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莉萌 《科技信息》2014,(13):242-243
由于电子商务以及电子网络的发展,计算机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而电子文件档案与纸质文件档案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性也决定了电子文件在保存、维护和管理方面的难度。本文正是基于此,分析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旨在使电子文件档案处在安全、稳定、长久存在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2.
郭力华 《山西科技》2007,(3):30-30,34
文章主要阐述了现代企业中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几个方面:电子文件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是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归档途径的选择;电子文件归档制度的建立;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制度的建立;制定电子文件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刘青  于菲  宋转玲  姚菁 《科技资讯》2014,(34):238-238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有大量的电子文件形成,给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国家档案工作、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从源头上规范电子文件的形成、管理、归档;有利于国家记忆的长久传承;应为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高的使用价值和基本条件。在进行电子文件档案整理时,首先将电子文件收集好,然后建立数据库,最后将电子文件按确定范围、明确时间、制定规范及选择载体四个环节归档。  相似文献   

4.
游兰菊 《菏泽学院学报》2009,31(5):115-117,12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文件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分析、研究电子文件的分类问题,对改变当前档案工作者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电子文件的管理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电子文件的分类和特征分析,提出了电子文件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模式、检索原则和归档方法,并结合信息安全技术,论述了电子文件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真伪甄别、安全性保护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个人电子文件的概念、意义和常见的个人电子文件类型,阐述了个人电子文件在保护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电子文件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6.
程坤 《科技信息》2011,(36):387-387,386
企业档案管理如何适应信息化带来的文件形成电子化、文件传递网络化、文件存储数字化、文件管理动态化的发展要求和趋势,成为企业档案工作能否适应信息技术应用并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从企业电子文件管理实际情况出发,分别从正确定位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建立电子文件归档制度、业务层面上加强电子文件的收集、鉴定、归档、安全维护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企业电子文件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一、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基本特征。1、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定义;2、基本特征。二、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方法。1、文档一体化管理原则;2、管理职能分工;3、实施"全过程管理"理念;4、电子、纸质文件双轨制管理原则;5、电子文件归档时际要求;6、归档电子文件统一数据格式标准。三、电子档案的管理。1、加强对电子文件的组织管理,做好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工作;2、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3、保证电子档案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电子文件异质备份的内涵、目的,对电子文件异质备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电子文件异质备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应适应现代管理制度和信息社会的发展,采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以虚拟、开放、灵活的手段来管理电子文件档案,以确保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为电子文件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刘湘燕  王慧玲 《科技信息》2009,(11):374-374
本文从学校的角度分析电子文件的整理、包括:基建、设备等的整理;财务电子文件的整理;学校其他电子文件的整理。电子文件的归档方式和途径选择。电子文件的归档制度以及电子文件档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今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水文气象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等等,都已经离不开数据信息的电子传输。可以说,数据信息传输系统是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数据传输解决了传统数据传输的缺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浅谈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鹏 《太原科技》2009,186(7):55-56,59
简要介绍了农村水利现代化的内涵,针对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水利建设规划、加大水利投入、健全水利建设管理机制等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着重研究了确定性水文模型,即采用系统水文学的途径,利用GIS工具,根据流域的水文特性与流域属性,将流域分为若干个子流域.模拟各个子流域的水文特征;将流域水文参数及流域属性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水文模型藕合,以直接积分的方法解决单输入单输出的模型,并推广到多输入单输出的流域非线性分布式梯级瀑布水文模型,提出了一个计算简便、精度可靠的流域汇流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4.
湿地水文连通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最具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作用下,湿地破碎化严重,面积减小,湿地的水文连通受阻,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基于广泛的文献调研,从水文连通的概念、水文连通对湿地生境的影响、水文连通对生物的影响以及受损水文连通的修复4个方面回顾了当前湿地水文连通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不足.结合多年在湿地领域的研究背景,重点针对上下游重大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大江大河三角洲湿地水文连通的胁迫,提出了未来的主要研究趋势,将为解决三角洲湿地面临的基础科学问题提供支持,推动我国湿地科学基础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雅鲁藏布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拉萨河作为雅鲁藏布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最长的河流,更是西藏自治区水利开发的重点,但拉萨河流域水文模型应用研究甚少。本文介绍改进的TOPMODEL,并应用该模型和新安江模型对拉萨河流域进行水文模拟,结果表明:两模型都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弥补了雅鲁藏布江拉萨河流域水文模型应用研究的不足,为开展缺资料地区的水文模型应用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水文模型模拟预报的多源数据同化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文遥感数据同化中常用的数据同化方法,总结了变分和顺序两类数据同化常用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以土壤湿度与径流两个水文变量的数据同化研究为重点,探讨了土壤湿度、径流、降水、蒸散发、积雪等多源数据在水文模型模拟预报中的同化研究进展及其在同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数据同化方法、多源数据同化应用方面总结了水文遥感数据同化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遥感、地面等多源数据的同化在改进水文模型模拟预报方面的应用潜力将会随着遥感观测技术与反演方法的改进、水文模型结构的完善以及数据同化方法的优化而不断增大,多源数据在水文模型模拟预报中的综合应用将是水文遥感数据同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黑河中上游流域水文区划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黑河中上游流域11个水文站点反映流域降水径流特性的7个区划指标,分别应用模糊聚类法和集对分析进行水文区划研究.2种方法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模糊聚类法将该流域划分为5个子区更为合理.所得分区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该流域水文现象的形成、分布和变化规律,也为黑河流域水文站网合理规划、布设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解决水文资料移用和水资源合理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水文资料的插补延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水文资料的插补延长一直是水文计算中的一个难题。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两个水文相似流域之间的耦合模型,用一个流域的资料来推求另一个流域的径流量。另外人工神经网络还用来捕捉降雨与径流间潜在的关系,从另一个途径解决水文资料的插补延长问题。大量的数值实验表明,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成功地用于水文资料的外插或无资料地区的径流模拟预测。  相似文献   

19.
水文水资源中不确定性的信息熵分析方法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信息熵的简要历史与基本概念,然后详细综述了它在水文分布的生成、参数估计、水文预报、水文站网规划及降雨分布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是无水文资料区域的径流模拟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对模拟效果的评价中,区间流域水文资料的短缺成为限制条件。针对此问题,该文以三峡区间径流模拟的效果评价为实例,借助区间模拟入流对干流洪峰的模拟作用,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基于三峡区间GBHM(geomorphology-based hydrological model)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1989~2000年期间的区间径流,为三峡库区河道的HEC-RAS(hydrologic engineering center-river analysissystem)洪水演进模型提供侧向入流资料。比较计入和不计入区间模拟径流2种情况下库区河道洪峰流量的模拟误差,分析GBHM水文模型对区间径流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在库区河道洪峰中区间径流占50%的洪水场次中,基于GBHM模型模拟的区间径流,可使洪峰的模拟精度提高到90%以上。基于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对三峡区间径流的模拟,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