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相转移催化方法应用于染料性黄—13的合成。并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应用相转移催化新工艺对比于用甲醇为溶剂的老工艺.具有节能、省时、简化工艺设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该工艺已应用于工厂碱性黄—13的生产中,产品色泽好,收率稳定。  相似文献   

2.
林翠花  陈云法 《潍坊学院学报》2006,6(6):114-115,129
对3,4,5-三甲氧基甲苯氧化制备辅酶Q0的相转移催化氧化合成反应以及相转移催化剂、溶剂、氧化剂、温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异相催化氧化法解决了产生过度氧化的问题,工艺条件为:利用阴离子型相转移催化剂,温度为37℃左右,反应物:氧化剂=1:2.5,混合溶剂采用乙醚和甲酸,产率可达到55%以上。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学》2003,21(5):F003-F003
本项目研究的 3-羟基丙腈选择氯乙醇和氰化钠一步合成反应的技术路线 ,采用以丙酮为活性溶剂和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的合成新工艺。该合成工艺经小试和中试生产试验证明 ,其合成工艺先进、成熟、工艺设计合理、易于安全操作、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本研究合成技术的创新点 :①以丙酮为反应的活性溶剂 ,转化率高 ,总收率高达86%以上 ,远远高于文献报道值 ( 80 % ) ,产品纯度达 98%以上 ,完全符合原料药生产的技术要求 ;②合成中采用相转移催化技术 ,使原料间的反应更加容易 ,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经查新在溶剂选择与催化剂应用方面未见有文献报…  相似文献   

4.
以相转移催化Willianson醚法代替经典的Willianson醚法,由异戊醇与氯乙酸合成异戊氧基乙酸,克服了原路线反应条件苛刻,危险性大,产品收率低,杂质含量高等缺点,考察了NaOH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aOH用量,催化剂用量及氯乙酸中溶剂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相转移催化合成的异戊氧基乙酸作为中间体制备异戊氧基乙酸丙烯酯的产品质量接近于美国IFF产品。  相似文献   

5.
以水和苯作混合溶剂,以硼氢化钠作还原剂,采用相转移催化法还原柠檬醛合成橙花醇香叶醇,并对影响还原反应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找出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广谱性杀虫剂三唑磷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报道了广谱性杀虫剂三唑磷的相转移催化合成方法,采用复合催化剂,对溶剂、反应温度、介质的pH值等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确定了较佳合成条件。三唑磷合成收率一般约90%。  相似文献   

7.
以苄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经相转移催化合成N 苄基 N (甲氧甲酰乙基) 3 氨基丙酸甲酯,引入相转移催化技术,以四氢呋喃(THF)为溶剂,三乙基苄基氯化铵(TEBA)为相转移催化剂,在不影响收率的情况下,缩短反应时间至3h为最优组合。另外考察了溶剂和相转移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的天然和合成硅铝酸催化苯乙烯与二甲苯合成PXE的工艺,与传统的硫酸催化工艺相比具有生产过程简单、无腐蚀、无废水污染、产品收率高、成本低等特点,产品组成虽然与硫酸催化法产品组成几乎一致,但其电气性能却优于硫酸催化法产品性能,间歇式天然硅铝酸催化法合成收率为76%左右,连续式合成硅铝酸催化法收率为78%  相似文献   

9.
相转移催化合成乙酸苄酯香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氯化苄和乙酸钠为原料,以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乙酸苄酯香料。提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和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过剩反应物料循环利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转化率高达99%,选择性为98%~100%;产品收率在90%~95%.工艺过程简单,副反应很少,是乙酸苄酯生产的一条高产、优质、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作相转移催化剂合成邻苯二甲酸丁苄酯.结果发现分子量为800的聚乙二醇作相转移催化剂效果最佳,产品收率可达93%,且产品色泽好,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11.
溶剂法合成亚磷酸二甲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氯化磷和甲醇为原料,用溶剂法合成了亚磷酸二甲酯,着重探讨了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溶剂用量等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得出了优化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聚松香苯甲酯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Lewis酸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进行松香与苯甲醇酯化反应合成松香苯甲酯,研究松香与苯甲醇的酯化和聚松香苯甲酯的合成反应。筛选出最佳反应时间(90min)、催化剂用量(4g)及产品分离纯化方法。同时以酯化产物为原料,在50℃恒温下密封催化搅拌反应5h合成聚合物,测定了聚合物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溶解度及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相转移催化剂TEBAC(Triethyl Benzyl Ammonium Chloride,三乙基苄基氯化铵)的合成以及在相转移过程中的催化性能.方法 以N(C2H5)3、氯化苄为反应物,异丙醇为溶剂,经季铵化反应合成TEBAC,利用红外光谱图证实其结构,并进行其应用研究.结果 TEBAC合成收率达到93.33%以上.通过实验探索,确定最佳合成反应条件是:异丙醇为溶剂,nN(C2H5)3∶nC6H6CH2Cl=1∶1,T=82~84 ℃,t=8 h,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图得以证实.将其应用于芳烃氧化 (苯甲酸)和亲核取代(对硝基苯甲醚)的合成反应中,提高了产品收率,缩短了反应时间.结论 自制的相转移催化TEBAC应用于芳烃氧化 (苯甲酸)和亲核取代(对硝基苯甲醚)的合成反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相转移条件下杂多酸催化合成氧化苯乙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开发污染少、能耗低且对环境友好的催化剂和氧化剂,在相转移条件下,用新合成的杂多酸催化剂催化环氧化苯乙烯合成氧化苯乙烯,用15%的双氧水氧化苯乙烯,1,2 二氧乙烷作溶剂时,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60℃,溶液的pH值2.00左右,催化剂由1mol钨酸与9mol钼酸组成,其催化选择性和催化活性高,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氧化苯乙烯的产率为81.2%.在该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情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对染料还原大红R合成工艺的改进,提出了一条以水为溶剂的新型合成工艺路线.并对醇胺的种类与质量、酸酐的杂质含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且将新型合成工艺和传统的工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还原大戏R染料合成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对染料还原大红R合成工艺的改进,提出了一条以水为溶剂的新型合成工艺路线,并对醇胺的种类与质量,酸酐的杂质含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且将新型合成 传统的工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在碱金属亚硝酸盐和碳酸盐存在下,对硝基苯甲腈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可发生自身缩合反应,一步合成4,4’-二氰基二苯醚。研究了三类相转移助催化剂:季铵盐、聚乙二醇和S-60对缩合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加入了这三类催化荆后,缩短了反应时间4.1h,提高了产品纯度。该项工作未见文献报导。  相似文献   

18.
头孢三嗪聚乙二醇催化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聚乙二醇催化合成头孢三嗪的工艺,探讨了聚乙二醇分子量,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对缩合产物收率的影响。当用聚乙二醇-800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在二氯甲烷-水溶剂中于0℃反应4 ̄6h收率94%。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以氯仿、乙醇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合成原甲酸三乙酯的反应机理,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溶剂及碱的用量等条件对该反应的影响.在选用三丁基苄基氯化铵为催化剂、二苯醚为溶剂、氢氧化钠水溶液适当过量的情况下,利用梯度升温控制反应速度,使以氯仿为底物来计算的原甲酸三乙酯的收率达56%.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β-环糊精为相转移催化剂,以过氧化氢作氧化剂,以乙酸铁为催化剂直接催化氧化苯合成苯酚.其最佳工艺条件:在pH=3、苯5 mL、H2O212 mL,相转移催化剂β-环糊精0.1 mmol时,反应时间1.5~2 h,反应温度50℃左右,乙酸铁用量3.2 m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