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宇 《世界博览》2010,(13):56-57
翻开长崎、神户、横滨等近代日本贸易城市的历史,赫然可以发现华侨的创业足迹。 向中国人开港 18世纪50年代,中国人就来到了日本的贸易港口城市。据英国人发行的《商业导报》记载,仅仅神户一地,中国人数已超过500。在长崎,中国商人更是从日本锁国时代就来到这里,最盛时中国贸易商和随从多达1万人,  相似文献   

2.
周郢先生是泰安人,年甫不惑,却已研究泰山20余年,出版有《周郢文史论文集》、《泰山文史丛考》、《泰山历史纪年》、《泰山通鉴》、《泰山志校证》等10余部学术著作,《泰山与中华文化》(山东友谊出版社,2010年4月)是他最新的一部力作.全书近50万字,复旦大学著名教授陈尚君先生为之序,就其多年所知称道周郢求学"特立独行",治学"卓然自立而有著作成一家之言,在目前一般重点大学或研究院所也不多见".这一评价决非过誉.其实仅就泰山研究而言,周郢实是当今中国和世界领军人物之一,而他的研究却又不仅是泰山!《泰山与中华文化》是他近年研究泰山并扩展至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收获和代表之作.  相似文献   

3.
由于历史上中日之间的密切往来,有大批泰山典籍飞渡瀛海,袖来长崎。清末泰山学者王价藩《致肥城唐君绳武》函便述及这一史实:“客岁游学旧友自东瀛来函言:彼处图书馆藏泰山先贤著作若干种,名目皆素所未闻。不图中原文献转在异国。”(《泰岱文史丛稿》101页)按函中“游学旧友”当指泰安留日生范明枢、赵正印等人,所说泰山逸书虽不知确切名目(日本当代著名学者大庭修著《江户时代唐船输入书籍之研究》一书对此当有所记录,因大庭之书难见,容后查证),但足说明泰山文献很早就以引起日人的  相似文献   

4.
泰山崇拜在华夏文化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海经>中的昆仑就是泰山;夏前华夏族活动在泰山周围的山东中南部及其周边地区,创造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先民是华夏族的祖先.几千年来,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对泰山的封禅祭祀不过是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祖先崇拜三位一体的泰山崇拜的一种表现.泰山文化应该定位于"华夏之源,中华神山".  相似文献   

5.
在传世的明清时期山东地方志中,记载了大量关于东岳神信仰的宝贵资料。从东岳庙的创建、重修时间到东岳庙的地理方位、修建原因等,都给人们研究明清时期山东各地关于泰山神信仰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依据。就地方志所载信息对东岳庙在时空传播与分布上试以探析,以明了山东各地的泰山神信仰情况。  相似文献   

6.
王雷亭先生主编的《泰山文化研究(第一辑)》由山东人民出版社于2014年7月1日出版,该书系第二届东亚山岳文化研究年会的论文集。本书收录了中国、韩国、越南和日本等国的学者对东亚山岳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涉及到中国泰山、韩国智异山、越南安子山、日本富士山等山岳文化及其民俗等。这是一次跨国界的文化科研成果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学者们高涨的学术热情和浓厚的山岳文化情怀。该书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二战"末期,美国于1945年8月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造成的破坏和伤亡举世震惊.同时,也引起中国社会各界对原子弹这一划时代武器的极大关注.考察了1945-1949年《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和《申报》等主流报纸关于原子弹的报道,其内容主要涉及原子弹的威力、反应原理、研究和发明过程等.这些报纸的相关报道使原子弹知识...  相似文献   

8.
东岳泰山“为古圣贤登临喻道之处,历代名儒硕士展履踵接,故自孔子《邱陵歌》而下,佳篇短制,美不胜罗”(《泰山述记》卷七语)。泰山作为中华名山文化的一个典型,其中与“名人”相关联的部分,更构成其文化主线之一。近年来泰山学界对这一文化内容予以充分关注,出现了一系列独具匠心、颇富新意的探研力作,如徐北文先生《石介及其泰山学派》(载《海岱小品》)、骆承烈先生《孔子与泰山》、孔繁信先生《终老泰山的杜善夫》、王传明先生《于慎行与泰山》(均载《泰山研究论丛》)等,皆开启了这一研究的先声。近出之袁爱国先生《泰山名…  相似文献   

9.
万纯亮     
《科技信息》2009,(23):I0397-I0397
万纯亮,男,号历下纯亮、染山居士。1948年生于济南,1988年毕业干中国书画大学国画专业。现为山东美协会员,齐鲁书法家协会会员,历下翰苑书画社理事。曾师从于山东著名画家黑伯龙、张彦青、吴泽浩、聂耕先生。初临晋唐《九成宫》、《化度寺》等碑帖;曾六上泰山.九下三峡,实地写生。书画作品多次参加省市级画展并被收藏;传略、作品被《齐鲁书画家辞典》、《中国美术家书法家作品大汇》、《中国美术书法家名人名作博览》、《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大观》、《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名作博览》、《中国当代书画家名典》等权威书刊收录。  相似文献   

10.
朱隽 《世界博览》2013,(3):46-47
日本有着近2000万麻将爱好者,上至政客、下至宅男,形成了日本独有的麻将文化。明治41年(1909年),身在大连的日本文豪夏目漱石写下了有争议的随笔《满韩ところどころ》,里面描写了中国人打麻将的情景,这是日文作品中最早出现"麻将"一词。也是在同一年,到中国四川教英语的日本教师名川彦作迷上了打麻将。第二年回国时,名川彦作带回了一副麻将牌。之后,这种被称之为"麻雀"的游戏很快成为潮流,但因为规则复  相似文献   

11.
《泰山学院学报》中国改革发展史研究栏目的设立,无疑是对改革开放史研究——这一党史、国史研究的前沿领域的一个即时跟进,显示出主办方的政治敏锐性与学术前瞻性(在党史研究权威机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已出版《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二卷的情况下,党史研究的重点自然应转到对新时期党的历史研究上来).栏目开办4年来,在丁龙嘉教授的主持下,学界和学报同仁大力配合,栏目在存史、研究、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12.
陈杜梨 《世界博览》2012,(17):48-49
正从"真由美"到苍井空日本女星成了中国人认识日本的一扇窗口,也成了中国人自我欲望的投影。1997年3月,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到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任主任。他首先注意到一个现象——"在中国知识界,日本文化的地位比我们日本人想象的还要低"。沟口雄三发现,大多数日本高中生、大学生至少都能举出二三部中国古典作品的名称来,如《三国志》、《水浒传》等。而中国的高中生、大学生则很少有人知道日本有一部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高傲的中国知识分子注意力依然是集中在欧美,对周围的亚洲诸国无暇顾及。"沟口如是说。那么中日民间的文化交流又如何呢?"歌舞伎"、"落语"、"浮世绘"、茶道、花道、书道能让欧美人感到异国情趣,中国人恐怕不能完全接受。歌舞伎会让中国人联想到京剧,落语会让人联想到单口相声,浮世绘和国画也有相通之处,至于茶道、花道、书法则至多不过被看成是对中国的模仿。对具有文化宗主国意识的中国人来说,日本的古代文化只不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分支而已。沟口没有想到,日本的现代影视剧反而在中国民间广泛传播。日本女星成了中国人认识日本的一扇窗口,也成了中国人自我欲望的投影。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与泰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本文对日本遣唐使在泰山的活动、泰山神与石敢当信仰东传日本、灵岩寺日僧邵元碑记,以及泰山文献在日本的传播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指出历史上泰山文化曾对东瀛之国产生过深远影响,泰岳一山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实具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泰山学院成立了万里图书馆,成为研究万里生平事迹和思想的一个重要基地,这为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史打开了一扇窗户.随后《泰山学院学报》又开辟了改革发展史研究专栏,成为学校研究改革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的载体.这的确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幸事.  相似文献   

15.
泰山府君,又作“太山府君”,最早在晋人干宝《搜神记》卷四所载胡母班被太山府君召唤的故事里,泰山府君被视为泰山主神.泰山府君信仰传入日本后被广为信奉,并与佛教思想、阴阳道交叉融合,形成了泰山府君祭,泰山府君祭在平安时代后期到镰仓时代最为盛行,祈愿对象“冥道十二神”亦逐步形成,对这个过程进行整理,从中可以再现平安贵族阶层的冥界信仰.  相似文献   

16.
近日,由泰山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伟军教授主编的《泰山文化概论》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既是一部汇聚泰山文化研究最新成果的学术专著,又是一部面向大学生进行泰山文化教学和普及的特色校本教材.泰山学院党委书记刘树琪先生在该书的序言中对于该书的意义有很高的评价:"以泰山文化为依托,由点及面地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不仅符合通识教育的要求,而且因地制宜,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体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本书的出版,将为泰山文化更好地走进课堂、更好地得到普及提供坚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地名是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产物,从泰山的名称及其含义的阐释来看,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和谐观念有着突出的表现。泰山(或太山、大山)为地、天、人、神等因素的和谐共处提供了一个物质的与观念的符号基础;岱、岱宗则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以他平他、阴阳相济相承、多样性统一的和谐观念;岱岳、东岳体现了五岳制度下,泰山以五岳之长的身份成为华夏民族宇宙观中世界整齐和谐的空间秩序的山岳表征;而宗教对泰山的多重解释,则表现了泰山文化中多元宗教和谐共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由山东省社科规划办立项为“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的《泰山美韵》,是杨树茂教授又一专著,1997年8月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全书23万字.这是一本认识古老泰山,品赏自然泰山,再造人文泰山的山水美学专著,全书内容分为五部分:一、山川壮丽——泰山景观的自然美二、古岳沧桑——泰山景观的人文美三、美轮美奂——泰山景观的辩证形态四、涵蕴丰广——泰山景观的文化意蕴五、美在当今——泰山景观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历史卷》中记栽,中日文化交流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从《三国志.倭人传》到《清史稿.日本传》的16部中国正史均有记录。在这2000多年的历史里,中日之间就法律文化方面的交流尤甚突出,有两个标志性的高峰:一是古代日本大规模地输入唐代中国的法律文化,开创出著名的“律令时代”。一是晚清中国急速地输入近代日本的法律文化,开启我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几何学原础》的内容、体例、术语与汉译本《几何原本》和现代版日文《欧几里得原论》进行比较并重新考察《几何学原础》的英文底本问题,探讨欧氏几何学在日本明治初期的传播情况。方法文献比较、分析。结果明确《几何学原础》的英文底本和译著者的具体情况,通过比较得知汉译本《几何原本》的体例和名词术语对《几何学原础》有一定的影响,而《几何学原础》中的体例和名词术语被现代日文版《欧几里得原论》参考和引用。结论《几何学原础》为最早出现的欧氏几何学前6卷的日文译本,在明治初期被多所学校当作教科书使用,对当时日本数学教育的国际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