显生命的独特性、注重生命的生成性、尊重生命的自主性、关注生命的整体性是生命化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构建生命化课堂教学有六种策略:确立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取向、构建促进生命完善发展的课堂实践操作体系、关照学生生命的完整发展、营造生命自由展现的伦理氛围、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建立生命相融的教学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9.
实施生命教育,目前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从自身教肓实践出发,谈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一些经历,强调体验、感悟和渗透,以情感人,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体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通过与客观对象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的过程,它决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简单复制和被动映射。因此,学生“体验数学”的自主探索活动和合作交流活动提供了学生主动建构的时空。用书本与单纯讲解来代替数学学习,那就不是在教学生自己探索,而是在教学生利用别人的推理,这无疑是让学生啃别人嚼过的面包,而不是自己去学习。因此,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体验数学学习就成为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课堂贯穿体验教学,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以生命体验——生命灵魂为基础,以情思为核心,以体验、情思、传达、接受四个系统为体系建构生命体验诗学。文学是显现人类生命体验探求进程的情智化的创造活动,是展示理想化的以感性形态为主的精神世界的语言创造艺术。它的最高价值是人类最美妙的境界和最高理想。  相似文献   

12.
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在线课堂为代表的同步在线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数字技术的介入也带来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与教师对课堂感知的缺失,进而造成了师生脱离现实课堂环境、难以进入教学状态、无法有效沟通等问题,甚至出现了“网课爆破”等扰乱教学的现象。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数字鸿沟阻碍了人们期望中的技术“具身化”,使线上空间难以为师生主体带来感性直观的“在场”体验。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要增进师生的数字素养、建立电子助教和发掘在线教育适用场景等3条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命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相对于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而提出来的。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首先要给予他们起码的尊重,要尊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认知倾向、人格与意志、个体差异等,唯有如此才能让他们更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黄晶 《科技信息》2010,(17):203-203
现代文秘人才的培养似乎仅仅是围绕着职业培训进行,教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这不仅不利于文秘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文秘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我们认为,文秘课堂应该构建生命课堂,这样会极大地改变课堂的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翻译课堂,探讨以体验教学模式为主导,结合其他教学法的课堂组织形式.从目标出发,根据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圈,将翻译课堂分为初级体验,中期评估巩固和后期总结再体验三个阶段,并针对各阶段组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生命体验是绝望和虚妄,按照知觉现象学的原理,这是鲁迅在生活中经历种种挫折和失败的产物。家道的败落与婚姻的不幸,使鲁迅开始怀疑一切;反抗与追求的幻灭,使鲁迅越来越绝望;最后,鲁迅悟出了一切都是虚妄,这是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开展生命教育的主渠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实施有关生命的启蒙性、基础性教育提出一些设想和做法.旨在通过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有效生命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学会热爱大自然一切的生命,进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冲动源于生命的深度渴望。这种冲动又因其在人生中的历经万劫而使生命深感困惑。生命的冲动与困惑构成了生命体验中的二元对立与无序循环。生命的根本冲动是在科学、哲学、艺术和宗教的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它显现人类"超越""有限"的执着和渴望,也构成人类最根本的孤独与困惑,而这恰恰展示和演绎着生命在人生中的沉醉与生动,映照和生成着种种"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电子阅览室中渗透生命化教育的重要性,并围绕如何在电子阅览室中渗透生命化教育的主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恩贤 《科技资讯》2009,(36):143-144
本文根据笔者在初中数学教学方面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生的特点提出了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地进行“体验学习”,通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